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活动概况 现场直击 赛事集锦 媒体关注 教育部职教周专题网站
首页 > 看职业教育“潍坊模式”如何打造

看职业教育“潍坊模式”如何打造

    责任编辑:艾颖         2023-05-14

5月14日,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即将在潍坊开幕,必将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人才招引、院校合作开启新的征程。
       海报新闻记者 孙永莲 武文惠 潍坊报道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的支撑,技能型人才是实体经济的支撑。
 
  有一项统计,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我国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学校毕业生。
 
  “创新研发,技能创造”是产业发展的“良药”。近年来,技能型人才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因而,专注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也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5月14日,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即将在潍坊开幕,必将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人才招引、院校合作开启新的征程。
 
  职业教育,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扛起潍坊经济发展的大旗。
 
  精准育人
 
  学校所育即是企业所需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面向实践、专注能力、定向培养,通俗化说就是企业和行业需要什么人才,他们就培养什么人才。
 
  “这是我们学院与ABB公司和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公司合作建设的智能制造矩阵型产线,是全程无人化工厂,主要生产发动机活塞连杆等产品,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技能。”5月6日上午,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的山东省智能制造实训基地,00后专业讲师王风泽正在教授学生设备操作技能。


 
  据学院党委书记郑德前介绍,学校深耕智能制造领域办学,制造类专业占比达65.5%,覆盖了山东省制造业31个大类中的27个行业,拥有9个实训中心,建有工业4.0、服饰制造工厂等5条智能产线,面向人工智能技术等27个专业、开发300余项生产性实训项目,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目前累计培养12万余名。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订单班”是目前职业院校比较推崇的一种培养模式。一般是企业与学校合作,挑选一部分学生,针对该企业实际需求开设专班或专业课程,在学生还在校时定向培养,毕业后直接入职该企业。
 
  5月6日下午,在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车辆工程系,上汽大众实训基地“订单班”的学生们正在忙着开展售后技能培训。“学生与企业互选,一般从大二下学期签订就业合同,继续在学校进行半年的深入培养,这样技能更扎实,起薪也比同行更高,这样的合作模式我们已经持续了6年。”讲师郭化超告诉记者,这些学生已经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毕业后即可就业 。


 
  潍坊职业学院与歌尔股份成立“匠造专班”,精准定位培养“准职业人”,开启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培育模式。2021年7月,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有80名顺利进入歌尔股份,70%以上享受了本科生待遇,月薪近8000元。目前已为歌尔输送了技能型人才400多名,其中3名成长为车间负责人,26名成长为技师、工艺师等骨干。
 
  同时,潍坊还创新推出支持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组建实体化运作的职教集团,健全“校、市、省、国家”四级大赛机制、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等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据悉,职教集团内相关专业60%以上的毕业生都能到集团内企业就业,就业率居行业领先。
 
  产教融合
 
  学校就是企业 车间就是课堂
 
  培养实践能力,重在实践场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工厂建到校园里、把课堂搬到车间里,根据专业优势走出一条产教一体的特色路子,是职业教育的安身立命之本。
 
  在这方面,潍坊的职教院校早已开始布局。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与烟台万华、潍柴动力等头部企业共建14个产业学院、670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搭建的真实环境,实施“线上、线下,职场化”教学模式改革。近三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8%以上,对口率83%以上,50%以上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于头部企业。


 
  山东海事学院发挥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优势,与优质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推动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业学院,延伸学校办学空间,探索形成了混合所有制办学“山海模式”。
 
  潍坊职业学院与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吸收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科技项目,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近五年,约2000余名制造类专业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创新项目,师生联合授权专利80余件,获省级及以上大赛奖项300余项。
 
  潍坊商业学校与海尔集团、一汽大众、潍百集团、智联友道等37家企业共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共同体,校企共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校内实训基地13个、校外实训基地69个和创想电子商务研发中心、鲁菜创新研发中心等五个研发中心,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
 
  多年来,围绕全省“十强产业”和全市产业体系,潍坊在职业院校布局200个骨干专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达85%以上。
 
  无论是结满新鲜瓜果的大棚、火花四溅的维修车间,还是科技感满满的元宇宙场景、身临其境的航空航海救援,都被“搬进”校园,成为鲜活的教学场景,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再通过教学实践和创新成果反哺产业发展。


