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2014年上海首届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我市的职业体验日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
在总结2014年上海首届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我市的职业体验日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加强顶层设计,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一是建立活动运行管理机制。活动在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由教委各有关处室、直属单位、职业院校和社会媒体,联合成立工作小组。各部门共同开发职业体验的资源,制定实施方案,实行分工合作,逐步形成了“政府推进、院校支持、多方配合、社会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是建立项目开发评选机制。体验活动采取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实地走访,精心选择、有序推进职业体验项目的开展。同时我们还通过第三方对职业体验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评估。
二、精心设计,体验内容更加丰富
一是聚焦职业发展前景,注重职业启蒙。职业体验项目覆盖一、二、三产业,充分结合当前职业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热点,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如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城轨列车驾驶仿真驾驶”;大众工业学校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3D打印”;上海高级技工学校的“智能生活—机器人探索” ;上海材料工程学校的“学测PM2.5指数”,做个雾霾检测员等。此外,本市将职业体验日活动与“真人图书馆”结合,通过专业带头人、优秀毕业生等专业人士,与体验者互动交流,介绍职业启蒙、职业发展,从而使体验者通过“真人书”和职业体验与交流,提高职业体验日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比如,逸夫职校的中华传统民间艺术"面塑"被搬上了职业体验的平台,中职志愿者带着中小学生捏起了各种人物、动物和景物,体验民间艺术、传承传统文化,让传统在创意中升华;又如,服饰专业与上海龙凤旗袍的非遗传人合作,展示中职毕业生高超的旗袍制作工艺技术,有机会成为龙凤旗袍的非遗传人。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文化艺术的浸润,而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将对学校的各类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养料。
三、搭建活动平台,功能更加多样
一是推动体验活动与技能大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上海科技馆既是2015年4月上海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主赛场,也是以“科技与生活”为主题的职业展示与体验活动场地。技能大赛与职业体验活动交相呼应,营造了浓厚的职业教育氛围。此外,开放日活动通过读卡设备获取参与体验活动学生的电子学生证信息,实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后台的信息管理系统,使体验活动成为我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全方位打造宣传平台,扩大影响力度。市教委通过新媒体、户外宣传、地铁广告、校园宣传等各种途径开展广泛的宣传。在上海申通公司、巴士公司、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等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轨道交通、地铁、公交站点投放公益广告,在地铁专列播放职业体验日专题宣传片。活动得到了中央媒体、本地媒体和教育专业媒体的大力宣传报道,实现了网络、电视、广播、纸媒、微信的全媒体覆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社会反响强烈,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体验活动深受学生追捧,得到各界好评。两年来,职业体验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家长走进职业教育。不少学生成为体验活动的追星族,连续两年参加体验活动,有学生家长从外地赶来参加,还有不少外国学生参加体验,四月的双休日成了职业教育的嘉年华。部分职业体验项目的报名甚至“一票难求”,比如上海教育-第一教育等微信平台上的报名名额被秒杀。体验活动很好的宣传了职业教育改革成果,营造了“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许多家长在陪孩子参加完体验活动后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心声:“如果在学校教育阶段能接受过职场教育,可能学生毕业后融入职业会稍微顺利一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形式,学生学到非常多的课本以外有用的知识,我们家长和孩子非常希望教委能长期安排这样的活动。”……)
二是职业院校师生能力素质得到提升。体验活动的工作人员都是来自职业院校的学生志愿者,他们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学生和家长进行讲解,既增加了职业认同感,又很好的提高了自信心。承担项目的广大教师,在项目设计、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专业前沿和社会热点,并转化为具体体验项目,很好的提升了教学设计能力。
我市将在继续开展好相关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研究,加快完善职业教育宣传活动的长效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