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评价是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改革的风向标与指挥棒。体现逻辑模型理念的教育评价模式聚焦专业建设质量,成为国内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评价多从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考察人才培养成效,无法切实反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职业教育评价改革需要聚焦专业建设质量,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增强评价专业性、拓宽评价覆盖面等手段,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与强适应性发展。
摘要:职业教育评价是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改革的风向标与指挥棒。体现逻辑模型理念的教育评价模式聚焦专业建设质量,成为国内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评价多从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考察人才培养成效,无法切实反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职业教育评价改革需要聚焦专业建设质量,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增强评价专业性、拓宽评价覆盖面等手段,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与强适应性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评价改革;逻辑模型
职业教育评价是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改革的风向标与指挥棒。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我国首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政策文件,全面展示了职业教育评价的改革蓝图与行动路径。职业教育评价是一项重要议题,“其评价理念与实践方案的落地有助于提升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适应性”。[1]从传统意义上看,职业教育评价既可以考察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与社会服务等事项的开展情况,又能侧重于对职业院校改革项目、特定阶段、特殊活动等进行判断。尽管这种分类化的教育评价模式对于指导职业教育实践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但仅从某一主体、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考察职业教育办学或人才培养的局部效果,无法切实反映整体情况。研究指出,“当前的职业教育评价仍处于碎片化的摸索实践状态,少有体系性的逻辑理路,缺乏以学生需求为主的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逻辑起点、过程及结果的整体性研究”。[2]为此, 本研究以国内外职业教育评价模式为重点分析对象,提出融入逻辑模型理念、聚焦专业建设质量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关注评价中的每位对象、每一阶段、每个环节,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期为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逻辑模型:聚焦专业建设质量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
职业教育评价是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度相关的活动,其实质是对办学方向和目标达成度的一种判断、检验和测量。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存在一些制度缺陷问题,亟待一种全新的评价思路进行统整,而逻辑模型则是对其诉求的回应之一。基于逻辑模型的专业建设质量旨在全面展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效果,它受专业设置、生源与师资配置、课程设置等多种要素影响,对全面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具有突出性优势。
1. 逻辑模型与职业教育评价具有契合性
聚焦专业建设质量实际上是一种衡量项目质量的过程,这是职业教育管理者与质量评估者必须回应的重要问题。而逻辑模型则是在项目实践中经探索、总结而形成的,广泛用于项目管理的一种方法,已成为评估各类事项或行动的标准性模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评估范式在教育项目管理与评价行动中得到广泛使用,主要呈现三种实践倾向:第一,部分国家成立了专门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机构,以第三方评价机构为主要形式,如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第二,尤为突出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如德国设立雇主协会,澳大利亚在建设专业时开展企业满意度调查等;第三,建立有效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如德国高职学校的全流程评价、丹麦的产出监测等。然而,现实中职业教育评价的具体举措往往聚焦于职业教育的某个项目或某一阶段,通过局部情况的考察来反映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与人才培养成效。以上评价模式的优势在于各有侧重且突出重点,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开展全面整改。但同时,这些评 价模式也暴露出一定的缺陷。这些举措只局限于职业教育的某一阶段或时期,无法客观、全面、公正地反映职业教育质量的整体状况。[3]逻辑模型凭借成体系、系统化的评价改革思路,助力职业教育评价改革走向纵深。目前,国际工程联盟(IEA)已开发出体现逻辑模型理念的教育评价模式。该模式聚焦专业发展或专业建设质量,成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新走向,包括《华盛顿协议》《悉尼协定》《都柏林协定》等。
2. 逻辑模型在聚焦专业建设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逻辑模型是一个覆盖专业建设全过程的理论, 是1969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创建的一种用于管理和评估其援助项目的模型和方法,强调囊括项目与行动的全程性。[4]其中,逻辑模型包含外部影响与相关项目两个构成要素。覆盖专业建设全过程的评价包括投入、活动、产出、结果等多个环节,考察专业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在通用评价标准上增加数据支持,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聚焦专业建设质量的职业教育评价有其独特优势,其改革意义在于超越只关注人才培养时期性或阶段性的传统评价模式,不仅关注教育结果,也重视人才培养的过程与学生学习的全程体验,并强调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服务性与对象满意度,有助于对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效果进行综合化的评估。基于此,不能将职业教育评价看作是对教学投入或学习结果的简单考察,也不能仅从单一角度切入评价,应综合考虑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外部影响、相关项目、环境支持、师生情况等多要素。
