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将理论落于实践,增长教育实践能力,厚植乡村关爱教育情怀,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MVE网山东讯 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将理论落于实践,增长教育实践能力,厚植乡村关爱教育情怀,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3年暑假期间,潍坊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育花朝阳”乡村教育关爱实践团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乡村教育一线,用脚步丈量青春,用汗水浇灌梦想,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与学识促进乡村振兴与教育关爱。
以文化点亮童年
用青春牵手祖国未来
为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启发孩子们的想象空间,6月30日,潍坊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育花朝阳”乡村教育关爱实践团队前往奎文区公安巷4号贝贝幼稚园开启学龄前儿童教育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团队走进儿童课堂,深入课堂教学一线,运用自身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与课堂所学技能对学前儿童群体进行教育关爱课堂活动。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队员们首先跟随园长的讲解了解了贝贝幼稚园的办学历史与办学特色,根据目前幼稚园的办学经验与方式总结出自己团队的教育实践方针。队员们以创意手工教学为切入点,同时结合思政进课堂,通过裁剪、拼贴、绘画、组合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手法来进行作品的创作教学,以制作热气球为教学案例,给学前儿童建立三维立体的空间概念,拓展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尽情释放独特创意。在制作过程中,志愿者队员帮助老师分发卡纸、卡片、彩笔、双面胶以及粘贴在卡纸最下面的党徽等材料,以一桌两位队员为辅导老师的形式,告诉小朋友们党旗旗面是锤头、镰刀、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红旗象征革命,镰刀、锤头为工农的劳动工具,象征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黄色象征光明等知识。在认真听完讲完之后,小朋友们开启属于他们的动手之旅。在一同制作完成后,他们争先抢后的向志愿者队员们展示他们的作品。在这一节短暂的手工课堂上,小朋友们运用了多种组合方式,在感受到动手快乐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彼此帮助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以文化点亮阳光童年,用青春牵手祖国未来。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刻理解了为什么国家要办好学前教育,从启蒙教育开始让每个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为每个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长期性支撑作用。
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美赋能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团的十九大精神,相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美丽县农村建设,把自然村庄的乡村美育建设当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通过宣传非文化赋能乡村振兴。7月1日,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潍坊市峡山区岞山街道的黄家官庄村,以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进行乡村美育建设活动。
实践队员们来到村子后跟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据负责人介绍,黄家官庄村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一直不断改善村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队员在调研过程中得知,当地正在准备举办“颂党情跟党走”庆七一晚会,队员们当即与村民一起修整搭建晚会舞台、共同探讨节目单、打扫收拾晚会现场。以介绍脸谱与马勺文化为切入点,给当地村民们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与文化特色,拓展村庄美育建设。
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传承尽显青春力量。在助力以“村庄美”带动“全村美” ,以“乡村兴”带动“国家兴”,乡村美育建设不仅促进“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还提升了老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更是拉近了邻里邻间的距离。希望同学们能在此次社会实践中锻炼服务能力、吃苦耐劳品质、沟通协作能力、感悟领会能力,并将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融入社会实践,在实践服务中发挥青年大学生的力量做真事,做实事。
深入乡村田野调查
了解乡村发展新需求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大环境,为了了解乡村产业发展情况,感受乡村振兴步伐,深入观察村民生活现状,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在乡村学前教育实践工作之余,潍坊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育花朝阳”乡村教育关爱实践团队于7月2日到达了潍坊市峡山区岞山街道黄家官庄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进村访户,进田地观察,了解近年来“一带一路”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态势,并积极为乡村产业振兴建言献策。
黄家官庄村村民对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走访途中队员们了解到了村庄的发展现状与产业结构特色——农业种植业为主,附近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团队跟随当地负责人的脚步,深入田地大棚,参观葡萄种植园。七月正值葡萄的生长季节,黄家官庄村各处种植葡萄,团队成员为深入了解体验,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指导下分组进行劳动实践。
为了让葡萄吸取更多的养分,需对园内的杂草进行清除。在除草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注重对杂草的处理,也关注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积极查找相关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当地农民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并与当地农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村民们热切地向队员们表达了想要将家乡的产业文化推广出去的愿望,同时也对队员们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希望有更多的年轻活力注入当地乡村发展的事业中。
队员们走在田间地头,切实劳动价值,感受农业艰辛,接受农活,锻炼磨练坚强意志,培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真正养成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勤奋务实,肯吃苦,肯奋斗的优秀精神。
此次深入乡村调研让队员们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国家层面重要战略学子,更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长实践能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坚定信念、扎根基层,为乡村产业振兴奉献青春力量,这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立足实情、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就一定能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借力新时代大数据
建设助农营销新模式
为相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美丽县农村建设,引领新青年充分发挥“青春引擎”作用,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在乡村学前教育实践工作之余,潍坊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育花朝阳”乡村教育关爱实践团队于7月2日在位于潍坊市坊子区太保庄街道下辖的黄家官庄村葡萄种植大棚园开展助农直播营销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作用,利用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技术与创新思维的能力,借力大数据将农民的需求落地实践,同时也加强了实践育人目标。
黄家官庄村农业资源丰富,当季的特色农产品为葡萄。种植农户希望在产品成熟之际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扩大影响。在直播开始前,团队进行了具体分工,包含摄影摄像组、农产品介绍组、灯光组、运营组等,队员们了解当地葡萄产业的特色、调试直播所需要的设备以及拍摄直播预热视频。他们播前了解产品特色、根据直播现场创作直播脚本,开启直播助农第一步。直播时的队员们围绕大棚葡萄的特色进行宣传,从环境优势到口感品质,全方位、多角度地讲解,评论区纷纷向主播询问购买渠道,直播间人气不断攀升,收获一众好评。
此次线上助农营销研让队员们认识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直播间除了能搭建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更能搭建在田间地头,搭建在农民心头。“育花朝阳”乡村教育关爱实践团队今后也会积极探索“大数据+助农”新形式,运用实践中总结出的交流经验反哺课堂,将助农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推动乡村儿童创新思维教育,以自身经验为例,立足田野,顽强拼搏,拓宽黄家官庄村农产品销售渠道、探索产销新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青年助力防诈宣传
守护好村民“钱袋子”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预防针对村民的诈骗行为,帮助村民免受金融诈骗之侵害,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7月3日下午,实践团队针对乡村老人的法律与反诈意识特点进行防金融诈骗教育入社区宣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兴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针对农村老人的诈骗方式逐步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跨平台化、跨地域化甚至跨国际化等新特点,使得国家有关方面针对诈骗的打击和治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实践队队员们自觉担起防骗反诈的社会责任,并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了一份图文并茂的防诈宣传单。
队员们选择了村民最为集中的村委会与医疗诊所进行宣传,面对队员们递来的防诈骗宣传单,村民们颇为激动地诉说起自己的受骗经历,经过谈话后了解到村内已经有多位村民受骗,骗术五花八门令人防不胜防。针对此情况,队员们耐心地用家乡话为他们讲解宣传册上的内容,提醒村民们不要轻信陌生来电或陌生人的上门推销,遇到紧急事件时应当先和家人核对相关信息,呼吁村民们保管好“一卡、二码、三要素”,做好“四要”,牢记“三不要”,并协助村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增强电信网络安全防范。
宣讲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们联系实际生活,用简洁通俗的话术,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资料、讲述典型案例等方式,将防诈知识送到村民身边,提升村民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树立反诈骗观念,夯实防诈骗“基本盘”,全力为村民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