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2年12月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一体两翼”的框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作出了全新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2年12月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一体两翼”的框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作出了全新部署。市域产教联合体就是“两翼”之中的“一翼”。为了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教育部办公厅在2023年4月发布了《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在2025年前建设150家左右市域产教联合体。2023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名单。在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立项建设的同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积极遴选、培育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深入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需要从理论上对其作出科学阐释。鉴于此,本文首先厘定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内涵要义,明确何谓市域产教联合体,以此为基础分析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功能框架,明确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核心主体具有哪些功能,最后根据其功能框架分析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运行机制,明确核心主体的基本功能以怎样的方式统合起来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科学、高效发展。
一、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内涵要义
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的《意见》第一次将“市域产教联合体”呈现在公众面前。在阐释市域产教联合体时,《意见》明确规定,“省级政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意见》的规定初步勾勒了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雏形。在教育部随后发布的《通知》中进一步指出,“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一批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可以看出,《通知》在《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基本架构。研究者以《意见》和《通知》等文件为基础,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内涵作出阐释。其中,孙善学指出,“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在省级政府统筹领导下,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主体参与,依托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或自贸区等经济体,采取实体化运作的区域性产教科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邹鑫、朱俊则认为,“产教联合体是政、产、校三方在区域层面围绕工业系统中产业知识的编码重构与协同培养的共同体。”孙兴洋等人认为,“产教联合体是立足产业园区层面、围绕产业发展问题与产业需求、统筹和推动企业与院校合作攻关所建立的一个协调性组织。”
梳理学界的研究成果发现,人们对市域产教联合体形成了初步的认知。但仍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比如何谓市域,何谓联合体,等等。为了理清这些问题,需要对“市域”“产教”“联合体”三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单元作出剖析。
(一)市域的内涵
从城市规划的视角看,市域指的是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属于物理空间概念。对此,有研究者指出,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市域”不仅可以视为相对独立的物理空间,还可以作为基本完整的功能单位。
从相对独立的物理空间来看,市域将产教联合体的运行空间限制在单一的城市行政管辖地域内,以市域中的产业园区为运行基础。但部分城市尚未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题的产业园区。为了支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发展,《通知》主张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可以按照产业园区的名义申报市域产教联合体。由此看来,市域产教联合体中的市域既可以是单一城市区域,也可以是空间组织紧凑的城市群,它们都属于相对独立的物理空间。
从基本完整的功能单位来看,市域作为相对独立的物理空间能独立承担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功能。亦言之,无论是市域产教联合体中的学校,还是其中的企业,抑或是科研机构等其他主体,都要承担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
(二)产教的内涵
“产教”一词属于职业教育领域的高频词汇,是“产业”和“教育”的缩写。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产”主要指的是集聚在产业园区的产业,表现为由若干家上下游企业构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产业链条。一般来说,“产业园区是某个国家或者地区政府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通过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和各项具有协同效应的优惠政策所形成的具有竞争力的环境,进而实现制造业企业及其相关延伸配套企业向该地域集中的一种产业空间的组织形式。”从产业园区内涵来看,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在产业链上能衔接、在资源上能互补、在政策上能共享,具有天然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教”主要包括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种教育形态。这就意味着,市域产教联合体既要含有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含职教本科)等职业教育资源,还应该有举办普通本科教育乃至研究生教育的高等教育资源,为联合体中的在读学生和在岗员工接受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创造条件。
(三)联合体的内涵
从本质上看,联合体是由利益相关者交织而成的实践共同体。在联合体中,各个主体会在实践活动中生成利益,在生成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实践活动的纵深发展。从政府发布的文件来看,市域产教联合体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对这些利益相关者来说,人才是彼此利益交织的关键所在。对地方政府来说,人才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企业而言,需要人才从事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工艺改进等活动;对学校来说,培养适应社会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它们的根本使命;对科研机构来说,需要人才开展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技术和产品。人才不会“凭空而生”,需要这些主体合作开展实践活动才能将其培养出来。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这些主体开展的实践活动就是产教融合。亦言之,各个主体会在产教融合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推动产教融合纵深发展,从而使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形成彼此促进、互生共长的良性循环。
通过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概念解构,基本明确了市域、产教、联合体三个概念的思想内涵。重构市域、产教、联合体三个概念单元后发现,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以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都非常丰富的产业园区为依托,由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利益相关者通过产教融合等实践活动形成的培养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二、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功能框架
从前文的分析来看,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作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核心主体,需要承担培养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项功能。这就需要在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框架下,根据核心主体的资源禀赋明确核心主体的基本功能、确立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功能框架。
(一)地方政府的基本功能
作为统筹主体,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园区的产教资源基础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运行做好顶层设计。