3. 逻辑模型用于专业建设质量评价的实例讨论
国际工程联盟是顺应全球化发展在工程技术领域建立的有关教育基准、工程技术人员国际注册的全球性非营利国际组织,其宗旨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增强职业人员的全球流动性。国际工程联盟的教育质量标准由三项教育协定、四项能力协议与一套质量标准组成,规定了对教育标准和职业(专业)能力的认可,是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评价体系。国际工程联盟致力于促进全球教育认同与职业能力认证,直接通过构建教育质量标准来保障专业建设,以及提高职业人才素质。该教育质量标准的最大特点在于囊括了需求、目标、投入、产出、效果等多个逻辑要素,通过收集多阶段、多维度证据来检验“投入—活动—产出—结果”的逻辑模型,以提高教育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工程联盟形成的教育质量标准表达了一种全新的评价理念,即职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活动,其效果与质量不仅体现在结果上,也体现在投入与过程之中。专业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所以专业建设过程中会存在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伙伴关系的投入,并要求制定人力资本输出时的行动步骤规范。同时,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专业建设会给学生、企业、用人单位等主体提供直接的服务或产品,以被多元主体获取、使用后形成效益。由此可见,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其质量水平是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为此该评价理念的实现可以通过专业建设来加以落实。
二、现状与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专业层面评价改革的行动模式
当前,在专业层面,我国针对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是依据专业标准对人才培养、教学等工作开展评估;二是关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学情、教情调查式评价;三是重视学习成果的书证融通评价模式;四是聚焦内部质量保障的专业教学诊断。这些评价改革关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不同维度与学生学习的差异化阶段,各有侧重。近年来,我国部分职业院校还出现了覆盖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关注学生增值的评价体系,例如虽然部分职业院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但这些学校通过改革自身评价模式,使学生能力素质与精神面貌都得到较大提升。[5]虽然聚焦人才培养全过程、关注学生发展的评价模式尚未在实践中全面铺开,但这种理念新颖、成效显著的评价却亟须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
1. 依据专业标准评估教育成效
国家高度关注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质量。2015年,受教育部督导局委托,原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开展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评估试点工作。通过组建有行业组织、学校与科研机构参加的专业评估方案研制项目组,形成高等职业教育试点专业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2017年,按照产业分类遴选了园艺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等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在国内多省市进行试测,以了解与把握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情况。此外,教育部办公厅于2021年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21〕1号),提出规范和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要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阶段性评价和周期性评估监测。其中,需要评估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办学条件、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情况等多个项目。在诸多评估要素中,教师队伍要求占5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占2个,办学条件占5个,工作基础占3个,社会声誉占2个。由此可见, 通过专业标准来评估职业教育的过程并非直接分析人才培养质量,而是通过考查教育资源投入是否到位、工作成效是否突出等进行间接的评估。[6]这也意味着,若学校资源投入到位、工作成效突出、社会声誉良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高品质的人才培养成效。然而,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将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视为评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成效的主要标准。一些部门仅仅关注教师教学水平,以偏概全地将“实践教学”“教师占比”“总课时”等要素作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考察面,对学习维度、人才培养过程维度的重视严重不足,缺乏一定的整体关照,需要基于逻辑模型做进一步改造,以提升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关注。
2. 关注过程性的学情与教情调查式评价
十几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大学生学情调研,强调以学生为本,这在涉及的维度上与逻辑模型理念一致。现有的大学生学情调查多采用普通高等教育学范式,用统一的问卷对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7]如厦门大学组织的 “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 “大学生学习经历调查”等皆基于这种思路开展研究。而在职业教育领域,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职业院校学情与教情调查”(简称“学情教情调查”)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目前,学情教情调查对象涉及中、专、本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教师,共开发了六个调查工具,为各层次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学情教情调查的最大特点在于聚焦学生学习投入,关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对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的在校学习、工作全过程进行了大覆盖、全方位、长周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现状调查,把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现状,诊断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关研究表明,结合职业院校特点开展大规模的学情教情调查,有助于解决影响人才培养的外部因素问题,是促成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保障性手段。[8]由此,聚焦师生微观行动的评价手段得到重新定义与再重视,学生在认知、行为、情感等多个方面的投入被纳入人才培养质量的考察范围之中,为探索更加完善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能。
