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系列报道《生产线上的中国》,我们将目光转向生产线上的一线工人。企业的转型升级,生产线的迭代更新,一线的工人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今天的系列报道《生产线上的中国》,我们将目光转向生产线上的一线工人。企业的转型升级,生产线的迭代更新,一线的工人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看,技能人才真香
不久前我们的记者前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在这个以传统重工业为主的城市,认识了一帮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年轻人。
从这一辆辆大巴车上下来的,是齐齐哈尔下辖区县的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他们是专门坐了几个小时的长途车,赶来听技校招生宣讲的。
在宣讲会上,齐齐哈尔市总工会邀请的技工院校老师,介绍了现在技工院校的学习内容和技工院校毕业后能从事什么工作。很多学生和家长听完都感觉挺有兴趣。
齐齐哈尔市九井镇学生 于浩洲:来这儿之前感觉齐二机床厂是生产小零件的,一来到这儿知道它是生产大零件的,是关于航空航天的,感觉特别有荣誉感。
开完宣讲会,当地政府又安排学生和家长一起走进当地的车间,近距离感受现代化的生产线。
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小组组长 梁宏宇:几批次、分学校到咱们这儿来学习来参观,然后让家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有一个认识,我虽说学历不是很高,但是我有一技之长。
最近几年,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吸引人才,齐齐哈尔当地很多企业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在学生入学前,双方就签订就业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
黑龙江昊华化工有限公司人事主管 王百慧:今年2023级的春季班已经招生21人了,然后马上进行秋季班的招生,计划是今年在订单班培养90人。
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健:15名人才已经签订劳动合同,无论是技术工人还是大学毕业生,我们企业这两年都在增加。
要想真正留住人,关键是要让人才找到合适的岗位,并能不断成长进步。齐齐哈尔市总工会牵头协调当地人社、教育等部门,建成城乡青年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和培训需求信息库,将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与人才的职业成长诉求精准对接。
齐齐哈尔市总工会副主席 任全景:我们全市的技工院校招生这三年一共招了5万多学生,其中23900名学生都是到本地企业服务。我们近几年的订单班已经做了143个订单班,招生已经将近5000人了,现在到企业工作的已经达到3000多人了。
走,去技工院校打个卡
还没毕业,就能提前锁定就业岗位,这固然让很多技校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是最终在工作中能不能干好,还要取决于学到手的技能。企业生产线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技校里学到的知识和动手能力够用吗?技校学生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跟着记者一起去技工院校“打个卡”。
在采访中,记者结识了不少00后的学生。在聊到为什么选择来技工院校就读时,“成绩不理想没考上高中或大学”,是他们就读技工院校的原因,但真正来了之后,他们却拥有了另外一番收获。来自大庆的王淇和王涛两兄弟,都是00后,弟弟王淇今年刚17岁,别看年纪轻轻,但已经掌握了制作半精密零件的操作技能。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技工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学生 王棋:我觉得挺骄傲的吧,就是说在这个年纪能找着工作,也能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在哥哥的眼里,往日慵懒闲散的弟弟,即将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技能工人,这让王涛对这样的工作产生了一些心动。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技工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学生 王涛:学到数控之后发现,考大学学习不是唯一的途径。进来观摩之后发现,和想象的不太一样,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脏那么累,感觉没有那么难。
在技工院校,除了正常的教学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记者来到实训车间的时候,学生们正在练习,准备参加全国的职业技能大赛。
中国一重技师学校教师 王占平:学生经过大赛的历练,他的个人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进入企业就减少了再培训的环节,进企业熟悉一个月之后,他就能够独立操作机床,并且顶岗进行生产了,众多的企业也特别希望能招收这样的学生。
数字化技术在生产线上越来越普及,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技工院校都成立了创新工作室、3D打印、激光扫描、工业视觉等越来越专业的知识在这里都必不可少。记者在现场注意到,现在实训车间使用的机床和生产模具与企业所用的基本一致,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实操就相当于在车间进行生产。
中国一重技师学校教师 王占平:校内实践和企业实践一结合,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就得到了很好的一个历练。
生产线在更新,技工院校的课程也在不断完善,新教师、新设备都让学生无限接近企业工厂。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下,记者也感受到了这些十七八岁年轻人对未来的憧憬。趁着午休,就读交通系二年级的梁家源,就带着记者来到了他们的宿舍。
