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从0到1、从无到有是创新,从1到100、锲而不舍地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也是创新。当前,我们更需要的是对经典职教理念的创新落实、大胆实践,而非动辄“推倒重来”的标新立异和“换汤不换药”、频繁换“马夹”式的哗众取宠,这是教育创新的精髓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15日六版头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高度关注高质量发展问题。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办学自然意义更大、任务更重也更加迫切。弄清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如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也一直是职业院校办学的终极目标。遵循哲学引领,坚持“四个并重”,处理好四组辩证关系,有必要成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办学的原则和导向。
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培养学生多渠道成才。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发展一直面临着办学定位“两难”问题。企业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期待职业院校能够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各种专业的技能人才,成为行业企业良性发展、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供给站和高技能人才蓄水池;然而现实中,许多家长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天性本能,以及迫于现实社会对于高学历的基础性需求,往往对孩子抱有非常高的升学期望。
基于对家长及企业现实需求的综合考量,以及对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趋势的研判,尤其是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规划,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公开了中职教育办学定位的调整,从原来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这意味着,中职学校组织学生复习迎考继续深造从此不再是“不务正业”,而是分内职责。值得注意的是,眼下中职办学的定位是“就业与升学并重”,两者均很重要,切不可偏废其一,尤其不能变成纯粹的升学模式,成为假职教、真普教。
坚持技能与素养并重,拓展职业成长“天花板”。暑假前后,当许多人惊呼今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将有1076万(教育部数据)大学毕业生同期走向职场之时,占据“半壁江山”的广大高职院校却普遍显得非常淡定,不少学校公开“官宣”自己的大部分毕业生,早在三年级顶岗实习末期就已被企业提前“锁定”,真正需要通过参加校园人才招聘会落实就业的学生非常稀少。
根据教育部3年前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共有483.61万名高职高专新生入学,也就是说今年走向职场的1076万名大学生中,专科毕业生超过483万人。事实上,这些毕业生并非全部直接就业,而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通过“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等渠道变成了本科生。一边是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求贤若渴,另一边却是许多高职毕业生“非本不止”,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转型升级以后,对技术技能类人才的技能水平等级和接受高等教育年限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由“外卷”引发的“内卷”,使得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习得“一技之长”、谋求“及时就业”,而是更加长远地考虑尽可能拓展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的“开花板”。如此现实需求进一步传导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层面,就迫切需要广大高职院校能够做到技术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教育兼顾、矫正就业导向与拓宽发展空间并重,以让学生们既能顺利就业,又能避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过早过低。
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体现以生为本总原则。“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许多学校长期推崇的办学原则,亦成为广大职业院校的基本共识。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甚至“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
举例来说,高职院校的招生季,同时也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头尾紧密衔接的两件工作,却往往受到截然不同的对待。为了招生,许多学校可以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全天候服务至上,充分体现强烈的“以生为本”意识。然而,面对即将离校的毕业生,一些学校却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应有的细心。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反复无常的特殊形势下,一些学校更是缺乏与学生换位思考的共情之心,很少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少数学校不仅对学生就业疏于主动过问,甚至在毕业生退宿退费等问题上也态度简单粗暴。如此虎头蛇尾的区别对待,不仅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原则,反而充分暴露了“以生源为本”的短视之举,全然谈不上高质量办学,更难办出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坚持创新与坚守并重,专注有效落实少折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激活和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百年树人”的技术活儿,既需要持续的创新探索,更要有遵循规律持之以恒的坚守。最近几年,我国的职教发展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也探索总结出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比如项目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做中学、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思政、工作过程导向、混合所有制办学、现代学徒制、学分互认等,不仅提升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催生出一大批“示范校”“优质校”“双高校”。然而,值得警惕的是,职业教育领域以“创新”为幌子的“乱折腾”同时也大有市场,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每年各层各级的“案例”征集,总能见到各种各样的“培养模式”;就连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五花八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都成了主流卖点,令人眼花缭乱、良莠难分。
在某种程度上说,从0到1、从无到有是创新,而从1到100、锲而不舍地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也是创新。国际职教领域的“双元制”“TAFE”“学徒制”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而我们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基本职教理念的有效实施,至今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需要的是对经典职教理念的创新落实、大胆实践,而非动辄“推倒重来”的标新立异和“换汤不换药”、频繁换“马夹”式的哗众取宠,这才是教育创新的精髓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