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对职业教育作出一系列指示,包括把教育界与就业界工作联系起来,从党和国家利益高度提出指导性意见。结合我国近几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状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与就业关系论述,对于更好开展教育改革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对职业教育作出一系列指示,包括把教育界与就业界工作联系起来,从党和国家利益高度提出指导性意见。结合我国近几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状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与就业关系论述,对于更好开展教育改革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粗浅体会
(一)2014年6月24日,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
——这是从职业教育办学方向角度,强调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要求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办学。
(二)2014年9月28日,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职业教育力度要加大,逐步实现中职免费教育,特别是要搞好未就业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术培训,使他们在校学一手,就业有技能。
——这是从在校初高中学生培养角度,强调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的目的:让学生“就业有技能”。明确了职业教育、技能学习、就业之间的关系。
(三)2015年8月24日,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统筹考虑教育和就业,改进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办好一批工农医等急需学科专业,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实用人才。
——这是从大教育角度,把教育与就业二者直接联系起来,要求统筹考虑教育和就业。
(四)2015年11月28日,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脱贫就有希望了。
——这是从扶贫角度,明确职业教育、技能、就业、脱贫四者的关系:职业教育要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并通过就业解决脱贫问题。
(五)2017年10月17日,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这是从党的利益角度,明确职业教育、培训、就业三者的关系: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是目的,目的是促进就业创业。
(六)2020年9月22日,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收入水平,通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内需潜力。
——这是从社会阶层建设角度,明确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功能与目标。功能是: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目标是:通过实现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之间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七)在2022年8月20日,总书记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站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角度,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八)2024年5月27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这是从大教育角度,把教育、培训、就业三个环节、三个系统、三个界域直接联系起来,要求“统筹抓好”。
二、几点认识
(一)10年8次。2014年6月至2024年5月,10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至少8次作出关于教育与就业的指示。核心精神是: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要让学生掌握就业技能,要促进学生就业。
(二)实际效果。联系实际,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与就业的意见不是没被认识,也不能说没有行动,而是没被很好地落实。近几年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者越来越多就是一个鲜明例证。
(三)投入与产出。我国就业工作的一个重点是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所谓重点群体,主要指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四类。高校毕业生排首位,重中之重。这些高校毕业生是国家花大钱,学校精心培养的“天之骄子”!“种下龙种,收获跳蚤”之后,国家又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促进其就业——还得抱养“跳蚤”。投入与产出失衡明显而长期,值得深思。
(四)治标与治本。投入与产出失衡明显且长期。原因何在?在就业岗位少,在教育质量差?抑或二者兼有?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就业显然是必要之举,但应该不是根本之措。如果教育部门和广大院校能够很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与就业的一系列指示,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相信毕业即失业的人数会少很多。
此如陆游所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中之重”群体的就业问题在就业环节解决似为治标,“本”在教育。下大功夫调整教育的办学方向,用“铁”的手段实施教育-就业联动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以就业为导向办学,似乎更靠近从根源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