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光明日报 >

高职“就业经”或让普通本科院校顿悟

2013-11-21 15:51:27 光明日报
分享到: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已经成功“逆袭”、超越了绝大多数普通本科高校。作为高考录取排在最后、录取分数最低,甚至连年需要大量补录的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远逊于其他普通本科高校,更不及985和211工程大学,其就业率却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值得普通本科高校深思和借鉴,其中有两个方面最为关键。

  胡解旺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21日 07 版)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已经成功“逆袭”、超越了绝大多数普通本科高校。作为高考录取排在最后、录取分数最低,甚至连年需要大量补录的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远逊于其他普通本科高校,更不及985和211工程大学,其就业率却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值得普通本科高校深思和借鉴,其中有两个方面最为关键。
  
  一是以应用技术和强化实践为本。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理论教育并不求多求全,而是注重“少而精”和“管用”,并且能够将理论及时、有效地运用实践中。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后,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应用技术和操作流程,特别是在就业最为广泛的加工制造业领域,许多学校的课堂就直接安排在工厂的生产操作车间。这种将理论与技术实践的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战水平”,顺应了市场需求。
  
  而普通本科高校在应用技术和具体操作方面却日益弱化。即使是工程技术类专业,“践而不实”的现象已经饱受诟病,遑论其他专业。尤其是扩招以来,许多高校压缩资金投入大、办学成本高企的工科专业,转而增设人文社科类专业,连年的扩招也主要围绕这些低成本专业展开,导致当下这类专业毕业生人数众多,就业面日益狭窄,就业难度增大。正因为这类专业办学成本最低,所以也成为许多农、牧、林、矿、油、电高校热心拓展的新型重点专业。于是,抹杀自身办学特色、追求“大而全”的综合性成为中国高校“千校一貌”的基本格调。
  
  对培养成本高昂的应用技术和实践的轻视,虽然获得了低成本办学的短期效益,却贻患无穷。当大量缺乏实践技能的毕业生就业无门时,这些高校靠这种低成本方式运作,已经和正在付出声望下降、招生困难、办学质量进一步降低的高昂代价。如果普通本科高校在这么多年的就业难中仍不能、也不愿从高职院校的高就业率中获得启迪,不尝试改变办学方式,而是热衷于闭门造车、理论脱节于应用和实践,最终将难以为继。
  
  二是毕业生错位和低位就业。高职院校长期秉持错位就业、低位就业的理念,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教育他们将来到最能发挥才能的小微企业工作。毕业生经过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后,也愿意选择能够发挥自己技术特长、人才需求量巨大的“体制外”小微企业。他们与那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相比,又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因此很快在小微企业崭露头角,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技术运用日臻娴熟。反观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他们不愿意到小微企业工作,一是不屑于与农民工为伍,二是想方设法挤进“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和国企去寻求“铁饭碗”,却面临着招聘人数少、准入门槛高等诸多难题。“高不成、低不就”使他们处于尴尬的两难状态。其实,以他们所接受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大学教育,即使到了小微企业,同样竞争力不足、随时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所以,真正的铁饭碗是不管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有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来保证自己不丢“饭碗”。
  
  时下,包括诸多名校在内的普通本科高校在学生就业这一关键问题上还缺乏“转危为机”的务实和创新意识。一些领导和专家依然不改初衷,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毕业生只有获得体面的职位和高薪才不致辱没学校的金字招牌;如果去小微企业工作,既非学校的体面,更非学生的荣幸。这样的暗示和说教持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也是一些大学生走出母校大门后宁愿在家啃老,也不屑于到小微企业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错位和低位竞争的意识和举动,只盯着需求量少得可怜的“体制内”的体面岗位,就业率无论如何也难以有效提高。
  
  总之,普通本科高校需要不耻下问、移樽就教,虚心吸取高职院校经验:一方面学习后者强化学生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真经”,另一方面学习他们如何成功引导广大毕业生到人才匮乏的小微企业大展才干。如果普通本科高校(尤其是名校)唯我独尊、骨子里依然被傲慢和偏见所左右,不踏实、认真地向高职院校取经,低靡的就业率不可避免地制造出大批“毕剩客”,最终使自己“体面”尽失,并日益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