 
  这样的良性循环,得益于潍坊出政策、搭平台、建机制,全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
 
  目前,全市职业院校与200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潍柴、歌尔13家企业成为山东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歌尔成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40所,重点建设了100个特色品牌专业、20个产业发展亟需专业。
 
  职教改革
 
  潍坊仍是全国“探路者”
 
  潍坊是善于出经验、出模式的城市,先后探索出农业产业化“三个模式”、先进制造业“5+10”产业链,为全国农业、制造业发展探路。
 
  同样,潍坊职业教育的厉害之处,也在于在体制和模式上开辟了新的改革先河。
 
  办学体制上,潍坊探索构建了开放融合的多元办学新格局。
 
  率先在全国探索混合制办学改革,成功探索出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三种模式”:政府参股、企业出资、多方共治的民办高职院校混改“山海模式”;多元参股、专业团队运作、理事会监督的公办高职院校混改“山化模式”;土地入股、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中职学校混改“豪迈模式”。为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提供了模式样板,经验上升为山东省《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试行)》,被教育部转发推广。


 
  育人改革上,潍坊构建形成大国工匠培育新机制,给职教学生开拓了更多渠道和机会。
 
  率先实施中职与本科“3+4”、高职与本科“3+2”纵向衔接贯通培养,16所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的“三二连读”联合培养,9所高职院校开展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培养。
 
  率先在全省开展试点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综合高中试点,创造适合不同潜力和特长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


 
  歌尔集团与7所高职院校合作共建机电类专业群,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新模式,开发设计了28门“匠造班”课程,探索建立了1年校内基础课,1年企业专业课,1年车间实践课的“1+1+1”人才培养新模式。
 
  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完善“国家、省、市、校”四级大赛机制。2010年以来,全市职业院校共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16枚,连续13年居全省首位,不仅培养了一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也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普通劳动者。
 
  从2012年3月部省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到2022年高质量建成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10年来,潍坊职业教育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在办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以“融合”为特征的职业教育发展“潍坊模式”,为全省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典型经验和鲜活案例。
 
  向上向全
 
  潍坊职教发展一直在路上
 
  10年,从理念到机制,潍坊的职业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专注技能培训,到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潍坊职业教育正大踏步向上向前。
 
  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大量职校学生通过专升本后继续读研读博的励志故事,这些学生有的已进入知名企业管理层或担任技术要职,有的考上硕士博士后继续回到母校做项目,有的学成归来成为新一代教育者……这些学生原本从职校毕业后都有很好的就业岗位,却仍然选择深造。
 
  这份坚持的背后,一方面得益于潍坊职教改革带来的畅通渠道,更重要的是来自思想意识领域的认知提升。
 
  换句话说,现在的职校学生眼界更加开阔、更有上进心,也更善于动脑思考、规划人生。
 
  “我现在更愿意听到的是别人一提到我们学校,就说他们除了技能大赛很厉害,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个顶个!”见证了潍坊职业教育改革历程的潍坊商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孙中升说,职业教育虽然重视培养技能,却不只有技能,他们更倾向于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人才。


 
  走进潍坊的职业院校,不止一位校长提到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家国情怀”等字眼。在他们看来,以前职业教育名额多、学生少、生源质量一般,招生困难,但现在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
 
  “以前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才上职业院校,毕业后就业也不乐观。现在随着职业教育地位的提升和就业率的上升,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长和学生更加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有些成绩很不错的初中毕业生也会主动选择来商校上学,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孙中升说,在他的理念里,职业教育除了服务人的发展、产业的发展,还要服务国家的发展,通过职业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培养群体的职业素质和文化自信,最终要助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付伟宗也告诉记者,他们除了传授农业技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情怀。“寿光是个有情怀的城市,每年在外传播蔬菜种植技术的农业技术人员有8000多名,有70%是经过我们学校培训的。我们更要传承这份情怀,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懂管理、会技术、有情怀的新型农民,从思想意识上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社会担当,真正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学校有情怀,学生更上进,侧面反映的正是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潍坊的产业优势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沃土,职业教育则以地区产业需求为导向定向培养输出技能人才,反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期待,职业教育高质量带来的,必定是一个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

来源:海报新闻

现场直击

精彩影像

网站分享到:
指导:全国职业院校融媒体
主办:现代职业教育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
承办:全国职业院校融媒体矩阵、现代职业教育网融媒体中心
平台支持:新浪微博、艾米职播台
Copright©2012-2020 All Right Reserved -现代职业教育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170026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