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齐说职教 | 适配性评价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发展

2024-12-21 17:29:25 柴卫淑 齐耕智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10月20日,在浙江南浔举行的第二十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上,10位来自行业和企业的嘉宾开启了一份“汽车行业典型技术技能岗位就业高适配性职业院校专业推荐名单”(以下简称:推荐名单)。这份名单的研究制定历时7个月,是我国首个由行业和企业主导评价职业院校的名单。

  10月20日,在浙江南浔举行的第二十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上,10位来自行业和企业的嘉宾开启了一份“汽车行业典型技术技能岗位就业高适配性职业院校专业推荐名单”(以下简称:推荐名单)。这份名单的研究制定历时7个月,是我国首个由行业和企业主导评价职业院校的名单。
 
  典型技术技能岗位职业院校人才供需适配性评价(以下简称:适配性评价)在今年年初开展探索实践工作,由教育部教育督导局选择汽车、兵工、航空、纺织等4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民生属性、新质生产力明确要求的行业作为试点领域,分别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4家行业协会(学会)组织开展。目前,4个领域的适配性评价试点工作均已收尾,形成适配性评价推荐职业院校专业名单。一、适配性评价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评价工作的重大变革
 
  教育部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职业教育的评价工作,评价工作的主体是教育部门,是由教育行业主导,侧重在人才供给侧即职业院校的评价。这个评价对保障投入、兜住办学底线、突出育人主业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行业、企业积极性调动不够,评价的引领性不足等弊端。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要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提到要“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健全职业学校评价”“扩大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引导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22年发布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对健全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吸纳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评价作出明确规定。
 
  适配性评价由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分别委托4家行业协会(学会),组织其企业会员且均为本行业头部、重要核心、地域集聚度高、用工大户的企业,直接对职业院校在本企业典型高技能岗位就业的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进行“背对背”评判。开启了行业企业主导职业教育评价的新模式,职业教育终于迎来从人才需求侧(企业)进行的教育评价尝试。
 
  (二)推动职业教育回归产业
 
  职业教育,教育是基础,职业是前提与关键,而职业来源于产业。职业教育服务于产业,以解决产业实际问题为导向,将已知的科学原理、规律、技术应用于实践,转化为显示生产力。职业教育与产业适配,就是要能够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的良性互动和职业教育对产业人才的反哺。
 
  适配性评价由行业企业主导职业教育评价,如该推荐名单的制定,评价专家组由15家国内整车龙头企业和15家汽车典型零部件企业(涵盖电机、电池、汽车电子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30位专家进行综合评定,从上到下进行汽车行业的适配性工作,快速推动职业教育回归产业,更好的推动产业与人才的适配。
 
  (三)职业教育新视角
 
  教育行业评价职业教育的维度侧重在教育本身,比如教育质量与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与教学、教育相关的方面。同行评价同行,很难逃离业内思维,更多是向更完善的方面进行建议与指导。
 
  适配性评价是行业企业对职业院校进行的“背对背”评价,没有学校参与,每个企业也是单独做出评价。评价过程中完全跳出教育的视域,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教育。如毕业生评价,教育行业评价毕业生的侧重点首先是学习成绩,其次获奖情况等。典型岗位适配性评价中毕业生是终结性评价或者结果性评价,5个一级评价指标中有4个(职业素养、通用素质、跟/顶岗实习情况、在岗情况)是结果性评价,1个评价指标即校企合作重在过程评价。更好的体现了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即职业素养要高,技术技能要强。二、适配性评价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评价是指挥棒,有什么样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全新的人才需求侧的评价新模式是教育评价里程碑式的尝试,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一)?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适配性评价由行业和企业主导,从产业未来发展需求出发,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指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职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市场需求,引领更多的学校、专业找到未来发展方向,引导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推动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兴旺的产业,必然带来旺盛的人才需求。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应对产业变革的最核心要素之一。通过人才需求侧的反馈,职业院校可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使教育更加贴近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三)?引导职业院校改革
 
  适配性评价围绕人才需求侧适配度与满意度,坚持“跳出教育评教育”,以行业用人评价支撑教育育人评价,以评价改革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倒逼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促使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三、未来展望
 
  为深入运用适配性评价成果,助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2024年11月,教育部督导局委托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依托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就评价结果中被推荐院校的专业教学方案等人才培养数据进行采集。从人才需求侧转向人才供给侧,研究分析人才培养过程,将更好的促进、引导职业教育改革。
 
  今天的职业院校学子,多是未来将要走上岗位的产业工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各个方面参与进来,共同推动人才供给侧和人才需求侧更好地适配。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期待能有更多行业和企业参与到评价职业教育的相关工作中,共同为培养更多适配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的优质技能人才助力添火,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柴卫淑:系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办公室科员

       齐耕智:系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工作室集体笔名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