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北京时间下午4点,西班牙当地时间上午9点。西班牙阿尔卡萨伦职业学院。
教学厨房里香气四溢。十几个西班牙小伙儿,通过视频连线,在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鲁菜师傅的“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下,成功做出了一道传统鲁菜“糖醋鱼条”。
菜品不错,现场的师生品尝后赞不绝口,笑逐颜开。
这会不会是第一道有正式记录的、欧洲人做出的正宗糖醋鱼条呢?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吕世强向“观烟台”透露,这只是一个开始,学院正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出海战略和山东省建设“班·墨学院”的整体部署,大力推进“鲁菜出海”。
“推动更多的鲁菜人才、鲁菜文化、鲁菜标准、鲁菜产业走出去,争取让更多外国人爱上鲁菜、会做鲁菜,继而对我们的城市,对山东、对中国产生兴趣和向往。”吕世强说。
以烟台为根,以文旅为名,以鲁菜为媒,这家职业学院蹚出一条特色化、国际化办学之路。
鲁菜“闹海”走进欧洲,香喷喷第一课
这是烟台文旅职业学院鲁菜国际大讲堂的第一课,标志着该院“鲁菜出海”项目掀开新篇章。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荆晓玲,党委委员、副院长卢玲,世界技能发展联盟主席奥斯卡·范·蒂尔,西班牙国家职业教育协会秘书长埃莱娜·阿古多,西班牙阿尔卡萨伦职业学院校长尼维斯·加西亚,英国认证中心中国首席代表李华杰等,分别在中国和西班牙会场出席活动。
在云的两端,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与西班牙阿尔卡萨伦职业学院两校师生,跨越山海,穿越时空,共同开展菜品制作教学。
这是鲁菜出海香喷喷的第一课。是一次美食的交流,更是文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交融,为鲁菜走向世界打开了新的大门。
此前,该院已成功开发出符合欧洲资历框架(EQF)和西班牙资历框架(MECU)3级要求的课程标准,经西班牙国家职业教育协会认定,《鲁菜制作技术》一课已正式纳入西班牙学历教育必修学分课程体系。
在国际大讲堂开班式上,英国认证中心中国首席代表李华杰向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颁发课程标准认证证书。
培训开始前,双方学校领导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此次培训和今后合作的期许。
荆晓玲院长说,期待每一位学员都能成为中华美食的传播者和推广者,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餐,领略体验中华美食的独特韵味。
尼维斯·加西亚校长说,培训结束时,教师和学生都将成为中国美食的使者。
教学开始了。云端的这边,烟台文旅职业学院鲁菜师傅、烟台市鲁菜研究所副所长包淑圣通过视频连线,边演示边指导西班牙学生制作鲁菜。从刀工到火候,从调味到摆盘,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了鲁菜的匠心精神。
那边,西班牙青葱少年今天不斗牛,掌勺学做中国菜。起锅烧油、火花跳跃。西班牙学生制作的“糖醋鱼条”出锅了,色香味俱佳,现场的奥斯卡主席与西班牙师生品尝后赞不绝口,荆晓玲院长在这边也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包淑圣告诉“观烟台”,这次培训用食材选取了烟台特色海鲜牙鲆鱼,调味品也是烟台品牌。欧洲人很少吃牙鲆鱼,做法也和中餐完全不一样。今天的新菜品,有助于丰富当地菜谱。
职教“闹海” 链接中外,促进文明互鉴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职教出海”,教育部将职业教育国际化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通过输出优质资源、共建国际标准等方式提升国际影响力,让中国技术、中国手艺、中国工匠、中国文化造福更多世界人民。
烟台是重要的鲁菜发源地之一。烟台文旅职业学院是“中国鲁菜学府”“中国鲁菜研发基地”“中国鲁菜之都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餐和鲁菜专业是他们的拿手绝活,也是优势专业。“学鲁菜,到烟台文旅学院”,在职教领域已成品牌。
