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何世良:一人一砖一世界

2022-07-12 15:18:07 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何钻莹、肖桂来、李波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二十多岁,何世良就在岭南木雕厂担任设计和管理工作,独立承接木雕工程。20世纪90年代,宝墨园启动了重建工程,何世良受聘参与其中的木雕工程。偶然的机会,他制作的两幅砖雕作品因颇具岭南特色引起了宝墨园的重视,最终他被选定承担巨型砖雕影壁《吐艳和鸣壁》的制作。边摸索边制作,花了三年,他最终完成了这项工程。

  小如一颗荔枝,

 
  每颗荔枝皮上密布的突起小刺头
 
  都要一笔一笔雕琢;
 
  大如巨幅凤凰,
 
  从砖块拼接设计到羽翼发丝都细腻展现……
 
  青砖黛瓦,经匠人的巧手雕琢,
 
  化作一幅幅传神的砖雕作品,
 
  重新赋予其盎然生命力。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传承弘扬岭南建筑文化,离不开一群群独具匠心的古建修缮人,他们是岭南古建守护者之一。
 
  匠人之气,发乎于心,寄乎于手。他们穷其一生娴于一技,灵巧的手指、粗粝的关节、厚实的手掌……一双双手诠释匠人的一生,赋予建筑新生,守护城市记忆。
 
  今天,我们一起读读这位番禺砖雕大国工匠的故事……

 
  至今,何世良还记得恩师胡枝的一句话——
 
  “艺术就是要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才能成为纯粹的工匠,
 
  而不是机械化的工人”。
 
  广州沙湾,广府望族聚居之地,
 
  明清以来便富甲一方。
 
  从前,富庶沙湾的祠堂、
 
  民居上的雕饰汇聚了广府工艺的精粹。
 
  砖雕大师何世良便是生于此地,
 
  自幼就浸染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带着好奇,
 
  他常常拿着砖头瓦片磨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15岁时,广府宗祠留耕堂启动修复工程,
 
  上初中的何世良
 
  便经常爬到墙上看师傅们做砖雕、
 
  木雕等修复工艺。
 
  初中毕业后,他进了红木厂做学徒,之后又去了白云区的一家木雕厂学雕刻,师从木雕大师胡敏强与胡枝。那时,何世良白天雕刻,晚上偷偷临摹胡枝的设计图纸,有时甚至画到凌晨一两点。实际上,临摹图纸是不符合行规的,但是胡枝发现之后并没有责怪他,反而生出了爱才之心,传授他更多的雕刻技法。
 
  二十多岁,何世良就在岭南木雕厂担任设计和管理工作,独立承接木雕工程。20世纪90年代,宝墨园启动了重建工程,何世良受聘参与其中的木雕工程。偶然的机会,他制作的两幅砖雕作品因颇具岭南特色引起了宝墨园的重视,最终他被选定承担巨型砖雕影壁《吐艳和鸣壁》的制作。边摸索边制作,花了三年,他最终完成了这项工程。
 
  2000年,长达22 .38米、高5.83米、厚1.08米,共雕有600多只鸟,100多种花草树木的《吐艳和鸣壁》问世,这幅砖雕作品涵盖了圆雕、透雕、浮雕以及挂线雕等技法,整体气势恢宏,其细致的工艺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单体砖雕艺术品展示的先河,让初出茅庐的何世良迅速打响了知名度。之后,这幅作品入选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记录。
 
  几年之后,何世良在东莞粤晖园创作的一幅高11.109米、长50.845米、宽5.371米,由160万块老青砖雕刻而成的《百蝠晖春》打破了此前的由他保持的记录,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中国最大的砖雕,并被列入吉尼斯大全。
 
  一块块砖、一幅幅作品,
 
  累积起了匠人之心。
 
  说起过往的作品,何世良很是谦虚,“作品是匠人最有说服力的东西。我回望我这些作品,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包括技法上一些不成熟、雕工的略显粗糙。”停顿了下,他又说,“用心去做了,倾注了感情,它也就成为自己艺术生命不可缺的一部分,毕竟见证了成长。”
 
