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新模式,设计实施“融课堂”教学模式,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果融入到课堂中,培养既符合职业教育要求、又符合化工行业岗位需求的“M”型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新模式,设计实施“融课堂”教学模式,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果融入到课堂中,培养既符合职业教育要求、又符合化工行业岗位需求的“M”型高素质人才。“M”其上两个尖分别对应“职业教育”和“产业需求”双重目标,其下三个点分别对应“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三项支撑元素。
校企合作:深耕行业,奠定“融课堂”坚实基础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积极践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职业教育课堂改革与人才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校企合作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更是“融课堂”教学模式得以实施的关键。学校通过与区域内领军企业联合共建产业学院,与行业头部企业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化工实习实训基地、化工科普基地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机会;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学校还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开展联合研发项目,共同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也为“融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引入企业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直接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和管理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产教融合:重构课程体系,实现“融课堂”无缝对接
为了将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成果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对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重构。学校组织教师团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求,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制定了符合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学校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贯通。通过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围绕一个特定的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展开。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便于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也为“融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课堂教学与实训指导。他们通过讲座、研讨会、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将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技术难题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以赛促教:展示“融课堂”成果,激发教学创新活力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作为2024年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石油和化工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承办方,不仅为大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更通过参赛教师团队的精彩表现,充分展示了学校在“融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上的成果。
比赛中,来自全国41所学校的73支代表队,共同探讨化工职业教育“融课堂”模式,他们通过引入企业实际案例、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运用数字化教学工具等手段,生动展示了“融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和效果。
持续优化:四项措施,推动“融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发展
为进一步持续优化“融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将从教师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产教共同体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持续创新:
1.打造校企双向奔赴的“双螺旋”结构教师团队。一是教师团队构成多元化,鼓励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二是建立教师双向交流机制,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定期邀请企业兼职教师到校参与教学研讨和课程建设,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行业标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三是开展团队培训与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建设教学资源,促进教师团队的合作与协同创新。
2.建设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的化工实训基地。一是校内实训室尽可能模拟化工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包括设备、工艺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二是引入企业真实项目,通过“引厂入校”,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三是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通过配备先进的化工实验设备和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化化工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共建由政府部门、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化工实践教学装备产教融合合作平台,鼓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开展协同创新,共同攻克化工行业化工教学装备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标准,开展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国际专业认证;通过积极参与乍得国家职业标准修订等,推动国内化工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推动“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更多既符合职业教育要求、又符合化工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化工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孙勇 朱冰 赵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