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海IHK(全称Industrie- und Handelskammer,德国工商会)吉森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在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正式揭牌。这是IHK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首次落地上海。
7月16日,上海IHK(全称Industrie- und Handelskammer,德国工商会)吉森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在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正式揭牌。这是IHK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首次落地上海。
德国双元制教育师资能力资格培训(DVT)项目由德国IHK吉森工商会根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为中国职业院校国际化合作开发的项目。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是中国首家IHK吉森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同时拥有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认证中心。这一培训项目通过培育师资能力,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建设、教学培训管理以及课程开发等教学培训关键能力。据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李琦明介绍,整个培训分四个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和专业培训,大概14周左右,目前已有20多名职业院校的老师参与了前面2个模块的培训,聚焦模具制造、机械加工和机电一体化三个专业。
下一步,上海IHK吉森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还在开发学生人才培养计划,拟提供学生人才“3+2”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服务,包括机电一体化工、工业机械工、模具机械工三个专业。通过三年学习,学生在获得中职学历基础上,有机会获得IM工业机械工、MT机电一体化工、WM模具机械工和计算机软件证书,这些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由德国本土商会IHK颁发的证书,全程符合德国标准,在德国国内承认并认可;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可平行兑换人社厅技工技能证书。有了这些证书后,学生在有一定德语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赴德国职校继续2年的学习,毕业后将获得德国职业技术大学的学士学位。
形似神不似?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一般由IHK(德国工商会)等组织企业联合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所谓“双元制”教育是指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实践操作,这样的职业教育模式可以将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国内的职业教育也在探索“双元制教育”,也就是“工学交替、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模式。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但是,目前国内的职业教育还处于“形似而神不似”的阶段,有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方面还有“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现象,还没有充分地做到校企互动、工学交替的有序推进。
如何建立起现代企业和现代职教的良性互动机制?熊丙奇分析,目前,国内企业对“双元制”教育和德国企业对双元制教育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德国职教“双元制”的推进过程中,大多数是高端制造业企业,他们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周期要求比较高,比如要学会使用高端设备,就需要长周期的投入;而在我国高端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扩大,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更需要进一步提升。
“双重身份”的保障
德国职教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实施,?得益于其完善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自1969年以来,?德国出台了《?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规,?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确保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这种模式不仅为德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也为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据介绍,在德国,具有企业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的受训者,是在国家承认的325个培训职业中接受职业教育的,这些职业是根据国家经济产业部门与劳工界的需要而确定的,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在经济产业部门和劳工界及学校方面(即雇主代表、雇员代表、教师代表)商定基础上制订各个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最后由联邦教育研究部会同有关经济产业部门以法规形式颁布各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培训条例既确定了职业培训的内容和目标,也从法律上规定了各个职业在企业中的培训要求,同时也澄清了职业培训的基础,保障了每一职业所有受训者都适用的统一培训框架。而各职业学校授课内容则由各联邦州的文化教育部制定。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王继平院长分析,在德国,职业教育标准的开发及其持续更新,都是在相对成熟的机制保障之下,将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方纳入进来,基于技术、教育规律之上达成多维利益平衡的结果。我们过去对形成相对稳定的框架性标准关注不够,更多是追求短期效率和速度,更为推崇的是快速应变。其实,变与不变需要兼顾和平衡,原则性的制度框架需要相对稳定,个性化的实践需求保持灵活应变。
交流研讨会现场(刘晓晶 摄)
“目前,最大的差距是,社会公认的高水平的职业标准。”王继平强调,这是从业者从新手到专家持续进阶的发展通道,是终生发展的目标乃至内驱动力。这一标准的产生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机制,藉以使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有共同的参照标尺,使就业和教育两大体系联动发展,良性循环。无论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还是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与发展,也包括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都与这一参照系息息相关。
“没有死胡同”的体系
德国的职教培训体系被称为“没有死胡同”的体系。德国构建完整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体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大类,适合各种个性特长、学识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随时分流,各类教育之间相互沟通,没有死胡同,形成良性循环的人才成长链。
在当天后续的研讨会上,德国劳特巴赫福尔斯山职业学校校长马丁·拉纳介绍,在德国人才资格框架中,将除了基础教育之外的包括职业准备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科和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等在内的各类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划分为八个等级。这八个等级的划分横向上按专业能力(知识与技能)和个人能力(社会能力与独立性)两个维度进行描述;纵向上涵盖学习领域/学术专业与工作领域/职业活动两个领域。
交流研讨会现场。李蕾 摄影
“双元制”有两类师资——企业的实训教师和职校的理论教师。实训教师,是“双元制”中非常关键的、起着重大作用的师资。这种专职的或兼职的实训教师,由企业提供。他们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在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则是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及两年师范学习、再经过教学实习并通过再次国家考试的大学毕业生。
交流研讨会现场。李蕾 摄影
此外,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职业类博士与学术类博士并存。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熊丙奇建议,加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让学生成才路径更畅,让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