1.确定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发展方向
从内涵要义看,市域产教联合体以产教资源相对集聚的产业园区为发展基础。因此,地方政府在培育市域产教联合体之前需要对产业园区的产教资源进行评估,围绕着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发展方向。
2.谋划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领导机制
地方政府指导教育、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资等部门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协作机制,明确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划定重点任务,确定任务推进的时间节点。同时,地方政府牵头成立由上述政府部门、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主体参与的市域产教联合体理事会(董事会),并通过聘任职业经理人的方式推动理事会(董事会)的实体化运作,将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协作机制落到实处。
3.制定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支持政策
地方政府在全面梳理产教融合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创新激励扶持举措,围绕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发展制定指导性政策。比如,地方政府根据国家围绕产教融合工作出台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制定符合本地市域产教联合体发展需要的落地政策。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市域产教联合体内的企业和学校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如“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专项财政支持政策,等等。
(二)产业园区的基本功能
作为聚合主体,产业园区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同理事会(董事会)一道将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
1.制定章程引领市域产教联合体发展
产业园区作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核心主体,需要按照地方政府的部署同理事会(董事会)共同设计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章程,从宏观上规约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运行。同时,根据章程设计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运营管理制度、绩效考核体系、运营质量保障体系、理事会(董事会)职业经理人和工作人员聘用及评价体系等。
2.善用政策支持市域产教联合体发展
产业园区作为地方政府和市域产教联合体其他主体之间的链接,需要采取“两手抓”的策略,既要推动地方政府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发展设计指导性政策,还要引导市域产教联合体在政策的框架内科学、高效地运行;既要为产教联合体内的企业和学校争取更多的专项支持,还要充分利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设计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
3.搭建平台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发展
产业园区具有天然的资源整合优势,通过搭建教育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确保联合体内的学校之间在专业建设、课程资源、教师发展、实习实训等方面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衔接,形成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除此之外,还可以搭建专业与产业对接的平台,通过企业列出技术攻关的重点领域,形成“企业出题、院校答题”的应答机制,实现校企双方共同促进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切实解决联合体内企业生产面临的难题。
(三)企业的基本功能
作为牵引主体,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联合起来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同时也要在理事会(董事会)的领导下同学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1.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联合体内的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通过选派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以产业导师、兼职教师等身份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材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工作,设立学生实习实训岗位,并通过配备指导教师的方式提高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同时,在广泛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岗位成才的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在联合体的企业中共享资源
一般来说,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具有产业聚集性、资源同质性等特征。以联合体为载体的企业不仅能共享彼此之间的资源,比如知识、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而且能优化企业资源共享的程度、速度、力度,从而形成企业发展的倍增效应,即“成员企业之间通过共享各自拥有的资源达到良好的互动,从而形成较强的整合力及相互支配和依赖”。
3.推动区域产业经济高效发展
在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不仅是一种位置关系,还是一种功能关系,即在功能上相互依赖、前后连接。一般来说,产业园区同时囊括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以联合体为依托,产业园区中的企业通过彼此之间功能的链接降低企业生产、运输和经营等环节成本的同时,通过相互“补台”的方式实现协同创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水平。联合体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共同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协同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从而推动企业、产业园区乃至区域产业快速高效发展。
(四)学校的基本功能
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学校不仅要立足区域、企业、行业的需求开展职前职后一体的终身教育,还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资源为企业的技术革新、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积极融入企业员工的培养工作
联合体内的学校既要面向企业开展员工岗位教育,包括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为企业员工的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切实提升学校在联合体内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要通过职教本科院校和普通本科学校面向企业招收企业一线优秀员工接受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员工开展学历提升教育。
2.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联合体内的中职学校、高职学校、本科学校根据“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建立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采取合作分段培养或贯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除此之外,普通本科学校要积极招收符合条件的中高职毕业生接受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推进职普融通的同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3.搭建平台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职业院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根据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高素质专业教师和先进实训实验设备等资源优势,与企业共建一批技术技能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品设计中心、工艺技术开发中心等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同时,组建技术服务、技术研发团队,为企业提供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以及技术改造升级等服务,协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及工艺问题,助推产业发展。
(五)科研机构的基本功能
作为研发高地,科研机构在向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平台支撑的同时,需要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将企业作为科研成果实践转化的基地。
