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当晚,教育部职成司巡视员王继平、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房志凯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专访。
“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当晚,教育部职成司巡视员王继平、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房志凯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专访。
王继平指出,近年来,教育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中高职衔接为切入点,对学制、课程衔接体系和升学考试制度等进行了重点改革,为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继续深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今后一个时期,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工作经验人员的比例。
在访谈中,王继平介绍了“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以及基本做法。
王继平认为,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两位数增长平稳过渡到7.5%左右背景下,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必须要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而这都离不开教育、人才、科技的升级,离不开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可谓进入了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时期,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打通从中职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国际上也对“职业教育”的概念逐渐形成共识,将其统一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所以,为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技术技能人才。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
王继平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近年来,教育部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发各方面创造活力、增强职业教育内生动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制度建设稳步推进;二是行业指导能力不断提升;三是校企共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四是校企合作形式不断丰富。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将继续推进企业参与的国家制度建设,建立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将紧跟产业发展需求加强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设置指导,对接职业岗位规范研究制订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提升职业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将围绕行业企业实际,加强教材建设,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将选择一批有条件、基础好的地市、行业、骨干企业和中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王继平指出,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中德双方早在35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模式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建设了一批职业教育机构,培养了一支骨干教学科研队伍,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德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并形成了良好传统,产教有机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应用导向突出、社会共办职业教育成效明显,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今后,中国将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进程中,继续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与德国等国家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编辑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