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以向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公共产品为主基调,32国共同形成了《天津共识》。它的提出是各国深化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经验成果,有利于打破“现代技能=西方技能”的迷思,对重塑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以向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公共产品为主基调,32国共同形成了《天津共识》。它的提出是各国深化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经验成果,有利于打破“现代技能=西方技能”的迷思,对重塑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天津共识》获得各国高度重视
《天津共识》围绕技能增长改变个人命运、技能发展支撑经济建设、技能交流促进文化互鉴进行阐述,获得了参会代表广泛赞誉,赓续了职教合作新篇章。
刚果(金)职业培训部部长埃基拉·利孔比奥·马克指出,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为基础达成的《天津共识》,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天津共识》强调技能是劳动力市场的硬通货,通过职业技能学习交流,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是助力本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刚果(金)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一亿人口,但很多时候还依靠电台广播授课,刚果(金)愿意充分吸收学习中国职教经验,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而加强合作。
几内亚地矿部秘书长阿布巴卡·库鲁马指出,中国职业教育在脱贫减灾方面发挥的作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内亚地矿部将学习中国“一人有技能,全家可脱贫”的行动,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在主要矿区600个左右的村子推广实施类似的计划。
《天津共识》助力国际产能合作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我国主要产能合作国纷纷组团参加会议,《天津共识》以共享技能发展成果、构建新型技能伙伴关系为核心,对服务产业链安全可控、保障链上国家高质量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大会汇聚了众多重点产能合作国和供应链重要节点国家。其中刚果(金)占中国钴金属贸易总量90%、铜贸易总量10%,赞比亚占中国铜贸易总量10%,几内亚占中国铝贸易总量60%,老挝占中国钾贸易总量25%,印尼占中国镍贸易总量60%,在保障战略金属供给、稳定全球金属价格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国家在互联互通国货国运等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天津共识》的达成有效深化了相关国家对中国发展职业教育支撑经济发展的认识,显著提升了双方的合作层次与紧密度,同时也有助于各国在建立更具韧性的全球产供链进程中推动自身产业升级、改善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发展。
《天津共识》引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
近年来,中国职业院校依托中国海外企业在合作国开展职业教育办学项目400多个,将课堂设在非洲的大地上、设在亚洲的高山上,深入农村厂矿办学助力民众摆脱贫困远离灾害;联合合作国院校共同研制岗位标准、培训职业教师、开发本地语言教材,使合作国职业教育治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通过一系列的职教合作项目,民众就业能力大幅提高,收入大幅提高,生活得到改善,使合作国真正搭上了“中国快车”。中国职业院校正是因为中国与各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取得的累累硕果,积累了宝贵经验,各国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深度互动才水到渠成。
《天津共识》以“人民为中心”,基于对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总结,基于对各国自身职业教育体系的理性认识,呼吁坚持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努力重构贴合当前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市场变革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提升我国在国际职业教育治理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推动世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望未来,世界职业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不仅是驱动国家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核心引擎,更是连接各国、促进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在此背景下,以《天津共识》为引领,各国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发掘并创造职业教育的新机遇,为产业升级、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更好地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携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作者系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