3. 重视学习成果的书证融通评价模式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首次通过立法的形式体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理念与制度创新。2019年至今,我国累计发布了447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本实现了职业教育专业大类的全面覆盖。截至 2023年3月,参与“学历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的职业院校累计超过4000所,本科院校累计超过700所。各类学校应着眼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之需”,选择高质量证书实施书证融通,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夯实基础。我国实施书证融通制度,集中体现了“德技并修、以德为先”的理念,聚焦技术技能人才的学习成果。该举措与逻辑模型中关注“结果”的思路一致,值得进一步提炼经验、宣传推广,但书证融通制 度作为职业教育教学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还面临着如何落实认证制度的严峻问题。为此,需要相关部门依照劳动力市场需求与相应标准,持续完善职业标准、职业技能标准等的设计,从评价原则、评价模式、实施路径等多个维度出发,为毕业生的能力认证夯实基础。
4. 聚焦内部质量保障的专业教学诊断
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提出成立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重点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推动各职业院校围绕人才培养实施自我诊断与改进,成为质量保障的主体。在此基础上,许多职业院校在借鉴“投入—活动—产出—结果”逻辑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基于学校本土特色与发展现状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并已取得较好的实践成效。如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已组建相应的教学工作诊断小组,并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及诊断与改进调研。调研内容覆盖专业定位、课程与教学投入、人才培养过程、毕业生质量等多个方面,囊括专业建设的全过程。相关研究结合调研数据指出,目前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缺乏质量保证意识”“专业目标不成体系”“专业标准不够健全”“制度机制建设滞后”“缺少数据管理平台”等现实问题。[9]为此,职业院校不断寻求破局之道, 扎实开展专业建设,构建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在相应的评价指标上,这些学校普遍将投入、活动、产出与结果及其相关概念作为一级指标,以此突出这四个维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有研究者指出,“专业建设质量的诊断改进指对包含建立培养方案、建构课程体系、实施教学以及评价质量四个环节在内的专业建设流程以及各环节产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检查评价”。[10]通过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进行诊断、反馈与改进,有助于形成“专业建设质量的闭环控制系统”,[11]能够保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整体进程。同时,评价全周期专业建设并形成相应的质量报告也能够为下一轮专业建设或人才培养提供改进的依据,以此持续推进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总而言之,这种探索更加有助于全面发挥逻辑模型功效,值得进一步讨论与推广实施。
三、未来方向: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反思与建议
聚焦专业建设质量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将成为一种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新趋势。虽然在逻辑模型的指导下,我国职业教育评价效果有待得到进一步的实践验证,但其在诸多方面都还存在值得探讨与思考的空间。面向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应聚焦专业建设质量,形成相应的评价模式,在重视评价的顶层设计、增强评价专业性、拓宽育人内容的评价覆盖面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改进。
1. 重视评价顶层设计,激励职业院校建设高质量专业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大多“还没有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如何来量化还没有科学有效的依据”。[12]分析国际工程联盟形成的几大教育质量标准发现,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应当突出全面性、全流程性、全方位性等特征,突出专业设置的精准性、课程设置的基础性、教学安排的卓越性等,以此提高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在推进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进程中,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强调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引领形成由“用户至上—测量主义—技能倾向”向“教育性—价值性—整体性” 演进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同时,还要以评价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结合“十四五”规划中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走向、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对专业建设质量提出分层化要求,激励各职业院校为建设高质量专业而持续努力。具体而言,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使用以下激励手段:选择重点行业与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职业院校牵头,汇聚产教资源,设立专业建设改革试验区或专产融合实验区,以支持职业院校形成可探索、可创新、可推广的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模式;将专业建设质量评价结果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经费拨款相挂钩,通过政策引导与激励措施进一步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激励与约束机制。
