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近年来,学院各部门、各单位以“双高计划”建设为中心工作,通力配合、协同推进,各级干部、广大师生围绕“建设目标任务”同心聚力、攻坚克难,合力推动学校获得国家“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2019年12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近年来,学院各部门、各单位以“双高计划”建设为中心工作,通力配合、协同推进,各级干部、广大师生围绕“建设目标任务”同心聚力、攻坚克难,合力推动学校获得国家“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优秀”等次。建设期内,学院牢牢锚定“建成以智能制造为鲜明特色、具有领军地位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目标,紧密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融合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着力打造以工业机器人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两个专业群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和“常州国际化智能制造名城”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和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目标任务。
“四态”合一,镌刻常州机电发展崭新名片
1.“时态”名片:责任党建、融合党建、精准党建,形成“十大育人体系”“新时态”
构建“政治引领、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执行有力”的党建工作机制,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学院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以服务“国家战略、区域产业、师生幸福”为主旨,以党的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双融合”为主线,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形成“十大育人体系”“新时态”。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江苏省标杆院系、江苏高校特色党支部2个、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学校、江苏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
2.“生态”名片:校企耦合、国际领先,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国际化标准类型教育“新生态”
全链覆盖、双向供给,形成“共享工厂”产教融合集成育人平台。与常州高职园区共建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工业中心,集成N家智能制造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动产业学院、职教集团,形成集实践教学、技术服务、创新创业于一体的“1+N”共享工厂集成育人平台,链式集聚智能制造技术与教学资源。通过融通“共享制造”建设理念,在“组织运行、协同育人、技术共享和赋能‘三教’改革”等方面实现了重要创新突破。
推进“六领工程”,打造“四式一化”类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标准领引、团队领航、人才领英、工坊领跑、技术领新、资源领学的“六领工程”,成功打造贯通式培养、融合式培训、混编式团队、开放式资源、国际化标准“四式一化”类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海外知行学院,助力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在海外推广“1+X”证书制度,成立省级1个、市级2个外国专家工作室,2个专业入选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连续两年获评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
3.“业态”名片:立足地方、辐射全国,形成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
学院形成“制度—平台—团队”科技联动的技术技能服务体系。学院先后实现“国自科”“国社科”等四大高级别科研项目大满贯,年均授权发明专利数位列全国高职前十名。开展“核电阀门装置”等“卡脖子”关键应用技术攻关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8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近20亿元,有力支撑工业机器人、汽车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动了区域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学院“多方位、立体化”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学院累计培训全国20余个省份职教师资5000余名、常州“智造”工匠1900多名、智能制造职业技能培训20多万人日,是教育部门、财政部门认定的省级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基地),还组建了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华东)师资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江苏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等殊荣。
学院建立“四位一体”对口支援工作模式并入选教育扶贫典型案例。学院以“四助四提升”为重点,建立“四位一体”对口支援工作模式,对口支援伊犁丝路职业学院等7所学校,工作经验和做法入选教育部门“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和“助力乡村振兴课题典型案例”。
4.“形态”名片:智慧聚合、深度治理,形成“常机电之治”“新形态”
实施网络强校战略,构建“五新”智慧校园,打造“五全”智慧应用。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构建“智能感知新环境、智慧应用新生态、专业升级新途径、智慧管理新模式、职教供给新体系”的“五新”智慧校园,打造“信息化教与学全员化、网络化育人全过程、数字化资源全覆盖、智能化管理全方位、服务校企互联全流程”的“五全”智慧应用,实现“全时型”资源供给、“全场景”管理支撑。入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获评江苏省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等。
构建“制度治理规范化、文化治理愿景化、数据治理智慧化、协同治理一体化、质量治理持续化”的“常机电之治”模式。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加强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代会等工作机制,全面发挥其参与治理的有效作用,培育以协商、对话为核心的治理文化,推进依法治校。申获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评江苏省高职院校诊改复核有效单位等。
