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两会好声音 | 青岛市职业教育需要做“关键改革”

2022-04-15 11:55:03 责任编辑:艾颖
分享到:
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崔西展在职教领域奋斗了30多年;作为青岛市政协委员,他历年提案都着眼于职教发展关键问题。今年两会,崔西展继续为职业教育发声。

  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崔西展在职教领域奋斗了30多年;作为青岛市政协委员,他历年提案都着眼于职教发展关键问题。今年两会,崔西展继续为职业教育发声。

市政协委员、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崔西展
 
  青岛市职业教育迎来“重大变局”
 
  在崔西展看来,眼下青岛市的职业教育正面临着“重大变局”。一是随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兴起和运用,全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比例达到25%。每年的技术技能人才缺口达到 3-4万人,调整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成为必然。二是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历教育结构重心上移。之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发展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已成为刚需。三是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来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将成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四是从我市人口发展趋势来看,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迫在眉睫。过去十年,我市平均每年增加13.6万人,要弥补每年十几万人的缺口,门槛适中的职业教育无疑是吸引人才最重要的选项。当前,全市上下正在聚焦聚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既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才能把先进的技术设备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青岛市职业教育面临“战略抉择”
 
  崔西展认为,在这样的“重大变局”中,青岛的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战略抉择”。在一系列荣誉背后,青岛职业教育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健全、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本职教育,国家现有33所职业技术大学,青岛目前还是空白;管理体制不顺畅,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还没有真正融合,制度完善和体系构建还有很大空间;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区域发展自觉性不足,培养城市“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空间;社会层面上,对职业教育仍存偏见,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有待提高,改善职业教育外部环境还有很大空间;学校层面上,部分职业学校同企业、产业结合不紧密、办学特色不鲜明,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空间;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无论在数量上、结构上,还是质量都不能完全满足城市的需求。
 
  青岛市职业教育需要做“关键改革”
 
  崔西展介绍道,青岛职业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关键改革”。一方面要更高质量推进党的教育方针落地生根。立足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切实增强区域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青岛特色现代职教体系。另一方面要更高质量推进职教体系建设。要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全面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要提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形象,推动职业本科教育实现突破。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使“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要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打造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工作闭环。同时要更高质量服务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全面对接国家、省重大战略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经略海洋等重大战略工程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职业教育要主动服务“一带一路”、上合经贸示范区、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此外还要更高质量增值赋能、扩优提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职业教育支点。要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市场三大主体作用,统筹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的总目标,从而使职业教育增强吸引力、提升软实力、提高硬实力、扩大影响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崔西展看来,面向未来,要把职业教育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职教高地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