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继续谈一谈这个话题。算是老生常谈,但也的确是不断会遇到的新现象老问题。在不同的会议、论坛、研讨会的场合,包括私下的交流中,笔者也时不时听到或感受到类似的一些想法。既然有,就值得说一说。
记得曾经在这个专栏里写过一篇长长的文章,标题是《如何善用职教老人》。
大概的意思是:不断地从职教战线、职业院校、职教科研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经验丰富的院校领导者、老教师、老骨干、老学者越来越多。他们经历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沟沟坎坎,经历了低谷也经历了辉煌,通过不懈的努力给中国职教界、职业院校带来了实在的增长和提升。退下来之后,他们仍然有能力,有余热,有理想,关键是有热情有感情,想把职业教育继续做好,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能力特长。所以,应该在上级政策、各地措施、各校办法的情况下,继续发挥这些职教老人的积极作用。
今天,想继续谈一谈这个话题。算是老生常谈,但也的确是不断会遇到的新现象老问题。在不同的会议、论坛、研讨会的场合,包括私下的交流中,笔者也时不时听到或感受到类似的一些想法。既然有,就值得说一说。
只是,今天想换一个题目——《别让职教贤人成了闲人》。
最近,不断听到一些职教界的老领导、老教授、老学者、老朋友从原先的领导岗位、教学岗位、科研岗位上退下来,开始进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退休生活。
从感情上,真为他们感到高兴。我们都知道,教育事业不好做,职教事业更难做。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把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的发展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重中之重,成为自己人生和精神力量的核心,这是一代又一代职教贤人为中国职业教育界积累的宝贵财富。他们有这个眼界,有这个精力,有这个作为,有这个成绩,足以称之为是职教界的功臣、职教界的贤人。
这些职教贤人,他们的“贤”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他们对职业教育有感情有热爱。这一代职教界的领导者和学者几乎都把毕生的精力放在了教育事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年轻时从事中职中专教学、管理、研究,继而升为大专,继而在高职高专的阶段奋力向上,部分还建成了职教本科,甚至还在探索独立的职业教育类型、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贯通体系。他们的努力值得我们大家尊重,这既为中国职业教育界带来了发展,也挣来了光荣。称他们为“职教贤人”,一点不为过。
第二,他们对职业教育有眼界有开拓。最近这一批一批退下来的职教领导者和学者们,大多完整地经历了80年代开始的职业教育从低谷转型到抬头发展、向上爬升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立足于中国尤其是学校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所在学校发展的需要,展开了对内对外包括面向世界的交往对接。交往对接的过程,也打开了他们看世界做对比的眼界和动力。正是因为立足于区域和国内的需要,着眼于世界的现状,才引发了中国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创新和实践努力,并取得了在区域内、行业内、世界范围内的公认成绩,称他们为“职教贤人”,也不为过。
第三,他们对职业教育有梦想有追求。这些在职教圈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人,正是因为经历过职业教育从曾经的自带光环到跌入低谷,又昂头向上争取自己发展新机遇的独特经历,让他们能够撇清虚名浮利的干扰,能够识别出教育本质的可贵,看到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并着力去激发这种生命力。正是因为如此,使他们陪伴着中国职业教育一路克难、一路向上。
作为一种类型的职业教育,正在经历它从专科向本科优质发展的紧要当口,也是带动整个职业教育扩大生长根基、提升社会口碑的关键时期,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力量,向产业、行业和企业展示自己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实力的关键时期。这些职教贤人仍然充满了梦想和憧憬,想把事业接续地做下去,做强做大,达到他们理想的状态。这个理想,陪伴了他们人生的最为宝贵的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壮年时代,虽然步入老年,这个理想在他们大多数人的心中仍然如火,没有褪色,没有熄灭。就这一点,把他们称为“职教贤人”,也不为过。
所以说,既然是“贤人”,既然是职业教育的宝贵资源,宝贵的发展力、再提升的动力,那么就应该让他们持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虽然60岁是退休的法定年龄,但这种生理年龄的到点,并不意味着他们智慧能力的枯竭,反而有可能会在另外一个服务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平台上、环境中生发出更加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呢。因此,怎么善用这种生机活力,就是一个值得去尝试,值得去研究,值得去探索,值得去实践的宝贵新课题。
具体怎么做?在曾经的专栏文章中,我们曾经设计过。上至教育部、下至地方省市政府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包括区域内的院校,在现有的政策和机制当中也的确有一些特别的设计和安排,为退下来的这些职教贤人准备了铺垫了他们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平台。
如何用好这种平台?却的确是需要我们各级各部门各界别各学校包括职教贤人们自身都要去尝试实践和平衡的新功课。
的确,要平衡好他们的退休生活和继续为职业教育发光发热的新生活。平衡好了,就能发挥好他们的主动性,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把他们宝贵的思想资源、宝贵的社会资源、宝贵的经验资源转化为各个院校、各个区域职业发展的真实动力,成为职业教育再发展再提升过程中的持续良好推力。
这需要有关方面去广为咨询巧为设计,进而落实推行。由一点而数点,由一面而数面,最后能够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一个有效的有益的样本,进而在其他区域去推广学习,进而在更大范围内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他们的作用。
征求他们的意见和意愿,因人而异,因人设计,不要让他们所有人一退休就只能窝在家里、小区里或者小圈圈里去单纯地游山玩水、养花种草、钓鱼斗鸟带孙子。这种退休生活,必须尊重和保障,而且必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主要部分。但是,如果他们有意愿有能力,那么,在他们仍然身体健康、头脑灵活、精力充沛的时候,换一个平台、换一个身份,去继续做他们曾经熟悉的事业,继续为他们熟悉的事业添砖加瓦做建议、做咨询、做资源的牵引、做职教形象的推广,那么不仅他们自己大有可为,我们的职业教育也大有可为,我们的职业院校就更加大有可为。
总之一句话,别让职教贤人成了闲人,希望这些职教贤人们能继续发光发热,从新角度以新身份继续推动职业教育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