2. 增强评价专业性,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评价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技术的操作层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评价方法较为传统、单一, 无法精准把握人才培养质量,具体体现在“评价方法的单一化无法全面反映实践教学情况”“传统的评价方法局限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工具固化阻碍了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改革”等方面。[13]为破除上述问题,需要合理组织与实施职业教育评价,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善用评价工具、设立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等方面尽可能保证职业教育评价工作的专业性。逻辑模型要求职业院校使用多种数据收集与处理技术,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灰色综合评价等,以保障评价结果获取的科学性。然而,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质量的评价手段相对单一,无法客观、全面地呈现职业院校的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其专业性亟待系统的提升。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增强职业教育评价的专业性。一方 面,在评价的操作步骤上,可以根据专业建设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进行初步假设,其次借助分类指标修正该假设,再参考专业建设单位提供的最新数据验证假设,最终实现整体性评价;[14]另一方面,尝试在评价过程中引入数字技术,以弥补传统评估的技术漏洞,评估专业组织可以借助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转型契机深度挖掘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专业建设质量评价的潜能,使职业教育评价过程更加便捷、透明。
3. 拓宽评价覆盖面,促使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
聚焦专业建设质量是一项整体性的评价变革,职业教育评价改革要求跨越产教、校企间相互独立的组织边界,在教育内外部系统之间建立灵活互动与协同共生的合作机制。聚焦专业建设质量的职业教育评价应该是一个教育内外部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整体,应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此需要在多元评价主体的准入制度、参与限度、行动界限等方面进行制度化引导。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可以融入逻辑框架理念,开展职业教育质量观研究,从社会适应论、产业需求论、个体发展论、国际竞争论等视角生成新时代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学业以外的活动与实践、可雇用性与可迁移能力等。在参与职业教育评价的主体上,可以尽可能地吸收教师、学生、企业与用人单位等参与,以满足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主观诉求,使社会需求融入专业设置、学生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与此同时,还应当重视职业院校的过程性评价,关照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职业发展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促使多主体共同参与职业教育评价活动:第一,职业院校应当坚持面向区域实际需求,突出立足区域、面向区域、服务区域的地方性,以此激发区域企业参与评价的能动性,从而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方向,最终优化反映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专业建设质量框架;[15]第二,地方政府应当形成反映区域需求、富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建设质量框架,推进“政行校企”全方位、全流程地参与评价,将专业建设质量框架转化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它融入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多主体赋能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改革的持续优化机制;第三,妥善建构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共享与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合理调配收益与风险的最优配比,有效维系“政用产学研”的协同关系,以形成互利共赢的质量提升机制,在多主体共同参与下形成专业建设质量持续提升体系,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质量全面提升。
四、结语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而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与强适应性发展,需要依托科学评价作为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基于职业教育评价领域既往存在的问题,从逻辑模型的视角,提倡聚焦专业建设质量,借助“投入—活动—产出—结果”全过程的评价模式,克服单一主体或仅从某一方面、某一阶段考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征的碎片化问题。通过对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方向进行再定位,促进“以评促改”目标的有效达成,这显然是新发展阶段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对职业教育评价的功能定位、模式构建、行动方案等主题进行了深度思考,但相关主题的研究还局限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某一侧面,在关注全过程性、重视全主体参与、体现评价客观性等方面的研究尚待加强。国际上职业教育评价模式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评价离不开对人才培养成效的深度考察,不能脱离多元主体的助力,而在我国国情的背景下,政府、行业、企业等同样是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因此,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职业教育评价在制度、专业性、参与主体等相关研究上的不足,提出了未来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新方向。立足于新发展格局,职业教育评价改革依托新理念与新方向的强大力量,将被赋予更顽强的生命力。但在评价行动的落地上,学界仍需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第三方组织、科研院所等开展实践、进行验证,这也是本研究接下来要继续讨论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 匡瑛,井文. 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逻辑起点、实践痛点与出路要点[J]. 教育发展研究,2022,42(13):9-15.
