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一场大会、一座城市与一份中国心愿——写在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召开之际
2024-11-25 责任编辑:刘莉
两年后,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于11月20日至22日再度来到天津。1200余位国内外代表出席会议,包括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境外嘉宾。
两年前,2022年8月19日,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为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两年后,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于11月20日至22日再度来到天津。1200余位国内外代表出席会议,包括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境外嘉宾。本届大会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成立、颁发世界职业教育大奖、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争夺赛、职业教育专题展、职业教育国际期刊创设,一场场活动琳琅满目,影响深远。一场以职业教育为主题的大会,一座名叫天津的美丽城市,向全世界传递着友好合作的美好心愿。
天津,中国职业教育的桥头堡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为何选址天津?
教育部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曾讲过这样一段话:“天津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海陆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工业化的摇篮,为国家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既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重要举办地,又是鲁班工坊这一中外职业教育品牌的首创地。职业教育发展特色鲜明、品牌响亮,是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和标志。”
积极探索职教发展先进模式的天津,先后被教育部确立为首个“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全国唯一的“国家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现代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还有以“标杆”命名的部市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和国家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试点城市。
天津已建设职业教育类本科层次高校两所,独立设置高职院校23所,其中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7所,比例居全国前茅。天津还有中等职业学校42所。
天津率先形成了完整的高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推进“中高职系统化人才培养”和“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积极开展高职和本科联合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
天津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全球20余个国家提供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职教改革的“天津方案”,也涌现出一大批平凡人“技能塑造人生、技能成就未来”的精彩故事。仅2023年天津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0项、中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16枚。
2023年,教育部与天津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天津市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职教大会。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说,作为全国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天津立足开放前沿,主动拥抱世界,扎实推进职业教育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以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推动改革,驱动创新,带动发展,持续致力于推动全球职教界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实现共商共建共享。“我们将持续办好世界职教大会,我们珍惜担当东道主的难得机会,切实把大会办成具有国际范、中国味、职教风的世界职教领域的发展盛会。”
中国天津,一幅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中国,职业教育造福国家与世界
如果说科学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工程师解决“干什么”的问题,那么,“高技能人才”的工作则是制造、加工出所需的产品,解决“怎么干”的问题。由此不难得出结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没有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者大军,就无法解决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和模式基本形成,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格局性变化。
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23年,我国共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11133所,在校生近3500万人,形成了中职、专科、本科完整的层次体系。
在发展规模上,职业教育已撑起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已经成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职业院校每年培养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
职业教育不仅是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中国参与国际教育合作、造福国际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中国职业教育,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培养国际产能合作所需的技能人才,提升中国与合作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显著成效。
天津率先创设鲁班工坊品牌,采取“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并重的方式,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形成服务外交大局的“国家名片”。截至目前,已在亚非欧23个国家建成24个工坊,开设14大类60个专业,累计在海外开展学历教育2.2万人次,实施技能培训3.5万人次。其中,16个专业标准获得合作国政府部门的认证。依托鲁班工坊,天津院校服务中国土木等120余家中资企业海外发展,带动技腾科技等天津本地企业走出国门。
从1866年引进国外技术建立福建船政学堂,到2016年在泰国建立首个鲁班工坊,再到2023年在柬埔寨成立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引进来”到高质量“走出去”的重大转变。“职教出海”已经成为教育出海的生力军,成为职业院校发力的新方向。
目前全国27个省(区、市)的200多所职业院校在7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了约400个办学机构和项目,涌现出鲁班工坊等一批境外办学靓丽名片。职业院校通过国际化办学,满足海外中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外交大局。培养技能人才和助力大国外交相得益彰,为合作国家培养了大量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产能合作国家和地区,青年人口结构中占比大,人力资源总量充沛。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数据显示,非洲15至35岁人口超过4亿人,拥有世界最多的青年人口群体。借鉴中国职业教育经验,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技能人才,促进青年人口就业,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经济的现实选择和迫切需求。中国职业院校凭借教育的优质资源和高水平成果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提供职教领域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职业教育正成为国际合作中的一支新兴力量。
有这样一个场景,在教育部鲁班工坊专家委员会主任吕景泉脑海里始终记忆犹新:那是在2015年9月,吕景泉作为时任天津市教委分管职教的副主任,带领天津市教委李力处长与时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交流,探讨创新职教国际合作思路、搭建中国职教国际合作新平台、新品牌,以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关于这一新平台、新品牌的命名,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能够传承职业文化、体现技能特质、彰显工匠精神、蕴含创新智慧的代表人物就是“鲁班”,能够体现教、学、做一体,寓意小巧精致环境、现代学徒情境、工作劳动场所、精湛技艺传承的就是“工坊”。“鲁班工坊”一词由此诞生,中国职业教育“为合作方所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美好心愿也由此传至世界越来越广大的地方。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天津与整个中国的职业教育被赋予更加重要的使命。从埃及的开罗到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到肯尼亚的马查科斯;从泰国的大城府到印度尼西亚的东爪哇省波诺罗戈,到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拉合尔;从俄罗斯的莫斯科到葡萄牙的塞图巴尔,再到英国的奇切斯特……中国职业教育宛若来自东方的绚丽之花,传递着中国人精诚合作的美好心愿,成为“一带一路”美丽的职教风景。
记者:董山峰 王艺钊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