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吴岩副部长提出要围绕“一体、两翼、三件大事、四链、五金”这五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
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吴岩副部长提出要围绕“一体、两翼、三件大事、四链、五金”这五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
一、“一体”为基,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明确“一体”的核心地位。这意味着要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压实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应优化组织方式,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确保职业教育能够主动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这要求地方政府不仅要关注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张,更要注重其内涵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契合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两翼”齐飞,提升职业教育与经济的紧密度
“两翼”战略强调在节点性城市或具有重要产业位置的县布局市域产教联合体,并从“块”上提升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紧密度;同时,聚焦国家重点产业链及重要主导产业,有序建设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从“条”上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需要的适配度。这一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打破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壁垒,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聚焦三件大事,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还需聚焦三件大事。一是建设一批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引导职业学校由“基础条件好”转向“服务好、支撑好”,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质量与体验强化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生态,重点做好服务地方产业、区域战略等方面的工作。二是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研制“职教出海”标准规范,打造高质量品牌项目,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办好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努力打造职业教育的国际公共产品,树立中国职业教育的感召力、塑造力、影响力。
四、“四链”融通,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
“四链”即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在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四链”融通是关键。在纵向上,要实现“四链”的内部融通,打通从设计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各环节,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从1到100的应用创新之间的有机衔接。在横向上,“四链”之间要相互打通,形成良性循环。教育链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产业链为人才提供应用场景;人才链作为纽带链接教育与产业;创新链推动整个系统持续进化。通过“四链”融通,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协同、创新的职业教育新生态。
五、“五金”打造,推动职业教育大改革
“五金”即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按照“国家急需、产教融合、供需适配”的原则,打造“五金”是推动职业教育大改革的重要抓手。这意味着我们要打造一批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金专);开发一批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课程(金课);培养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金师);建设一批集教学、实训、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金地);编写一批反映产业发展前沿、融入创新元素的教材(金教材)。通过“五金”打造,我们可以推动知识图谱向能力图谱的全面转化,实现传统知识传授到综合技能培养的彻底转向。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落实“一二三四五”战略部署,我们可以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开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