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2024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4-02-05 17:01:00 观研天下 职教前沿 数据开放 责任编辑:艾颖
分享到:
由于受到国家一系列鼓励措施为职业教育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加上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职业教育市场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

  一、行业相关定义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包括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学)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学历性的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包括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
 
  二、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由于受到国家一系列鼓励措施为职业教育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加上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职业教育市场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人员技术培训和管理系统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数字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90%以上的职业学校建成了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的校园网;85%以上的职业学校按标准建成数字校园。建设了一批在线课程平台,建成了203个职业教育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了涵盖文理工农医等12个学科门类的99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288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22年,中国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运行,汇聚了1200个专业资源库、6600余门在线精品课、2000余门视频公开课,用户覆盖全国各省份,并惠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供应情况
 
  2022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7201所。从近年来已发布的政策来看,国家对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政策越来越明朗,越来越坚定,职业本科院校得到了积极稳妥的发展。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较2020年增加11所。


 
  3、需求情况
 
  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学校在校生超过2915万人。目前,国内高职学校每年可以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有职业学校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
 
  2019年以来,我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国内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比上年增加2946人,增长7.66%。人社部印发的《“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十四五期间要实现技能人才数量的提升。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 我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领域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大 ;而如批发零售业、建筑业等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增速放缓,劳动力供给过剩,急需提升职业技能。劳动力市场就业和招工的两难问题并存,职业教育面临着庞大的市场需求。


 
  当前,市场对数字技术领域从业人员需求较大,优质人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因此,国家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以及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2024年职业教育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入
 
  “人工智能”作为2023年年度热词之一,正深刻改变着许多社会职业的性质、内容、工作方式、职业技能素质要求等。早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提出要“建立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鼓励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或课程”,超前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高职教育工作者要敏锐地感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充分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技术、接纳新技术、应用新技术。
 
  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在人才培养方面适应社会职业变化带来的劳动力结构的新需求,同时也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引进应用新技术,提高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了满足各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宣讲数字化技术,例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的发展态势和趋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应用数字化技术服务个人发展进步。还要将数字化技术的通识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学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的基础概念、应用案例等内容,系统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让创新的技术思维融合到不同的专业问题处理中,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从自身视角了解数字化技术的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等,培养职业通用能力,提升面对未来职场挑战的能力。
 
  数字化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催生职业院校治理现代化的新范式,激发职业院校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动力,重塑职业院校治理体系,从而带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现代产业学院加速落地
 
  从“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从订单班、到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再到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经历了由浅到深的转变,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展越来越快,许多新兴科技、数字化和信息化产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智能设备和智慧校园等内容更深刻地影响了产教融合的过程,使产学研合作进入了更前沿的阶段。


 
  2020 年,国家发布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产教融合正式进入现代产业学院阶段。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面向当前和未来产业,要求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更加强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此后,2022年发布《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陈子季表示,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了功能定位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由“谋业”转向“人本”、发展路径由“分类”转向“协同”的三大转变。
 
  政策导向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进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层面:第一,推进“引企入教”,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第二,将企业真实项目、真实环境作为教学场景;第三,促进专业认证与创业就业资格协同;第四,通过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双向流动机制;第五,校、企、机构构建共管共赢的组织体系。最后,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循环发展,以此推动培养大国工匠、建设技能型社会。
 
  3、职教出海,走稳走实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国家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求,有组织地推动职业院校与“走出去”企业“组团出海”,为海外中资企业培养培训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院校在境外办学中也面临着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走出去”的步伐。一方面,国际产能合作与教育对外开放缺乏联动,跨国交流机制不够畅通。另一方面,国家层面缺乏专项支持,办学成本基本由学校与合作企业承担,影响了办学规模和可持续发展。不过,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式,有必要也有条件把职业教育打造成为服务全球的公共产品。同时,有必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转自:职教筑梦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