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教育报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促进教学改革

2024-12-17 15:58:56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艾格
分享到:
自2022年8月获得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殊荣以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技术团队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紧密遵循《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指导原则,积极落实“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职业教育团队建设模式。

  自2022年8月获得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殊荣以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技术团队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紧密遵循《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指导原则,积极落实“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职业教育团队建设模式。
 
  聚力引领创新
 
  打造“双师型”高水平队伍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将其作为推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并正式纳入“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与年度重点工作范畴。为此,学校专门成立创新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出台了《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团队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学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精心设计了“分层分类”教师培育机制,旨在为团队教师构建个性化发展路径,并配套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建设周期内,团队成员共获得国家、省级及校级表彰24次,其中包括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1名、湖南省芙蓉名师1名、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获得者1名。
 
  构建模块体系
 
  深化人才培养新格局
 
  团队紧密围绕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将职业岗位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技能大赛标准以及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创新性地设计了“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通识模块课程+平台模块课程+模块细分课程”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教学中,团队引入了“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营造出一种高度沉浸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真实工作场景中学习和成长,确保他们在毕业时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建设期内,团队成功搭建了课程与智慧学习平台,有效整合各类各科教学资源,带领专业教师建设并立项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立项软件技术专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两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了2.5万余条数字化教学资源。
 
  校企协同融合
 
  推进“校—企—行”共同体建设
 
  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的“三位一体”能力培养模式,合理布局团队建设任务,并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划分为教学改革小组、课程建设小组和应用研究小组三个建设小组。团队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评价指标,以“湖湘红色文化+软件工匠精神”为鲜明特色,借助校企共建的红色文化基地、嘉兴实训基地,通过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双带头人”标兵、全国技术能手的言传身教,筑牢了团队教师师德基石。
 
  依托学校地处天心经开区天心数谷产业园、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的区位优势,团队教学改革小组主导成立了“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携手行业龙头企业东软教育集团、360数字安全集团共建数智安全现代产业学院。团队还牵头成立全国数智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创新性地构建了“院园融通,校企融汇”产教融合平台。团队应用技术研究小组不仅成功完成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结项,还推动了楚怡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坊、湖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的落实,有效解决了校企共育“双师型”教师人员流通难、实践能力提升难的问题。
 
  聚焦科研转化
 
  满足社会发展新需求
 
  团队秉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创新思路,专注于智能教育、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获得了高质量的应用技术成果。团队参与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2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6项;指导学生获得技能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11项,主要参与湖南省社科成果鉴定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7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2项。
 
  此外,团队还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学院、楚怡工坊等省级平台的支持,大力推进应用技术产品研发与社会培训,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团队承接的社会培训年均达5000人次,其中包括为乡村致富带头人提供的累计1500人次的培训,有效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团队成员在建设期内还带领学生参与应用软件项目开发,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赢得了校内外高度评价。
 
  (谢小星 李伶华)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