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双高计划”中期评价中获得优秀等级。自“双高计划”项目启动以来,学校在党的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具有引领性、突破性、探索性、可推广的国家标志性成果累计300余项,获评新时代“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打造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培养大基建、新建造、绿色建筑、“双碳”领域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累计培养专科生15800余名、本科生3000余名、硕士研究生89名、博士研究生30名。在校生、毕业生、教职工、用人单位、家长对学校“双高计划”项目认可度持续升高。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双高计划”中期评价中获得优秀等级。自“双高计划”项目启动以来,学校在党的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具有引领性、突破性、探索性、可推广的国家标志性成果累计300余项,获评新时代“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打造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培养大基建、新建造、绿色建筑、“双碳”领域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累计培养专科生15800余名、本科生3000余名、硕士研究生89名、博士研究生30名。在校生、毕业生、教职工、用人单位、家长对学校“双高计划”项目认可度持续升高。
为了确保高质量建成高水平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群,带动学校其他专业群协同发展,探索形成一系列理念模式和制度标准,为职业教育贡献苏建院的经验和智慧,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双高计划”后半程建设实施方案,优化“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体系,努力提升建设成效。
聚焦三个“坚持”
擘画项目实施路径
1.坚持顶层设计。在院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由创建工作办公室统筹推动,实施校领导包挂、项目负责人牵头、纪委监督检查的机制,围绕提升目标任务的产出效益,全面加强对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推进与监督。
2.坚持项目驱动。优化重构“双高计划”子项目,以“引领任务”推动“双高计划”高绩效点产出,强化“引领”“支撑”作用;以“重点任务”带动标志性成果产出,凸显“高”、彰显“强”;以“一般任务”关联绩效指标,确保“双高计划”全部建设内容落地落实,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发展任务”和“专项任务”为驱动,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确保“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
3.坚持绩效优先。改变“撒芝麻盐”的投入方式,集中财力优先支持高绩效指标任务。优化项目立项、论证、审批、实施流程,按照轻重缓急安排资金,竞争排序拨款,变“钱等项目”为“项目等钱”。优化建设项目经费使用,把经费使用率及产出绩效作为建设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指标,通过提升专项建设经费使用率为项目推进提速,通过加强经费使用产出绩效的审核验收为项目建设成效提质。
实施三项“举措”
确保任务落地落实
1.强化建设任务正反向激励机制。制定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工作评价认定办法,将参与“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在学校绩效核算、评优评奖、职称评审等体系中予以着重体现,让项目建设成为锻炼培养提升教师能力的平台;对“双高计划”建设中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奖中予以“一票否决”。
2.细化建设项目任务管理。针对攻坚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的具体情况,采用项目化推动机制,将建设项目按校级层面十大任务、专业群层面九大任务以及实现的功能、模块、产出等建立子项目,分解月度、季度任务,根据学校“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书明确责任人及任务验收指标,充分调动起全校师生参与“双高计划”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确保攻坚建设高质量完成。
3.固化任务推进沟通协调机制。常态化召开月度推进会,每两周开展一次线上调度会,遇到交叉性、复杂性问题时,随时调度研究讨论会。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平台任务发布、数据统计、资料收集、任务验收等功能,加强建设任务过程管理,形成迎评工作简报、季度总结,及时纠偏、适时通报,结果作为年度验收考核依据。
锚定三重“维度”
办学水平力创新高
1.着力推进三个“相统一”。系统梳理建设历程、任务项目、重大贡献,归纳战略、理念和方法,将各类产出整合为一体,做到实践与战略相统一;审计绩效指标与相应的建设活动及实际产出情况,做到绩效与项目相统一;高度契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产业特色、区域特色,做到贡献与定位相统一。
2.重点关注两个“侧重点”。一是促进专业群的集约化发展,全面总结专业群组群经验,按照新政策来提炼案例,系统筹划组群模式,实施“以群建院”机构改革实践,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二是贯彻落实好《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一体、两翼、五重点”系列举措,探索建立具有独立法人的混合所有制“培训学院”,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支撑企业转型升级。
3.奋力确保一个“好成绩”。对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创新建设理念,推动机制体制优化,确保任务高质量达成,对已有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水平”案例,辐射相关院校,力争以“优秀”的成绩通过终期评价,同时为下一轮“高水平”学校和专业建设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