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力量。创新新农人创业成长培育路径,做好新农人发展前景的宣传和引导,积极将农业创新与创业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该发展路径对涉农专业培育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借鉴意义重大。
乡村振兴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在“三农”领域展开了广阔的图景,新型农业发展如火如荼,与之伴随出现了拥有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战略的新型农业从业人员--新农人。这些新农人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力量。然而,大部分返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屡遇挫折。究其原因,是现有的高职院校尚未有完整有效的新型农业相关培育体系,不能对新农人提供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当前,大部分涉农专业开设相关课程仅限于创业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学形式陈旧,缺乏创业素质培养以及职业技能素养训练,新农人培育课程体系急需创建和完善。
一、研究内容与分析
(一)大学生返乡创业取向调研
在返乡创业的意愿调研中,31%的受访者认为从事农业工作赚钱少、工作环境差、发展前景不好,对新农人的发展前景没有正确的认识。46%的受访者认为返乡创业是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可以借助各种政策的扶持以及自身的聪明才智实现个人创业。23%的受访者则是抱有试试看的心理,认为返乡创业是新时代的新事物,政策扶持力度大,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继承和发扬父辈的农业经营返乡创业。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对返乡创业有一定的积极性,返乡创业已进入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二)新农人培育过程制约因素分析
1.缺乏家庭和社会的认同。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农业从业人员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农民”层面,没有认识到新农人与传统农民的区别。新农人既得不到家庭认可,也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2.新型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
新型农业一般是在一个地方总体经济水平发展比较高时才开始投入,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农业投入,这就造成新型农业发展极不平衡,致使新农人的发展受到区域性限制。
3.尚未形成新农人培育课程体系
新农人相关的培育课程体系尚未在高校中建立和健全,培育工作远远落后于新型农业发展的需求,不能快速为新型农业制造新鲜“血液”,影响新农人的规模化发展。
4.创业导师素质有待提高
新农人培育导师必须具备新型农业创新创业知识体系,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高校教师的知识体系必须向新型农业创业型体系转变和提高。
5.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有待完善
由于高校以及农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机构尚未能够很好地跟踪新农人的发展,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正在初步的组合、碰撞和筛选过程中,尚未形成一种合理、广泛适用的流程,有待继续完善。
6.缺少跟踪机制和评价标准
由于新型农业发展不平衡使得新农人具有分散、流动快和转型快的特点。这使得跟踪研究新农人具有一定的困难,缺少高效的跟踪机制。同时,尚缺少新农人的评测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三)新农人培育实证分析
农业产业可以分为三个子产业,即生产、加工和服务。每个子产业都可细分为“农林牧渔(养殖)”类别。每个细分产业都有自己的独特产业核心价值和知识需求。新农人基本散布在每一个细分产业之中,但以服务产业为主。这是因为,服务性产业流动快、入门门槛相对低,便于转型。特别是从事流通性服务的新农人占比高,诸如直播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认养农产品等,从事生产性服务或者知识性服务的相对较少。加工产业包括农产品深加工、定制农产品、储存保鲜等活动,主要是规模相对较大,单独创新创业的较少。生产产业主要包括作物、牲畜、家畜、水产的原始生产、饲养、捕捞或者狩猎初级作业活动以及品种选优或者培育等高级活动。随着新型农业的发展,生产产业也出现了绿色、智慧等新特征。
1.数据来源
本项目数据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文献资源,二是访谈和调查。文献资源用于收集过往研究成果,包括期刊论文、硕博毕业论文、报刊与网络报道以及专业报告,重点是查找新农人的共同特征,包括从业前基本教育背景、从事的经营项目、创新创业的途径及效果。共检索近十年内相关硕博论文15篇,期刊论文85篇、新闻报道20篇、专业报告6篇。访谈和调查收集内容包括,新农人教育信息、参与的经营项目、知识需求结构以及参加培训等,调研形式包括个人访谈、专家会议、书面以及网络调查问卷。在山东省内十七地市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5份,有效问卷413份,占比82.6%。在网络上发起网络问卷,共收到1820份参与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272份。