来自河南的小唐因为成绩好,年纪稍长,被推选为寝室长,他向记者介绍着宿舍里每个人的特点,谁爱看书,谁爱健身,记者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美好的向往。
奔赴技能岗位 成就人生梦想
中国现在是制造业第一大国,未来的目标还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军,这其中,离不开生产线上大量的技能人才,技能人才的发展空间有多大?我们的记者也采访了一位。
测温,测氧,添加制剂,守着超过3000摄氏度高温的钢水,这是张航每天都要面对的工作。记者刚见到他时,他正拿着粘渣枪去观察钢渣的流动性和含氧量。
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炼钢厂冶炼工 张航:主要看一下钢中的氧含量,因为要把钢渣中的氧含量降到最低。
说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却要面临诸多考验。
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炼钢厂冶炼工 张航: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我看到这些火花四溅的场面,包括那个钢液迸出来的那种火花,其实还是有些害怕的。
在车间师傅的鼓励和指导下,几个月实习期下来,张航慢慢适应了现在工作的这种节奏。而在这之前,他曾在哈尔滨读过大专,也在北京和天津做过销售。
为了寻找他所追求的成就感,张航选择结束“北漂”,回到齐齐哈尔老家。
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炼钢厂冶炼工 张航:看到我父亲来车站接我的那一刻,我觉得我父亲头发白了,然后我觉得不应该在外面漂了,应该在家落地生根。我觉得就是看着父母年纪变大了,觉得想为家庭承担一份责任。
不仅要适应环境,还需要具备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张航告诉记者,随着企业生产钢材料品种能力的不断增加,他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分清楚各种制剂的添加比例,这对张航来说,都是挑战。
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炼钢厂冶炼工 张航:我们铸造的钢液都是在国家工程上起作用的,我觉得是做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也是这份精神,让我能一直坚持下去。
技能人才上升通道正在被打通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的不断增多,如何继续提高自身的技能,进而获得更高的学历认证,成为不少技工院校学生的选择,这其中他们也碰到一些问题。就此,记者也采访了几位专家,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陈玉杰,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记者对她的采访,从她与一家企业的视频通话开始。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陈玉杰:我今天也特别想跟您了解一下咱们企业目前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
某企业校企合作负责人 徐杰:我们和125所的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进行了校企的战略合作,每年基本上能够给提供2000名技师。技师其实是一个技能工种,而不是学历等级,其实也没有说对学历的要求。
对技能人才来说,企业对学历没有太多的要求,更看重的是技能水平。陈玉杰也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占技能劳动者的30%,相比2013年提高约5%。人社部门也将职业技能等级由原有的“五级”延伸为“八级”,形成了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制度,打破了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陈玉杰:我们在推行“工学一体化” 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在动态调整全国技工院校的专业目录,新增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专业纳入到目录中来,同时也在逐渐增加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通用能力的培养。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文中强调要“推动落实毕业生按规定享受就业创业、参军入伍等相关政策,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按规定分别按照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职称评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有关政策”。目前黑龙江、江苏、河南等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保障政策。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陈玉杰: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改革,打破了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的界限,已经开始逐步实施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发展。技能人才的成长道路可以说横向的发展通道也由原来的“单轨”变为“双轨”。
此外,根据去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的规定,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也就是技师学院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历。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 教授 洪向华:应该把这些高技能院校的学生纳入整个的学信网的这种数据库,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和当代特点的学历认证体系和标准,这样我想会推动技工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