KUANG Ying,JING Wen.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Practical Pain Points and Way Out Points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Vovational Education Evaluation[J]. Research in Education Development,2022,42(13):9-15.
[2] 孙延杰,韦卫,李祥. 教育评价改革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向度[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21):19-24.
SUN Yanjie,WEI Wei,LI Xiang. The Logic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Reform Lead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J].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2022,43(21):19-24.
[3] 陆宇正,汤霓. 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估中利益相关者分类与协同[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39(1):33-42.
LU Yuzheng,TANG Ni. Stakeholders in the Third- party Eval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oordination[J].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2023,39(1):33-42.
[4] 唐以志. 以效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TANG Yizhi. Research on Effect-oriented Quality Standard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2021.
[5] 庄西真. 论增值评价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4):12-17.
ZHUANG Xizhen. Discussion on the Significance of Value-added Evaluation to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J].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2021(4):12-17.
[6] 陆宇正,曾天山. 协同共生:职业本科教育办学治理的逻辑生成与运行机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11):48-55.
LU Yuzheng,ZENG Tianshan. Synergy and Symbiosis: Logic Genera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unning Governance [J].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2022(11):48-55.
[7] 雷洪德,曹顺良. 学优本科生的时间分配特征及其学习效果——以 H 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为样本[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2):172-177.
LEI Hongde,CAO Shunliang.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ally Excellent Undergraduates' Time Allocation and Their Learning Outcomes — Samples of National Scholarship Recipients at H University[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2023(2):172-177.
[8] 冯俊洁,童名文,曹盼,等. 中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作用机制及提升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17): 47-52.
FENG Junjie, TONG Mingwen, CAO Pan, et al. On the Rote Mechanism of the Classroom Learning Effect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J].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2022,43(17):47-52.
[9] 孙百鸣,杨清,姜宇. 高职院校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成人教育,2021,41(2):65-68.
SUN Baiming, YANG Qing, JIANG Yu.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pecialty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J]. Adult Education,2021,41(2):65-68.
[10] 吴全全,郝俊琪,闫智勇.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探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5):11-18.
WU Quanquan,HAO Junqi,YAN Zhiyong. Analysis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J].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2022(35):11-18.
[11] 吴全全,闫智勇,胡方霞,等.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三教”改革的使命与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23):58-63.
WU Quanquan,YAN Zhiyong,HU Fangxia,et al. The Mission and Path of the “Sanjiao” Reform in the Context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J].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2021(23):58-63.
[12] 常晓茗.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4(14):98-100.
CHANG Xiaoming.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J]. China Adult Education,2014(14):98-100.
[13] 李铭,杨雯铃,秦国锋,等.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的问题审思与对策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2): 68-73.
LI Ming,YANG Wenling,QIN Guofeng,et al. Refl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of Prac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J].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2023,44(2):68-73.
[14] 刘湉祎,李立国. 覆盖学习全过程:“以学习为中心”评价的趋势[J]. 中国大学教学,2020(5):68-74.
LIU Tianyi,LI Liguo. Covering the Entire Learning Process: the Trend of “Learning-centered” Evaluation[J].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2020(5):68-74.
[15] 梁克东.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的实践反思与路径优化[J]. 中国高教研究,2023(2):102-108.
LIANG Kedong. Practical Reflection and Path Optimization of Quality Governance of Talent Train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J].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23(2):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