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职教出海战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扩展“交流圈”,做大“朋友圈”,优化“生态圈”,激发“鲁菜出海”动能,为服务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文旅力量。
文旅学院鲁菜出海的步频不断加快,内涵不断丰富——
服务地方、服务企业、服务产业:与福山区达成战略合作,推进鲁菜走出去;与烟台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合作,共建“非遗·鲁菜烹饪技艺匠苗培训基地”,培养“鲁菜匠苗”;与烟台欣和企业食品联合举办“中华饮食文化味道美学在地融合——韩国”鲁菜文化技艺交流活动;参与第二届烟台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大会,成果丰硕。
走出去,引进来:赴日本,参与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馆75周年国庆招待会;与韩国彗田大学达成共同推广鲁菜中华料理的战略合作;与澳洲中餐业联合会合作成立澳洲中餐(鲁菜)协同创新中心;迎接意大利阿斯蒂省省长、阿斯蒂市市长毛里奇奥·拉塞罗,希腊希俄斯市副市长乔治斯·克里斯塔基思,澳大利亚中餐业联合会、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负责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访学教师等外宾来院访问,共商合作……
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通过“鲁菜出海”项目来到烟台,品尝鲁菜、学习鲁菜。2022年以来,学院与国外院校和机构联合培养鲁菜人才1300多人。他们开枝散叶下去,不断带动鲁菜星火燎原。
越来越多的师生走出去,到国外创业就业。学院烹饪教师高英杰,2015年带着鲁菜技艺到挪威创业,开办福山饭店(鲁菜馆),制作的中式炒大虾、宫保鸡丁、宫保牛肉、什锦牛肉等菜品火爆当地,挪威政要光顾品尝,啧啧称赞,饭店连续多年在中餐馆谷歌评分排行中居于首位。他的故事登上了中国日报。
目前学院有6名鲁菜人才在日本、法国、中非等大使馆服务,80多人在日本、韩国等国外企业就业,影响和培训世界鲁菜爱好者4000多人。
与鲁菜手艺、鲁菜课程一起走出去的,还有鲁菜标准。学院成立“中国鲁菜文化与产业标准化研究院”,制定鲁菜菜品、推广和评价全套标准体系,使鲁菜进入“产品量化,割烹标准”的时代,确保“鲁菜出海”有标可依。职教出海推动中外合作交流,职教力量架起文明互鉴桥梁。
文化“闹海”爱上烟台,爱上中国文化
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不断见证中国制造出海、中国企业出海。这个春节,我们又见证了哪吒魔童闹海的火爆,这是中国文化的出海。鲁菜出海,一个新鲜而有趣的新事物。西班牙少年初试牛刀,学做的是一道糖醋鱼条。第二课学做的是宫保鸡丁。
下一课,希望鲁菜师傅们教他们来一个海肠捞饭!海肠捞饭已经火遍全国了,能不能火到更远的地方呢?
鲁菜出海,不仅是一个职业学院层面的事,还是烟台的、山东的,也是民族的、世界的。美食是一种文化。美食的传播,是城市影响力、国家软实力的投递。
就像春节以来的哪吒闹海,我们看重的不止是电影票房,更有中华文化的传播、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抓住胃,就抓住了心。吃洋餐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对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充满好感;会用筷子吃中餐的孩子,更容易理解东方哲学。一道菜、一道美味,有很强的穿透力,征服味蕾,直抵人心。我们有十足的自信,鲁菜一定比洋快餐好吃。鲁菜出海,正带动着更多国际友人把目光投向烟台、投向山东、投向中国。鲁菜出海,会帮助越来越多人在异国他乡可以吃到烟台味道的鲁菜,吸引更多人爱上鲁菜。烟台文旅职业学院已经初步做到了这一点。
“观烟台”还注意到,鲁菜出海还有一个厉害的点。国内其他职教出海项目,如我省的班·墨学院、天津的鲁班工坊、河南的大河工坊等,多面向制造业、采矿业,多面向发展中国家,直奔经济主题。而烟台文旅职业学院的鲁菜出海,更多面向消费能力强的发达国家,面向文化层面、服务业领域,这种春风化雨的媒介,更容易促进中外心灵交融。祝愿鲁菜出海,行稳、致远。期待海肠捞饭、葱烧海参、九转大肠做到全世界去。谁会拒绝美食的温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