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东营职业学院科研处负责人带队组成专项调研组,协同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工作人员赴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万德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行动以“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激活校企协同创新”为核心目标,重点围绕企业技术攻关痛点、人才定制化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度合作探索。
MVE网山东讯 3月24日,东营职业学院科研处负责人带队组成专项调研组,协同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工作人员赴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万德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行动以“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激活校企协同创新”为核心目标,重点围绕企业技术攻关痛点、人才定制化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度合作探索。
立足科研优势,靶向破解技术难题。科研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功能,聚焦企业技术升级需求,主动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在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处负责人针对企业提出的光学材料耐候性提升等技术瓶颈,与企业现场研讨解决方案,靶向发挥博士团队研发作用,校企联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技术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重构育人模式,定制化培养产业人才。在山东万德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调研组深入调研高端智造、物联网等新兴岗位能力要求,学校与企业商讨“双导师制”试点方案:由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并定期开展生产线实景教学。针对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条线的用工需求,科研处与企业人力部门共同商讨推出“万达订单班”定向培养计划,聚焦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两大核心领域,采用“校企双选会”选拔机制,由万达集团技术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制定岗位胜任力标准,从招生环节即嵌入企业技术认证要求。通过“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校企共育模式,靶向输送适配企业技术升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构建长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区。通过梳理四家企业具体需求,科研处明确三大行动路径:一是建立“一企一策”技术服务平台,坚持生产项目牵引,人才靶向助力,推动横向课题落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联合市人社局共建“东营市产教融合信息库”,实现校企资源精准画像与动态匹配;三是拓展育人模式,完善招工招生一体化,深化工学结合、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破题”,从“需求响应”向“价值共创”的跃迁,学校为全面深化产教融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之后,科研处将通过制度保障、项目牵引、成果共享等举措,全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生态圈,进一步诠释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