  2016年,何世良在全国砖雕艺术大赛中荣获全国“砖雕大国工匠”称号,随后又被评为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我并不特别在意大匠、名匠之类的称谓,艺术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秉承一颗匠心,踏踏实实去做就行。”
 
  青砖,是砖雕艺术的承载者。
 
  要想在砖块上雕刻如此精细的图案,
 
  选材很重要。
 
  不同于石头、木头等天然的材料,
 
  砖块是加工而成的,品质参差不齐。
 
  在沙湾古镇的一处工场空地上,
 
  50多万块青砖层层叠叠地堆放着,
 
  这些都是何世良的宝贝。
 
  他拿起一块青砖现场演示了如何选砖:先观察砖的密度,“气孔”不能有太多,细腻紧密,颜色统一为佳;随后用手指或者工具轻轻敲打,质感太硬不行,太软也不行,声音沉闷不行,清脆为佳。他说,青砖很脆,力度把握不好,就容易崩,砖头里面还有空洞与裂纹影响成品,要出好作品往往考验人的眼光与毅力。
 
  砖雕的选材上有“用旧不用新”的说法,“出窑新砖火气犹存,雕制时往往是刚有余、柔不足,难以达至所预期的艺术效果,而久经岁月洗礼的优质青砖,雕来却出奇的古拙淳朴、特富韵味。”何世良解释道。
 
  如今的新烧制的砖块质量大不如前。为了保证作品质量,他在全国各地不断收集有一定年代的旧砖。有些青砖还不是买来的,而是等着人家旧屋、旧城墙要拆,何世良的团队人工将青砖拆卸出来,再长途运输回来。“那些老房子往往在一条窄窄的小巷子里头,我们就一车一车这样人工推出来,这些费用往往比买新砖要高。”
 
  而在青砖上雕刻工具和用力都很关键。何世良在雕刻成名作《吐艳和鸣壁》时,还处于模式技艺的阶段。“那时废砖很多,雕四块砖,最后只能用一块。”如今,何世良总结砖雕用力讲究的是“阴力”,可收可放。
 
  何世良做了一个比喻
 
  ——在砖雕的过程其实无异于谱一曲音乐,
 
  要有激昂、高潮的部分,
 
  也有细腻的部分,
 
  整体是有节奏感的。
 
  雕刻,就如刻刀在青砖上“舞蹈”,“我拿过一块青砖,手里一掂、皮肤一触,就知道这块砖适合雕刻什么。”何世良说,砖雕工艺就是以砖为伴,每一位砖雕匠人都是从青砖堆里历练出来的。
 
  老旧青砖经历了岁月沧桑,拥有自己的历史记忆,而砖雕创作也需要匠人投入情感,与青砖发生生命的共振。何世良不紧不慢地讲述着,“身边堆着青砖,雕刻时没有人打扰,这样一种‘忘我’的状态,就是创作的最好状态。”
 
  何世良艺术馆
 
  何世良艺术馆位于沙湾古镇安宁广场一旁,原是古镇的传统建筑——仁让公局,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占地面积326.80平方米。沙湾古镇通过对传统建筑进行“活化”利用,重新将它打造成以砖雕、木雕艺术为主题的何世良艺术馆。
 
  何世良艺术馆内陈列展示大小不一的砖雕、木雕作品50余件。创作者何世良将花鸟、鱼虫、山石、人物雕于砖、刻于木,将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与汉民俗文化有机结合,构思巧妙,工艺精湛。
 
  砖雕通常保留砖的本色,不另行染色,因此创作者需要刻出多个层面,利用光照产生的阴影加强艺术效果。何世良说,艺术馆展出的50件砖雕、木雕作品,每一件都是他精心创作,每一件作品都是他满意的作品。
 
