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教法和教材的改革。“三教”改革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是要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二是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式;三是要在教材中引入典型的企业生产案例,健全教材选用制度。
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教法和教材的改革。“三教”改革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是要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二是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式;三是要在教材中引入典型的企业生产案例,健全教材选用制度。
(一)校企构建双导师团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校企制定双导师管理办法与激励机制,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学校人事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定《双导师管理办法》《双导师培养激励制度》《校企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合作研究及校企横向联合技术项目管理办法》,按照“制订方案—组建—发展—考评”的过程进行具体实施和认真选拔,组建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双导师教学队伍。依据双导师考核激励制度,校企双方定期对导师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对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导师给予表彰,并在评优评先和职称薪资晋升中优先推荐。
2.校企双向培养,双导师具备双技能
针对不同类型教师的不同需求,制订不同层次的培训方案,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促进所有的教师能够全面成长。一是对所有任课教师(包括基础课教师、企业师傅)开展全员培训,培训专业知识和现代学徒制,使教师转变理念,深入领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内涵,并在教学中贯彻实施。二是针对全体专业课教师开展企业技能培训,使教师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岗位要求;建立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挂职锻炼的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担任具体职务,承担具体工作,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更新、设备改造等,使其专业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学校导师的岗位操作能力。三是对企业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培训,使他们了解中职学徒的心理和学习特点,提升企业导师的带徒教学能力。
(二)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大力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法
在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徒为教学主体,引导学徒进行自主性学习,以行动为导向,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即学习,重在培养学徒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课程设计一方面从实际工作任务出发,利用真实有效的工作问题或情境,以激发学徒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徒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或规范进行,引导学徒独立地制订工作计划,独立地实施评价。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6个工作步骤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学徒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整体提升,促进教师(师傅)与学徒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学徒“学、练、训、评”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项目教学、引导教学、头脑风暴、讨论和小组汇报等方式,承担引导、激励、演示、检查、指导、评价等任务。学徒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合一。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徒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徒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校企协同共研,创新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倡导“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这些理念要从教材中体现出来。学徒制建设过程中,学校导师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企业导师熟悉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校企双方的导师通力合作,探索出具有“案例项目引领、活页式学材驱动、标准化教学设计、适时动态调整”特点的教材内容。
1.典型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深化工作过程理念
由企业导师选择典型生产案例,双方导师分析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精心组织编排,转化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项目。每个项目都涵盖完整的工作过程,所有项目遵循“改变的是学习内容,不变的是工作流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入和创设职业情境,缩短学习与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重复工作过程,使学徒深化记忆,形成系统的工作过程概念。
2.积极探索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
学校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就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解,提出任务要素和完成标准,组织教师编写任务书,使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任务书,每节课都有具体任务。任务书中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有利于学生养成按标准要求自觉完成任务的好习惯,而这些标准正是由企业的标准转化而来的,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现代学徒制试点期间,校企双方借鉴企业工单和作业任务书的形式,开发出活页式、工作手册式任务书,使师生每次课程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明晰的任务完成标准、多方参与的评价讨论和总结反思,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确保学习内容有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