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持续深化“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全力构建思政课主导引领、医德教育与专业课融合渗透、校园文化熏陶培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感知体悟“四位一体”思政育人机制,树牢学生医德仁心,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温度、暖度和效度。
MVE网山东讯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持续深化“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全力构建思政课主导引领、医德教育与专业课融合渗透、校园文化熏陶培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感知体悟“四位一体”思政育人机制,树牢学生医德仁心,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温度、暖度和效度。
发挥思政课育人关键作用 做到思政教学有灵魂
坚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的新定位。一是聚焦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体现地域、行业特色,将沂蒙精神和医学生誓言融入思政课教学专题,尝试“我的课堂我做主”等辩论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参与奖励、社会实践作业、线上互动积分等多元评价方式,打造思政课学校育人”第一课”。二是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组织思政课教师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高端平台参加集中培训,鼓励外出进修、访学,提升教师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上接“天线”;定期组织思政课师生座谈会,实施“青马工程”,开展专项调研,实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下接“地气”,先后获省级思政奖励10余项,1名教师荣获“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称号。
坚持医德与学科教育融合渗透 做到专业学习有温度
坚持在专业教育中浸润思政元素,强化课程育人功能,突破“课程思政”关键点和难点。一是加强卫生法律法规教育,注重学生人文法律素质提升,教育引导学生准确辨识医患关系,明确自身定位,履行岗位职责,合理维护权益。二是加强医学伦理教育,成立生命伦理与卫生法学研究中心,设置“感恩无言良师”仪式,组织学生向“大体老师”默哀致敬,增强医学生人文情怀和职业伦理道德。三是注重临床教师示范引导,完成120余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制,将见习课程前置设置,分批次组织学生跟随临床带教医生看病问诊,感悟“有温度”的医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和培养职业情怀。
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环境 做到特色育人有氛围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以“大医精诚、自强不息”的校训宣传为载体,每学期邀请专家、草根宣讲团成员来校宣讲,讲好主题故事,赋能文化育人。二是发挥党团组织全覆盖优势,每年定期组织入党、入团宣讲活动,强化身边榜样模范引领,发挥党员教师“传帮带”作用,建立教师联系帮扶困难学生制度,关爱学生成长成才。三是构筑特色育人平台,新扩建校史馆、罗生特事迹展馆、法德华事迹展室、生命科学馆,深度发掘沂蒙精神案例和医德事迹,举办纪念活动,以“实物、实景、实事”场景增强师生的历史感知力、精神感染力、文化共情力。四是综合运用宣传载体,成立大学生通讯社,通过云端上新、资源上网、活动上线等形式,鼓励学生深度参与校园媒体创作,精心设置选题,凝聚大流量,传播正能量。
上好社会实践大课堂 做到内容丰富有意义
坚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推动家国情怀、职业理想、责任担当等内容深度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一是用好红色资源,依托红嫂纪念馆、沂蒙革命纪念馆等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组建红色宣讲团,组织主题宣讲、红色话剧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党爱国情感。《沭河的歌声》入选教育部2023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展览项目。二是发挥专业优势,形成“禁毒防艾·健康相伴”“大学生周末诊所”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涵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三是鼓励大学生深入一线支教、支医,扎根西部、奉献基层,精心组织卫生“三下乡”“鲁喀”支教实践活动,涌现出以杰出校友苗民田为代表的优秀志愿者,成为学生身边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