2.因子分析模型
因子分析是多余数据统计中数据降维的一种方法,是由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采用这个工具来分析新农人培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不能统计全部的新农人,只能进行抽样调查,所以因子分析是基于调查样本的。因子分析基本模型如下:
通过分析和总结共给出19项原始影响因素,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专业类型、学制、毕业时长、学习成绩、实习深度、从业领域、从业时长、创业领域、参与培训次数、参与培训时长、从师数量、单位转移次数、经营项目、年收入水平、年支出水、平员工人数。这些因素被整理分布在调查表和实际访谈工作记录中。对所有访谈和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将一些取值范围不确定的项目,如专业类型、从业领域和创业领域根据实际数据进行了归纳、整理和量化。所有项目最终都统一规范到0~1范围内。
3.实证结果分析
采用Minitab18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提取方法选择极大似然法,旋转类型采用因子方差最大法,得出如下因子模型结果,如表1所示。6个公共因子方差贡献率达到0.705。
专业类型(0.733)、学习成绩(0.637)、实习深度(0.747)和从业领域(0.726)在因子1上具有较大的正载荷,因此该因子描述新农人的学习和择业能力。
年收入水平(0.883)、年支出水平(0.884) 和员工人数(0.840)在因子2上具有较大的正载荷,因此该因子描述新农人经营管理能力。
教育程度(0.879)、学制(0.893)和专业类型(0.467)在因子3上具有较大的正载荷,因此该因子描述新农人接受教育的程度。
年龄(0.939)和毕业时长(0.989)在因子4上具有较大的正载荷,因此该因子描述新农人的年龄状态。
参与培训次数(-0.506)、参与培训时长(-0.719)、和经营项目(-0.752)在因子5上具有较大的负载荷,因此该因子描述新农人的接受和运用继续教育的潜力。
从业时长(0.732)和单位转移次数(0.795)在因子6上具有较大的正载荷,因此该因子描述新农人的社会活动能力。
结合表2所示年收入水平与其它因子相关水平来看,新农人的年收入水平与新农人的受教育程序、学习、择业和经营管理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新农人的培育是新农人发展至关重要的受教育过程,也是新型农业发展人才储备的关键过程。
表1 旋转后的载荷和公因子方差
因子方差最大法 (Varimax) 旋转
表2 年收入水平与其它因子相关水平
二、新农人创业成长培育路径
新农人其核心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有一个成长过程,需要经历各种知识和技能培育过程。为了适应这个过程,需要根据新农人发展需求和内因进行培育体系重构和完善。
(一)做好新农人发展前景的宣传和引导
新农人的发展为广大高职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就业前景,新农人参与农业的过程就是知识赋能农业的过程,是农业从传统生产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新农人从事的新型农业产业比其它如矿业、冶金等行业更接近于生活,可以与城市互联成一片,基本上可以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大学生参与的新型农业建设中,成为新农人中的一员,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二)建立和完善新农人课程培育体系,积极开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科学设置培育内容
高职院校应有针对性的总结归纳本校的涉农专业和相近专业现有培育体系,结合新农人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科学设置相关课程和训练项目,培育内容应该包括:(1)农业素养培育:培育方向的重点设置在农业基本常识、个人素养、新型农业发展状态与前景等。(2)专业技能培育:培育重点在于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掌握新装备和新设施,培养一定的创新性技术的运用方式。(3)经营管理:接受来自农业以及其它领域的管理知识、管理案例,提升新农人的团队管理能力。
2.创新探索培育模式
不能照搬以前的培育方案和成功案例,必须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以适应这种新形势下的需求。
(1)“学”和“习”相结合,“习”大于“学”的培育模式。开展“现实”实验课与“虚拟”实验课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实践过程。
(2)开展“项目式”培育模式。让学生成为项目的成员,在项目完成时,也就完成相关培育内容,同时也具备了实操项目的能力。
(3)推进学业考核改革,创新学分核定办法。应该大胆改革学分核定办法,即保证对学习的监督作用不变,又能为“新农业教学”开辟绿色通道。
3.积极改善培育条件
必须能够提供新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和实验条件,确保对这些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场景有足够的访问权。(1)改建或新建新技术实验室。(2)建立和开辟校内农业试验基地。(3)与校外农业试验基地联合拓展试验范围。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必须建立一支与新农人培育相适应的作风精良、理论技能双优、规模完整的师资队伍。
(1)建立健全教师激励、考核与选聘制度。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引领教师在新农人培育领域积极投入教学和研究,创新和拓展教学。制定弹性的考核与选聘制度,能够鞭策后进教师,以达到共同进步的作用。
