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要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要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因此,网络是一篇育人大文章。根据“青年大学生在哪里,网络思政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渤海职院”)于2022年11月成立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并创设抖音账号、视频号“课本里的中国”“渤海拾贝”“海棠花开”等。2023年1月,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项目获批天津市教育两委首批市级(培育)项目。
工作室成员参加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培训会(张蕊 摄)
做好顶层设计布局,推动思政教育大联动
据悉,学院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学院党委给予高度重视,组建了一支以学院宣传网信部门为指导,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引领,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纽带的项目建设团队,团队成员包含学院党委宣传、网信、教学、科研、学工等相关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在开展“思政+新媒体”育人的同时,有效贯通了学院“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形成了良好的协同育人效应。
直播宝工作研讨(张蕊 摄)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开设绿色发展大讲堂
以“红色”为底色,以“绿色”为特色是渤海职院大思政的主旋律。工作室以网络新媒体为平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视角,开设“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诗词歌赋中的绿水青山”“旅游景点中的生态文明”“中华生态文明故事”等专题,团队成员以不同的视角推出一系列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满足社会大众口味的原创性短视频作品,用网言网语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传播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增强思政育人的时代感、吸引力,已成为渤海职院 “双高计划”建设中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的一张“特色名片”。
发挥专业育人特色,共筑美丽中国大梦想
作为“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渤海职院承担着高水平专业群——“环境治理技术”专业群的建设任务,培育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引领者和绿色发展捍卫者也是学院思政育人的核心任务和特色亮点。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正是基于这个初衷建立的。特别是自2023年3月开设“渤海拾贝”账号,紧紧围绕美丽中国梦这一主题,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广大网友一起探寻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动人故事,培育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共筑美丽中国梦。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该抖音平台共发布作品30条,收获点赞超4.2万次,特别是师生自编自导的系列短视频《沙尘之“惑”》,短短几天时间点赞量过万,在师生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盐文化专家穆家良教授与网络思政名师座谈并赠书(张蕊 摄)
下一步,渤海职院将依托宁河区区校联合体的平台优势,走进七里海湿地及周边村镇,围绕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护、生态农业等方面与当地媒体共同打造“讲述身边的生态故事”系列短视频作品,赋能乡村振兴。
构建“思政+新媒体”模式,做好网络育人大文章
据了解,渤海职院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除了做好主账号的更新以外,还在继续深入探索“思政+新媒体”模式,持续打造“老赵聊生态”“渤海超哥的校园生活”“宣导”“宋老师的平凡之路”等工作室成员教师个人自媒体账号,矩阵式做好网络育人的大文章,将课堂上“面对面”与课堂外“键对键”的线下线上相结合,努力实现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就做到哪里,构建有时代温度、思想态度、情感温度和理论深度网络思政育人联合体。
工作室成员合影(张蕊 摄)
据介绍,渤海职院是天津市“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校培育建设单位之一。2023年以来,相继举办了“寻根千年盐业,传承百年化工”——行走中的文化思政大课、“体验技能创新,感受职教风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主题实践活动、“行走的思政课”、渤海思政宣讲团教师“声”入农村助振兴和“劳动体验技能,实践赋能成长”小学生研学活动等大思政主题教育系列特色活动,实现了多类育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统筹推进学院大思政综合改革建设向纵深处发展。(吕兴龙)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