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的基本理念是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对专业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这些理念是指导学校进行专业建设的基本价值标准,旨在确保专业建议与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相契合,从而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高职专业建设的基本理念
专业建设的基本理念是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对专业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这些理念是指导学校进行专业建设的基本价值标准,旨在确保专业建议与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相契合,从而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体现社会性
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黄炎培先生认为,社会性和跨界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并强调“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的沟通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必然要让学校教育回到“有教无类”,从传统教室向学习社区转型,推动高职专业建设呈现出跨界融合、资源共享、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因此,高职专业建设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这既能增强专业建设的社会适应性、职业适应性,又是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重要途径。
(二)关注全过程
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言:“职业指导乃长时期继续进行之事业,非短时期之商榷。职业指导之实施时期,自职业陶冶时期,职业准备时期,专业训练时期,就业后补习时期,至确能自立经营,无需辅导时期,绝非短时间两人晤谈之匆促商量所能塞责。”黄炎培提出要建立一个包括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训练—职业补习和再补习在内的职业教育系统,使职业教育贯彻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这就要求高职专业建设需要有前瞻性,不仅要满足学生特定阶段的需求,还应与社会教育相互融通,培养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三)凸显实践性
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之一,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实践项目和工作场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真实地接触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高职专业建设的实践性特征体现为学生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这种实践性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2019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规范性要求,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强化实践环节,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鼓励职业院校建好用好各类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习实训。这表明国家在政策层面上肯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专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四)强调适应性
高职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被视为衡量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基本尺度,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职业岗位变化的适应程度。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要突出职业技术(技工)教育类型特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与布局,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能否增强适应性,其关键在于专业建设。只有专业建设能够与时代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相契合,不断增强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专业建设应紧密关注行业发展动向和社会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终身学习视域下高职专业建设推进路径
高职专业建设涉及专业开发、设置、更新等活动,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但目前高职专业建设路径存在唯理论化和唯经验化的倾向。在终身学习视域下,职业教育不仅是人一生中系统化学习的重要阶段,还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因此,高职专业建设需要以系统思维为指导,通过理念创新推动实践创新。
本文以对专业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反思、理念的探索以及实践逻辑的分析为基础,遵循专业建设“目标→机制→过程→活动→评价”的推进路径,探索构建了“目标环—机制环—过程环—活动环—评价环”的“五环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目标环是主导因素,引领着专业建设的方向;机制环是动力源,推动着专业建设的进行;过程环是基础支撑,为整个专业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活动环则是手段,推动着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评价环则是保障,为专业建设的适应性提供了有效的诊断和反馈。
(一)构建以全素养理念为引领的人才培养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转变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倡导将个体的职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接受职业教育不再是为了谋求就业,而是为了促进个体素养的全面提升。目前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就业矛盾,其根源在于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和适应性,以及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一是需要优化高职专业设置,增强前瞻性和适应性,缓解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二是应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2.人才培养重心向“能力本位”转变。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术,而是一种全面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个体的多样化能力成为衡量其发展程度的标准。未来高等职业院校将逐步演变为终身学习机构,其主要使命在于重塑工作场所的学习环境。未来的人才培养将更加注重满足产业和企业的需求,特别是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高职专业建设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来组织课程教学。重点培养的对象应是具备使用技术的能力、学习动力和知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适应变化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应从目标、机制、过程、活动、评价五个方面着手,加强教学、课程、师资、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学知识、研技术、训技能、赛素养、融产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3.人才培养方式向“动态”教育转变。传统教育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课堂教学模式。为适应终身学习的开放性、动态性特征,高职院校应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建立校内课堂、企业课堂、社区课堂、网上课堂、思政课堂、社团活动课堂等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推动职前教育与职场学习、校内教学与校外学习、线上教学与线下学习的融通,实现职业教育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二)完善以共同体理念为引领的社会协同机制
1.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在政府层面,需要加强对专业建设和终身学习的规划和标准管理,并制定统一的职业资格框架,以构建健全的政策保障体系。在行业层面,应开展师资培训、专业咨询评估以及学分制标准的制定等专业服务,同时建立综合性共享服务平台。在学校层面,需要完善管理体制,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统筹资源配置,并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工作场所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院校向终身学习机构的转型。在企业层面,应积极参与学校专业设置、课程教材、专业教学标准以及“双师型”教师和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与学校合作开展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以及学生顶岗实习培训等活动,推动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学生实习培训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2.健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终身学习理念强调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在做到资源供给的同时,积极向社会开放共享课程资源、实训基地、图书资源等,推动学校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等提供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终身学习需求。此外,需要加强学校信息化、数字化服务能力,打造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建设资源库,推进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以优质课程资源搭建终身学习信息服务平台。同时,推动教师跨校交流兼课、学生跨校选修学分和共享实训基地、信息资源等措施的实施,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和学习者个人账户,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学分银行的成果认证、学分积累与转换,畅通终身学习通道。