(2)建立新农人创业导师制度。针对一些优秀学生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导师制,可以进行优势教育,使一部分优先得到锻炼和开发。
(3)改进人才引进制度,实现多元化师资力量。引进一些“创业大师”、“创业模范”充实教师队伍,探索高校、研究院所互通式教师聘任制度,实现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
(三)完善新农人产学研协同培育机制,创新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
新农人的培养不能脱离农业技术研究院所和农业生产一线,应与农业技术研究院所和农业生产一线协同一致对新农人进行培育。
(1)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确保协同深度。产学研彼此相互协调、深度合作,保持一致,保证培育效果。
(2)健全互动激励机制,确保协同持续性。鼓励协同先进单位和个人,建立和维护协同培育人员的进出动态表格,保障协同的持续性,保持协同互动的活性。
(3)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保证信息互通。构建面向全社会的新农人产学研协同培育信息平台,为生产一线、科研院所提供新农人协同培育的知识库。
(四)实施新农人创业导师素质提升工程
要求能够全面提升创业导师素质,确保适应和满足新农人创业需求不断进步的需求。
(1)提高创业导师理论水平,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责任感。
(2)开展师德教育,提高创业导师“为师为范”的个人修养
(3)建立长期素质提升机制,保证创业导师素质提升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
(五)新农人培育的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培养方案实施图
图1 培养方案实施图
新农人创新创业培育分为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三个阶段,分别与高职学生三个学年对应。
(1)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在第一学年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基础与通识教育”、“新型农业基础知识”和“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如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团队管理、创业能力管理等。
(2)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在第二学年开展,主要内容包括“农业专业核心知识教育”、“农业实验实践模块”和“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如创新创业战略管理、创业法律法规、创业经济学、创业财务管理、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
(3)创新创业能力。在第三学年进行,主要包括“农业创新创业拓展课程”、“农业创新创业模拟实践”和“农业创新创业实践”。农业创新创业拓展课程应当但不限于产学研综合培训;农业创新创业模拟实践应当在产学研综合基地进行;农业创新创业实践应当在农业实践基地进行。
三、结语
通过调研分析新农人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创业素质培养以及职业技能素养训练,致使很大一部分返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屡遭挫折,或者彻底失败,严重影响了这些大学生返乡创业热情,不利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好新农人发展前景的宣传和引导,科学设置培育内容、创新探索培育模式、积极改善培育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新农人产学研协同培育机制、实施新农人创业导师素质提升工程,是高职院校进行培育体系改革和完善,实现新农人创业成长的发展路径,由三个层次组成,即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教,并分别与高职学生三个学年相对应,积极将教育于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的融为一体。这个发展路径对于高职院校实现针对涉农专业培育体系改革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卓优.江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21.
[2]杨建强.新农人的需求定位与培育路径[J].现代农业,2020(06)55-59.
[3]吴连翠.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人发展研究综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21(05)68-73.
[4]黄双.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1.
[5]刘岩.应用型高校创业型新农人培育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2021(07)108-109.
[6]拼多多《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 2021年12月2日.
作者简介:宋玲玲(1974—),女,滨州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朱玉业(通迅作者)(1970—),女,滨州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来源:作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