  较之北方砖雕的粗犷、浑厚,岭南砖雕更显纤巧、玲珑的特点,岭南砖雕采用精制水磨青砖为材料,往往雕镂得精细如丝,习惯称之为“挂线砖雕”。雕刻手法多以阴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穿插进行,精细者可达七八层,造成景致深远的效果,雕成的花卉枝叶繁茂,形如锦绣。
 
  何世良说,“岭南砖雕可以做得很细腻,线条非常丰富,在不同的光线底下,好像有很多线条挂在上面的感觉,宛如剪纸一般细腻。特别适合雕刻岭南荔枝、红棉这类精细植物。”
 
  他拿起刻刀,“叮叮当当”几下,一片树叶的形状随着碎石被风吹散而显现出来。除了大开大合的敲打雕型之外,荔枝这类精细图案也在小刻刀下栩栩如生,连荔枝皮上凸起来的小刺,肉眼可观,非常逼真。
 
  何世良说:“岭南砖雕总体上造型雄浑而不乏流美,雕工狂放而不乏精微。在严谨细腻的基础上,岭南砖雕气象宏达,欣赏者可以从远处观看,也可以走近细细品味画中的局部景象,并且岭南砖雕是包容的,从明清开始演变到现代,我们一直在创新、改变、兼收并蓄,我想这就是岭南砖雕的风格。”
 
  站在保护文物的角度上,何世良说其实最大的保护就是“尽量不动”。何世良介绍,在文物保护上有两个主流方向——一是保存现状,另一个是恢复原貌。“我属于中间派,像祠堂这样的文物都要倒了,那肯定是要干预的。”
 
  而回归到砖雕的保护与传承上,
 
  何世良觉得,
 
  传承这门工艺最关键的是
 
  守住品质以及推广传统工艺的审美。
 
  2001年,
 
  何世良创办起工艺美术工作室,
 
  收徒传艺。
 
  如今,他的门徒已经有150人左右。
 
  在何世良看来,发展岭南砖雕工艺任重而道远。“首先需要团队合作继承,把先辈的技术水平、作品的传统韵味延续下来,继而是创新,将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结合起来。而当下的创作中,还需在古老技法上给作品注入更多新颖的手法和现代元素,更应倾向于题材贴近生活、构图磅礴大气、造型精巧别致、雕琢透凸玲珑的方向发展,适应社会审美所需并为大众接受,才具备传承发展的动力。”
 
  此外,何世良还提及,如今的砖雕从业者不可以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传统行业里的工匠,应有艺术家的眼光和胸怀,将这份匠作工艺视为一门艺术和学问,既要认真钻研、掌握刀法、造型,夯实基本功,更要培养较高的审美水平和精品创作意识。
 
  何世良认为,“岭南砖雕是一门既老又新的手艺,国家早已将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并大力促进传承和发展。近年因吸收和积累了不少传统的精华而鉴古出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绝不能一枝独秀,必须让它向着群体化、产业化发展,并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精品的创作,惠及普罗大众。这不仅是社会责任的驱使,也是一个机遇与困难并存的挑战。”
 
  砖雕工艺知多少
 
  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岭南建筑艺术的一部分,广东传统民居上,经常可以见到砖雕作品,或独立存在,或与彩绘、灰塑、陶塑等装饰一处,相互争辉。
 
  手法有高低浮雕、透雕和线刻等。内容有花卉、人物和动物等。风格朴实华美,秀丽生动,显示出岭南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岭南砖雕分单件和组合砖雕两种。单件砖雕结构简单,常嵌于檐下斗拱、窗花、神龛边框或小型座饰等处。组合砖雕的应用范围则大为扩展,常用于墙面、墀头、门楣、挂络乃至照壁等大面积的装饰,施工时需根据图案逐块雕琢,大者更需雕制数百上千甚至逾万块,其后按部位拼接、镶嵌及修磨施工痕迹,直至组合为完整的作品。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