3.打造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2020年9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在全国开展“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项目建设工作。目前,在全国已发展和批准两批项目实验点,这些共同体对推进区域终身学习一体化发展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高职院校要秉持终身学习理念,进一步梳理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合作模式,以建立终身学习服务中心为载体,联合组建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制定《共同体章程》,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共建专业(群)、设计课程教材、建立实训基地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共推“双证书”制度,推动各类学习平台的相互融合,打造“社区15分钟终身学习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企业教育、家庭教育互动互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三)推动以全过程理念为引领的要素深度融合
1.推动“课堂+课程+岗位”一体化改革。一是改变课堂场域和课程形态,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目前,高职院校的“五大课堂”:校内课堂、企业课堂、社区课堂、网络课堂和道德讲堂,其中校内课堂主要是学习理论,企业课堂主要是培训技能,网络课堂主要是自主学习,社区课堂主要是培养兴趣,道德讲堂主要是讲授经典。过去由于课堂、课程、岗位之间存在功能分割、育训分离,难以系统地发挥整体效益。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强化数字技术与课程、课堂的深度融合,整合“五大课堂”的功能,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考核评价办法和学分银行制度,推动课堂岗位化、数字化、项目化。二是基于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开发专业建设流程。开展职业能力分析,改变以往专业课程内容重理论化、体系化,轻工作过程情境化、模块化、任务化的倾向,建立与学习者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多形态课程结构,构建“底层基础课共享+中层核心课分立+高层拓展课互选+顶层实训课贯通”的“四层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展“引岗入课、引课入岗、引赛入教、引证入评”的“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2.推动教师“专业+技能+数字”一体化发展。教师是推进“课堂、课程、岗位”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是转变教师的角色认知。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终身学习的推动者,将真实工作任务融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二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2022年,教育部出台《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旨在提升和拓展新时代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因此,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力外,还应提升数字素养,包括数字化迁移、整合和交互能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能力。同时,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技术“消费者”转变为技术“生产者”,从课程执行者转向课程研发者,从学习监督者变为学习引导者。
3.推动“基地群+实习(训)+就业”一体化育人。高职专业建设要延长教育链条,打破“先理论后实训、先培养后就业”的传统育人模式,主动联合政府、企业、行业共建共享共管一体化育人基地,将其打造成为育训、工学、就业一体化平台。一是共建共享共管基地。合作各方应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明确责权利,确定基地的功能和用途,并配备双导师进行实习指导。同时,共同制订实习(训)计划和教材,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基地环境,以满足培训需求。二是采取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共育人才。根据岗位需求,校企共同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发布招生简章,共同开展招生职业适应性测试,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考核标准,组建“双师型”团队,明确校企分段培养职责,建立“招生即招工—培养即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形成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四)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1.加强顶层设计。高职院校可对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进行系统集成,融合“真善美实创”五大元素,构建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真善美实创”第二课堂活动教育学分管理实施办法》,涵盖评估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与内容、申报立项、组织实施、考核评价以及学分课时申请等实施流程。此外,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标准等管理制度,搭建第二课堂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学生、教师个人账户,用于记录和管理学生学分、教师课时信息。
2.推进课程内容模块化。将第二课堂实践育人课程设置为五大模块,即求“真”格物致知活动、求“善”文明修身活动、求“美”健美体艺活动、求“实”社会实践活动和求“创”就业创业活动。在每个模块中,设立1个以上的活动子模块品牌,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求“创”活动模块中,设置“企业家进校园讲好创业故事”活动子模块,定期邀请本校成长的企业家到校园分享创业经验,通过模拟创业过程,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经验。
3.强化考核评估。根据五大课程模块建立课程计划,并将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完成相应活动并通过考核后,将获得学分,而教师则将获得相应的课时。这些学分和课时将被记录在个人的学分和课时账户中,并通过信息服务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和归集考核评估结果,以便对考核评估结果进行跟踪和监测。
(五)构建专业评价体系
1.专业评价是专业建设的指挥棒,可以客观地评估专业建设的质量水平。在终身学习理念下,高职专业建设的评价应当坚持以素养为导向的综合评价机制,强调服务社会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价值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的确定是评价工作的基础。高职专业建设评价应由教师、学生、企业、行业组织、行业主管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在学校教务和质量评价机构的统一组织下进行独立性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明确评价思路。学校应制订详细的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价原则、目标、评价前培训、数据获取、评价实施和结果分析等评价要求,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评价工作,以确保评价工作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3.评价指标的选取应科学合理。评价可设置5个一级指标,包括需求匹配度、职业认知度、资源支撑度、社会认可度、终身学习对接度,并在一级指标下设立29个二级指标。各项评价指标应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价标准和权重由专家团队结合相关要求确定,以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结果可及时分析发现专业的优势和劣势,增强专业建设的前瞻性和适应性,提高服务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应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将促建促改责任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教师,及时公布评价结果,接受社会和学生的监督,发挥专业评价的导向功能。
专业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也是高职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在终身学习时代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应有怎样的模式成为职教界探讨和关注的共同课题。文章试图从专业建设推进路径入手,探索构建“目标环—机制环—过程环—活动环—评价环”的“五环模式”,但在研究内容与结论的适应性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高职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好科学规划和精准定位,科学分析产业结构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突出专业建设内涵、特色和创新,拓展职业教育体系与终身学习体系的时空延伸,确保各类资源互补共享、专业建设要素深度融合,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