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学校推进文化育人工作是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成纺)针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普遍存在的顶层设计不足、主线不突出,职教特征不鲜明、学生感受不强烈,知行脱节、效果不佳等问题,遵循文化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实施了“五位一体、泛在递进”的文化育人模式。
MVE网四川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学校推进文化育人工作是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成纺)针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普遍存在的顶层设计不足、主线不突出,职教特征不鲜明、学生感受不强烈,知行脱节、效果不佳等问题,遵循文化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实施了“五位一体、泛在递进”的文化育人模式。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系统挖掘特色文化育人元素
(一)挖掘纺织传统美德和技艺文化,彰显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
成纺以《史记》《淮南子》等古籍中记载的“黄帝元妃西陵氏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故事为依托,挖掘阐发嫘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崇高德行;以宋末元初棉纺织家黄道婆发明并传授“错纱、配色、综线、絜花”等织造技术为依托,弘扬其敬业乐群、改革创新和衣被天下的伟大精神。在此基础上,凝炼出学校“衣被天下、科教兴国”“长向桑梓纺经纬、永为河山织锦绣”的大德文化,形成“德修于正、学究于行”校训,创作了校歌《衣被天下》等文艺作品。
学校成立蜀绣研究中心、蜀锦传习所,十余年如一日,整理研究蜀绣、蜀锦文化与技艺,目前已再现70种蜀绣技艺针法,形成可视化技艺传习活页教材70套,编著出版《当代蜀锦蜀绣技艺》《蜀绣》《羌绣手绣制作工》等4部教材。
(二)挖掘校史校友优秀文化,彰显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成纺初创于1939年,创办宗旨是“适应抗战需要,致力于国家生产力量的培植”。学校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发展史。学校坚持编纂校史、建设校史馆,记录学校与新中国同步,创业维艰、曲折前进、焕发青春、科学发展、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每年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开展润心铸魂的爱校荣校和爱国主义教育。
优秀校友是学生最可感可亲可学的榜样。学校深入挖掘梳理优秀校友事迹,编入教材,展现在文化走廊上,并邀请优秀校友返校作报告、与学生互动,引导同学们学优秀校友、做时代新人。近年重点宣传的校友包括抗日英雄杨惠敏、我国火箭推进剂主要创始人李俊贤、全国顶尖石质文物修复专家陈卉丽、全国首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曹于亚、全国技术能手时玉凤等,弘扬他们身上厚重的家国情怀、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孝老爱亲等美德。
(三)挖掘纺织行业先进文化,彰显职业精神、敬业精神
成纺立足纺织行业办学80余年不动摇,与行业企业风雨同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淀了新时代纺织企业家精神、新时代纺织科技工作者精神、新时代纺织工匠精神等。成纺将这些精神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和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同学们精益求精、技能报国的动力与意志。
成纺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华为、中软国际、宜宾丝丽雅、吉利汽车等头部企业合作建立信创产业学院、先进材料学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等,通过“校中厂”、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培养班,结合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将优秀的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入日常的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了从校园到企业文化环境的无缝对接,为同学们素质提升、技能成长、成才报国奠定了基础。
二、构建“五位一体、泛在递进”文化育人体系
通过多年探索,成纺大力构建课堂、活动、网络、环境、社区等文化育人载体,推动大学生从文化感知到文化认同,再到文化践行和文化引领,实现文化育人广泛时时存在,育人效果层层递进,形成了“五位一体、泛在递进”的文化育人体系。
(一)“专业课+通识课”,文化育人融入课堂主渠道
成纺编写《纺织服装产业文化简史》等特色文化教材10余部,将产业优秀文化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开办蜀绣专业,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蜀绣非遗类公共选修课、理实一体课等近20门。2019年组建“大先生”教学团队,专注于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从2020年起,在全体大一新生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赏析》课,并编写出通识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反响良好。
(二)“活动+典礼”,文化育人贯穿二课堂主阵地
成纺每年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周、科技活动周、“非遗+时尚”毕业生作品发布会、“嫘湖之光”纺织文化论坛、读书月等品牌文化活动;以建党日、国庆、校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国家奖学金颁奖典礼等活动为契机,原创演出特色文艺作品《织》《锦记》等,展示蜀绣、剪纸、成都糖画等非遗技艺;邀请感动中国人物、劳模、知名企业家、杰出校友等来校作报告……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科技学术、创新创业氛围,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认知、认同感。
(三)“云上思政+媒介素养”,文化育人占领网络主战场
成纺成立了新媒体联盟,组建了由学校党委领导的“一体两翼”宣传员队伍和网评员队伍,构建了校院二级自媒体矩阵。常态化推送“学史明理”“微党课”“出彩成纺人”“校长荐书”“暖心成纺”等优质网络专栏。每年开展网络文化节,面向师生征集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举办网络文明素养主题教育等活动,构建了“云上思政+媒介素养”网络育人体系。
(四)“馆所+廊道”,文化育人遍布校园大环境
成纺建成了绣艺苑学研馆、蜀锦传习所、霓裳馆、明清家具博物馆、色达非遗展销馆、校史馆、图书馆等7大校园文化馆所,将非遗技艺传承与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将参观校园文化馆所列入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在教学楼、实训场所、办公场所、校园道路等位置精心布局廊道文化,展示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校友事迹、职业教育文化等,让师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获得文化的熏陶。
(五)“文化+技术”,文化育人走进社区引领风尚
经过校园里的教育与熏陶,成纺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技术服务能力。根据社区需要,将文化育人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投身到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学校与郫都区战旗村合作开展的“高校+支部+农户”社会实践模式已持续15年,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学生带着使命和担当走进社区,既促进了文化育人的知行合一,也传播了校园优秀文化,引领带动了社区的文化建设。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成纺“五位一体、泛在递进”的文化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学校特色鲜明、成果斐然的非遗传承创新、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双高计划”建设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的文化育人成果、教师团队先后荣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学校也被遴选为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执行院校、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典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