开启“双高计划”建设征程,是学院六十载办学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3年来,学院镌刻出“时态、生态、业态、形态”“四态”合一的高职院校崭新名片,也完成了“双高计划”建设在“样式、体式、模式、范式”上“四式”统一的精彩蝶变。
“四式”合一,赋能智能制造专业蝶变升级
1.“样式”先行:推动形成政策、制度、标准等“新样式”模板
高质量推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新样式”建设。学院作为组长单位,研制《高职本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等4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作为副组长单位和参与单位,参与研制《高职本科——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标准》等20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学院为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开发“三位一体”机器人专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标准、课程、师资、实训条件”一体化方案,打造“虚实结合、能力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技术主线、项目载体、任务驱动”专业教材体系,辐射带动全国高职院校机器人及相关专业发展。
高规格推动“1+X”证书制度、技术标准“新样式”开发。学院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之一,开发《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等9个“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牵头研制产教融合领域的团体标准——《基于产教融合的共享工厂运营与服务规范》。学院充分发挥作为江苏省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单位的资源优势,通过组建“长三角智能制造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等4个联盟,主持开发国家专业教学标准5个,输出应用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和共享机制,辐射联盟内80余家行业协会、企业、中西部院校。
2.“体式”创新:构建三维联动“新体式”
因材施策、多元赋能,构建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新体式”。学院坚持以分层分类的标准引领教师精准发展,分层构建适应高职发展要求的教师培养模式,结合不同教师的个体禀赋,分类构建教师发展指标体系,引导教师分向发展、分段提升。学院瞄准“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发展水平、专业建设成效”的目标,确立“岗位职责+业绩贡献”的导向,按照“师德核心+多元业绩”的思路,实施岗位滚动聘用和职称评审业绩量化考核、突出业绩直评制度,并通过“校企协同+专业互融”大力推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打造由高水平“双师”队伍领衔的教师教学创新“国家队”。
“三链衔接”、落地生根,构建科技服务体系三维联动“新体式”。学院不断强化重大科研成果与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产业集群的精准对接机制,持续优化成果转化承载条件,大力促进科研骨干与企业家双向流动,将产业科技前沿关键技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效推进科技平台与常州支柱产业、专题创新园区的无缝对接,成功打造“国家—省—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有效运行“制度—平台—团队”科技联动机制,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要素有机流动,“三链衔接”机制落地生根。
3.“模式”支撑:创建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双管齐下、内外结合,创建“智造”工匠培育“新模式”。学院精准服务“常州国际化智能制造名城”建设,着力打造校外“学历+技能”服务站和“内核外站”服务平台,科学实施“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打造“学历+技能”双提升教育模式,培育出大批有影响力的“智造”工匠,为地方行业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资源。
“三段式”培训、“三策”合一,创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学院通过政行校企共建的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华东)师资培训基地,科学实施“集中培训+跟岗研修+返岗实践”三段式“线上+线下”培训,全过程跟踪指导、跟进服务,显著提升了中西部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学院构建“三合一、四互补、双交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面向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开展“农闲进站、农忙到埂”跟进式现场服务,实施“技能提升+职业发展+助农惠农”三合一工程,开设“田间课堂+云端课堂+校站课堂+库棚课堂”四大课堂,培养“硬技能+软素质”双交融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4.“范式”凝练:打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
要素集成、体系贯通,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思政育人“新范式”。学院创新“理论接地、实践融通、集成跟进”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集成“时空要素、评价要素、交互要素”,实现教学体系、资源建设、教学阶段融通。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OBE的“专业、课程、课堂”统一贯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形成三层思政元素矩阵表,确保课程思政元素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精准溯源、精密解构,打造以“能力素养集”为载体的专业目标体系“新范式”。学院以“产教谱系”精准溯源产业链岗位职业能力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之间的随动性关系,精密解构典型工作任务的素质、知识、能力目标,以“立德+技能”融合为原则,将人才培养规格分解成可观测、可评价的指标点,形成“专业群、课程、课堂”三层统一贯通的“能力素养集”,成功打造“立德与强技目标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未来,全体常州机电人将继续坚守初心、增强定力,立足脚下、放眼未来,勇毅前行、接续奋进。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许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