1.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在产教联合体内,科研机构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兼职教师、合作导师的身份参与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工作;二是通过与学校共建科研平台、共克科研难关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2.提升企业创新创业能力
科研机构致力于应用研究领域的技术开发,为联合体内的中小企业提供合同式科研服务。服务项目可以包括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引进,旧有制造技术和生产流程的改进,围绕技术革新开展的咨询等,以此实现科研成果的场景应用,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能和赢利能力。研发机构可以依托自身的研发团队、研发平台等资源,同企业共建技术研发团队,在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为企业培养技术专家,逐步提升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
3.联合企业开展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包括科技成果的“转”和“化”两个环节。在科技成果“转”的环节,科技成果由科研机构流向产教联合体的企业,实现二者的初步契合;在科技成果“化”的环节,科研机构同企业一道推动科技成果完成小试、中试阶段的设计和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科研成果产品化、商业化和产业化。
通过前文分析,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居于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功能。但这些主体在位置上互相补台、在功能上彼此支撑,具有资源互补、价值共享的天然优势,能在产教联合体内形成逻辑自洽的功能框架(图1)。
三、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运行机制
从市域产教联合体功能框架来看,核心主体的功能各异,但又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如何将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核心主体整合起来,确保各核心主体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又能对其他核心主体形成支撑,从而使市域产教联合体科学、高效地运行起来。这就需要将核心主体的基本功能整合起来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运行机制。
(一)人才互聘机制
人才不仅是产教融合工作的核心要素,也是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在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功能框架中构建以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支点的人才互聘机制,形成校际互聘、校企互聘、企际互聘、校研互聘、企研互聘的多元、双向互聘格局,充分发挥人才在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中的链接、耦合等基础性作用。
在校际互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本科学校之间互聘教师,深度参与彼此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教学实施、实习实训指导等具体的人才培养工作,为中高职贯通培养、专本联合培养、中高本一体化培养工作奠定基础。在校企互聘中,学校聘请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以此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企业聘请学校教师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改进、工艺革新及制度建设等工作。在企际互聘中,产教联合体内上下游企业围绕着产品优化、技术革新、工艺升级、生产流程衔接、科技要素的交流与融合等工作互聘技术人员,在节省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之间的合作效能。在校研互聘中,学校从科研机构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科研机构也可以聘请学校的教师参与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和技术革新等实践工作。在企研互聘中,企业从科研机构中聘请理论研究者参与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工艺改进、经营管理等工作,科研机构通过聘任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参与产品转化等工作。通过人才互聘,能够增加不同类型人才在联合体中的使用价值,进而提升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人才共培机制
联合培养人才是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核心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不仅需要在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搭建横向人才培养平台,还需要在学校之间搭建纵向人才培养平台。
在横向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上,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学校通过特聘教授、产业导师、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等方式从企业、科研机构聘任技术专家、理论研究者,将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经典案例等转换为课程资源,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和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实训标准和考核标准,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生产运行衔接起来,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产教联合体内的校企双方联合开设订单班、定制班、冠名班、委托培养班、现场工程师培养班,基于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灵活组织教学,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和实效性。
第三,产教联合体内的学校根据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需要,动态调整企业职工培训项目目录,开展“靶向式”“菜单化”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
在纵向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上,产教联合体内高职院校通过整合优质资源,试点开设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推动创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除此之外,产教联合体的成员学校通过开展集团化办学,加快推进各层级技术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改革,实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考核评价等衔接贯通,助力实施“4+1”职教本科、“3+2+2”中高本一体化等人才培养试点。
(三)共性技术服务机制
共性技术“通过关联效应、激励效应与示范效应为一个或多个行业广泛应用,成为产业技术跨越、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梯,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建设共性技术服务机制,不仅能够打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的链条,还可以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评估、专利布局等服务。建设共性技术服务机制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由产教联合体理事会(董事会)主导,依托产教联合体成员学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建立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发布技术服务清单,面向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初创成果或原始技术提供实验技术二次开发和小试、中试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第二,围绕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工艺改进、能耗降低等,科研机构和学校联合起来以揭榜挂帅的方式承接任务,发挥各自的智力、平台等资源的优势,共同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效益。
从总体上看,人才互聘机制通过链接人力的方式将核心主体整合为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科学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共培机制既能够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能为企业输送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高效发展输送了鲜活的智力资源;共性技术服务既能够促进科研机构成果的转移、转化,又能推动企业技术技艺革新,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提质增效蓄势赋能。
引用本文请标注:韩雪军.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内涵要义、功能框架和运行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4):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