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公示了2024年度拟立项的课题名单,共有474项课题入选,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多个重要方面。
近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公示了2024年度拟立项的课题名单,共有474项课题入选,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多个重要方面。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蓬勃活力,更为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从全国总体立项情况、职业院校立项情况、全国各单位立项职业教育类课题情况、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重点解决问题及切中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痛点等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一、全国总体立项情况
本次课题评选严格遵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共有474项课题入选,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教育部青年项目、教育部港澳台教育研究专项、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专项和教育考试研究专项。这些课题的设立,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题材丰富,几乎涉及了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所有热点和难点问题。
从资助金额来看,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资助额度为60万元,重点项目为35万元,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均为20万元。教育部重点项目资助8万元,青年项目资助5万元。港澳台研究专项教育部重点项目资助8万元,就业研究专项教育部重点项目每项资助10万元,青年项目每项资助5万元。考试研究专项教育部重点项目每项资助35万元,一般项目每项20万元,培育项目每项资助10万元。这些资助资金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职业院校立项情况
在职业院校立项方面,本次公示名单中不乏职业院校的身影,共有8所职业院校的8个课题获得立项。其中,既是本科又是“双高”的深圳职业技术大学1个课题获得立项,“双高”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非“双高校”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教师职业学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5个高职各有1个获得立项,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两个中职学校各有1个获得立项。8个职业院校获得立项课题数占职业教育相关课题立项数的25.8%,占全部课题立项数的1.69%。
课题涵盖了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职业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贡献测度与路径优化、国际化、欺凌预警、文化认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等多个重要领域。
这些职业院校的课题立项,不仅体现了职业院校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也进一步彰显了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其研究成果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国各单位立项职业教育类课题情况
从全国各单位立项职业教育类课题情况来看,本次公示名单涵盖了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普通本科院校、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多个单位。这些单位在职业教育领域的23项研究各具特色,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其立项课题多聚焦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等方面,体现了其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深厚积累和经验总结。普通本科院校如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则更多地从理论层面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和策略,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教育科学研究院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则充分发挥其科研优势,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多个角度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职业教育立项课题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次职业教育立项课题中,重点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多个课题聚焦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旨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例如,《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调查研究》、《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逻辑与监测评估机制研究》、《面向本地创新能力提升的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研究》等课题,均意在深化研究产教融合的模式和机制。
二是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次立项课题中,有多个课题致力于探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策略和路径。例如,《教育强国背景下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特征及一体化培养策略研究》等课题,均从不同角度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进行研究。
三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次立项课题中,有多个课题聚焦于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策略。例如,《新质生产力赋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重点领域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机制与评价标准研究》等课题。
四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次立项课题中,有多个课题致力于探索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例如,《职业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贡献测度与路径优化研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等课题。
五、切中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痛点
本次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切中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多个痛点,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痛点一——产教融合深度不足。长期以来,产教融合深度不足一直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次立项课题中,多个课题聚焦于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旨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也有助于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痛点二——职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职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本次立项课题中,有多个课题致力于探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策略和路径,有望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引领。
痛点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缓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当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仍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本次立项课题中,有多个课题聚焦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策略,旨在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
痛点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脱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本次立项课题中,有多个课题致力于探索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望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总体来看,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的职业教育相关课题,切中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多个痛点和难点问题。不仅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也将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但不可否认,职业教育相关课题立项数量还不充足,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类型教育的需要、教育强国的要求都还有不小的差距。职业教育,任重道远,望战线同行和有识之士多关注、多研究、多发声,共同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提供丰富的养分。
附件:
202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职业教育相关)
一、职业院校申报立项
(一)国家一般课题
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方益权《面向本地创新能力提升的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研究》
2.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侯杰《职业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贡献测度与路径优化研究》
3.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江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二)教育部重点课题
4.辽宁教育学院(辽宁教师职业学院)赵昕《教育强国背景下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教育部青年项目
5.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杨心《知识三角视域下中国国际教育枢纽建设研究》
6.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万恒阳《AI评估范式下中职生网络被欺凌预警模型构建及舞动干预研究》
(三)港澳台教育研究专项(教育部重点)
7.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柴家翔《社交媒体环境下港台青年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挑战与教育对策研究》
(四)西部项目
8.广西机电工程学校黄璜《新质生产力赋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二、本科和教育科学研究院申报立项
(一)国家重大课题
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霍丽娟《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调查研究》
2.上海师范大学胡卫《基础教育阶段职普融通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二)国家一般课题
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孙翠香教授《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逻辑与监测评估机制研究》
4.浙江大学刘淑华《俄罗斯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浙江工业大学李胜《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办学适应性研究》
6.同济大学蔡跃《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材的开发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
7.湖南师范大学唐智彬《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制度供给研究》
8.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新波《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特征及一体化培养策略研究》
9.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聂伟《重点领域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机制与评价标准研究》
10.西南大学林克松《西部地区县域职校关键办学能力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11.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研究》
12.曲阜师范大学康红芹《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新质生产力的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13.上海师范大学徐瑾劼《基础性转向背景下中职生核心技能的内涵框架与创新培养研究》
14.广西教育研究院李春鹏《省域职教高考制度构建、实践及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
15.西南大学杨磊《职教高考政策执行效果跟踪与支持系统研究》
16.海第二工业大学林玥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框架体系与推进策略研究》
17.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占德杰《职普融通背景下综合高中的发展条件与办学标准研究》
(三)教育部重点课题
18.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杜云英《新形势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思路研究》
(四)西部项目
19.南宁师范大学陈曦萌《产教融合共同体在东盟国家跨境建设的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
20.南宁师范大学张成涛《基于中国西部经验的澜湄区域职业教育减贫机制构建研究》
21.重庆理工大学王成福《基于效用理论的西部地区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
(五)国家青年
22.同济大学周娜《知识流动视角下高职教师企业实践高质量成果转化研究》
(六)教育考试研究专项(教育部培育)
23.湖南大学韦骅峰《职教高考制度的行动方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