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让鲁班工坊与非洲发展同行

2024-08-15 16:15:37 光明日报 马雷 责任编辑:艾格
分享到:
鲁班工坊是中国与非洲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闪亮名片。自2019年3月非洲首个鲁班工坊——吉布提鲁班工坊落地以来,中国在非洲已建成17个鲁班工坊,开发数十个中非合作专业,培养非洲青年逾万人,有力支持了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非职教合作创新之路。

  鲁班工坊是中国与非洲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闪亮名片。自2019年3月非洲首个鲁班工坊——吉布提鲁班工坊落地以来,中国在非洲已建成17个鲁班工坊,开发数十个中非合作专业,培养非洲青年逾万人,有力支持了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非职教合作创新之路。
 
  因地制宜的多样化“走出去”模式
 
  非洲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多样性大陆。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国情差异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各异。中国职教项目要在非洲大陆实现“落地生根”必须因地制宜,走多样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几年来,鲁班工坊“走出去”的主要模式包括:
 
  依托政府间合作“走出去”。吉布提鲁班工坊列入中吉两国合作项目,吉布提总统盖莱、总理以及十余位内阁成员出席揭牌启运仪式。该项目由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吉布提工商学校共建,是非洲建成的首家鲁班工坊。通过实施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该项目成功获得吉布提教育部认证,开创了吉布提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先河,填补了当地铁道技术领域空白。
 
  依托中国企业“走出去”。尼日利亚鲁班工坊是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在当地共建的轨道培训中心。项目落地后,致力于轨道交通领域技能培训课程体系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实现中非课程全面融合。现已成为辐射西非乃至整个非洲轨道交通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新高地。
 
  依托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科学校建成马里鲁班工坊。该项目积极推广中医技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促进两国卫生医疗领域技能人才的培养合作。不仅通过中医和马里传统医学结合,提升了当地医疗和医药研发技术水平,也通过中医诊疗康复、养生保健等知识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马里的传播。
 
  非洲鲁班工坊各承接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本土化研究与课程改造,通过培养非洲本土教师及青年带动非洲当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提升,不断实现中非职教合作新发展。
 
  为非洲未来发展培养人才
 
  2023年9月,在摩洛哥的鲁班工坊完成短期培训后,12名摩洛哥学生来到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国贸学院跨境电商专业学习,他们将在这里完成3年的大学专科学历教育——这是摩洛哥鲁班工坊的首个学历教育订单班,也是鲁班工坊与非洲国家发展紧密同行的一个缩影。
 
  摩洛哥是非洲第五大经济体,该国电子商务市场连年保持20%以上增长。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一直重视提升青年劳动技能,尤其重视培养新兴产业中的高技能劳动力。中方承接院校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是天津市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建设单位,跨境电商专业是该校强势专业且国际化程度较高。中方院校专业高度契合摩洛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工坊迅速于2021年12月实现落地。中摩双方达成专业共建、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人文互访交流等五位一体合作模式,全方位地把中国职教方案与解决摩洛哥当地青年就业创业的需求紧密结合,为摩洛哥职教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经过3年发展,摩洛哥鲁班工坊已举办多期跨境电商培训班,每年都会吸引来自非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青年学生申请培训项目,已为当地培养了200余位紧缺的相关专业人才,并探索出以学历教育订单方式深化中摩职教合作的新路径,以更紧密地对接当地电子商务发展需求。在2022年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中摩两校师生携同参赛获得金奖。
 
  为非洲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人才,尤其是新兴领域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正在成为当前在非鲁班工坊不断深化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的重点方向。
 
  促进中非职教合作可持续发展
 
  在空间布局上,非洲鲁班工坊建设针对非洲东、西、南、北地理区位选择适宜国家,通过与11个非洲国家开展合作共建实现全域覆盖;在专业设置上,鲁班工坊建设则针对非洲国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遴选合作院校,聚焦铁道、机械、电气、制造、汽车、信息、冶金、电商等重点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经过6年发展,非洲鲁班工坊已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发展,下一步的任务是全面对接“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打造中非职教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典范,需要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深化交流合作。一是要广泛构建合作平台,依托天津作为国家新时代职教创新发展标杆的独特区位、产业和教育优势,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充分发挥鲁班工坊建设联盟作用,建立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的共建、共商、共享的新机制,充分发挥鲁班工坊产教融合桥头堡作用,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拓展国际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共建、共研、共享的新路径。二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善于把握中非职教合作各方利益共同点,参照合作方的利益关切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营造和谐友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中非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培养一批了解中非关系、促进中非友好的青年人才,为中非各领域合作及中非关系的后续发展提供民意支撑。
 
  优化教学资源。非洲鲁班工坊要结合非洲国家当地文化特点、民族特征推进教育资源本土化工作。同时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中国职教项目,鲁班工坊还要自觉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要致力于构建职业技术技能培养与职业教育文化培育并重的课程体系。一是既要坚持优质优先原则,优先开设代表我国职教一流水平的优势专业和特色课程,也要积极探索通过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实现教学资源与国际接轨,课程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技能证书与国际证书互认。二是要将职业教育文化培养贯穿专业学习的全过程。要抓住专业核心课程这一主线,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职业文化元素,并融入课程教学标准、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等教学进程各环节。三是实现校内外联动的“沉浸式”实践教学。要用足企业实践场所,将真实的企业文化体验与院校职业教育文化培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知企业文化、感受职场氛围,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企业归属感。
 
  聚焦师资建设。鲁班工坊建设成功的关键是要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同时鲁班工坊“走进非洲”,也要为当地培养师资。一是要将鲁班工坊打造成中非教师互派互学的交流平台,为中非教师互学互鉴创造条件;二是依托鲁班工坊面向职业的特点,在非洲当地招募优秀教师,并通过来华培训使非籍教师能够运用中国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展对当地青年的培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教学实践中潜在的文化冲突风险;三是要提升中方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国内公派教师不能仅是教学专家,还要具备高超的跨文化能力,这包括英语或合作国语言能力、当地文化认知与适应力、中国文化认知与传播能力、跨文化冲突与应对能力等。
 
  (作者:马雷,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