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持续推进构建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体系和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国际传播。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不仅在于运用国际通用语言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思想和文化,更在于在激荡的世界文化浪潮中站稳脚跟、打好根基,增强国际交流传播能力,实现平等、共存、合作的中外国际文化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持续推进构建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体系和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国际传播。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不仅在于运用国际通用语言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思想和文化,更在于在激荡的世界文化浪潮中站稳脚跟、打好根基,增强国际交流传播能力,实现平等、共存、合作的中外国际文化交流。因此,作为国家话语体系的重要传播者之一,高职人才讲好中国故事,培育对外传播素养,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更能通过他们将中国的声音、故事和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因此,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教研室借鉴已有的经验,在详实分析学情、专业、行业的基础上,以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POA)为理论指导,以职业教育为背景,课程思政教育为引领,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建设、评价手段等方面对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实践。通过整合《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资源,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中国故事为主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融合专业及职业相关素质技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思政育人和对外传播功能,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英语叙事能力,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深化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一、主要做法
首先,教师通过访谈、调研、查找行业资料的方式了解各专业学生所需基础知识、职业技能、道德涵养,思考学生必需的职业能力、素质要求、思想道德修养。
同时,教师立足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融入中国故事;以传统文化引发思考,结合语言知识拓深内容深度;结合新中国建设成就,强化现代化精神提炼传播;实施基于POA的“讲好中国故事”混合教学模式。围绕单元主题,将“讲好中国故事”的总任务贯穿始终。依托SPOC,教师发挥支架作用,引导学生完成预学、研学、思悟、拓学、践行的五步学习,在语言操练中创设情境,融入中西家庭观、教育观、价值观对比,新时代亲子关系与孝道文化、中华传统运动、中华伦理五常、新时代中国梦、中国古今四大发明等,师生共建进阶完成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以期通过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线帮助学生在强化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创新思辨,求同存异,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跨文化交际及传播能力。
其次,教师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补充优化教学内容,整合思政教育素材,使模块主题与语言技能点相融合,并使模块主题思政元素更加凸显,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性与教育性。以模块七为例,融合中国古今四大发明和英语语言技能表达异同,通过在线互动网页、实时互动软件等混合教学载体,帮助学生产出对于中国社交媒体、直播行业、物流科技等内容的介绍和观点表达。
最后,实施基于POA的“讲好中国故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动态数据反馈教学设计和教材内容的合理性,探索富有层次的、详实合理的教材和教学平台的搭建。
二、成效成果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学习成效得到明显提升。
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独立思考和协作式学习提高了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和运用能力,强化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思辨能力,提升了沟通和写作能力,培养了对西方文化知识的批判性学习和有效辩证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在英语课堂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英文表达有初步了解,对于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深远影响有了初步的恰当认识;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并表达观点,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积极参加包括英语口语、口语演讲、英语写作、英语词汇大赛在内的多项第二课堂活动并获得奖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兼职、志愿者活动等,在实践中践行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提升自身素质及涵养;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懂得助人为乐、感恩父母、回馈社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并在利用所学语言知识完整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达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二)课堂生态和教材、资源库建设取得满意成效。
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育人育德意识,实时关注时事政治,不断收集、开发和更新思政教育资源,使原先较为割裂的课堂教育教学生态元素形成有机融合的整体;及时优化调整教学内容,补充传统文化知识,渗透文化对比,和现当代中国建设故事的学习领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建设平衡的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传播中华文化的教育教学生态。
其次,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手段并总结教学方法,编写了融合课程思政和POA理论的课程标准和整体设计,并在单元教学设计和课件中根据模块主题和专业行业素养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和技能的渗透和场景代入,丰富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知识并加深理解,帮助学生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做知识衔接和知识迁移,在同一语境下对两种文化进行差异性认知。教师补充和利用在建设完善的新形态教材、线上教学网络资源和新媒介;学生对于利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较之前有大幅度提高,对与宣扬中国文化相关的语言活动参与度有明显增加。
同时,教师团队与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合作,建设国家级教育部职业教育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省级项目实训课程子项目《化妆与形象设计技能实训》,深化职业形象内涵,扩大职业形象定义,将语言形象、文化形象、国家形象职业体现与英语课程进行结合,帮助英语课程与专业、行业、职业发展进行有机联动。
三、推广应用
(一)与中国故事有机结合的主题模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
通过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传统节日、传统礼仪的相关主题,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多题材的文化教育资料,不再零散地按照课本编写的顺序和以语言知识为中心进行教学,而全面开展以文化教育为中心,多路径实施教学。通过“驱动—促成—评价—练化—实践”五大环节,由认知到践行,深挖语言知识内涵与价值,帮助学生品鉴思辨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英语语言知识、专业核心能力、人文品德素养、职业素养精神四个方面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语言文化内涵,融通语言应用,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同时,数字赋能,依托超星搭建SPOC,具化POA教学流程,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重难点,创新教学互动模式,实现多维测评,反馈学习成效。
(二)大学英语课程“讲好中国故事”有效课堂环境评价量表
融通文化与职业素养,通过评价量表中包括任务导向、内容融合、个性化学习、探究合作、教学资源、活动形式、信息化工具在内的十三个维度因子展开多维立体评价,全程跟踪,实时评价。从课前自主预学,新知探索中分析学情、调整策略;从课中合作研学,导悟内涵中把握语言理解精准度及知识内化有效度;从课后课外的拓展实践,反思语言实践和品德外化的践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