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 > 书记校长 >

记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长汪秀丽

2013-10-22 18:48:10
分享到:
明确了“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坚定地走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以及“三年创建省级名牌,五年冲击国家级重点,十年建成全国中职名校”的奋斗目标。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段晓芳

    清晨,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校园里,校长汪秀丽一如既往地早早出现,一间间教室走过,驻足、察看……这是她从教40多年来从未改变的习惯,每当看到那一张张青春的面孔,她的脸上也不由溢满笑容。

    从19岁上班,到如今年过花甲,这所学校,承载了汪秀丽太多情感:梦想、奋斗、艰辛、幸福……16年校长生涯,汪秀丽和她的班子、她的老师们辗转全国各地学习考察、跑企业、跑项目、跑政策,累计跑了几百万公里,足迹遍布40多个城市,160多所学校……如今,这所当年只有2000名学生的职业学校,在她的带领下,已完成从全省名牌、国家级重点,再到全国示范学校的跨越式发展。16年,这所塞外山城的职业学校已经完成了完美蜕变,绽放出绚丽光彩。

    思路决定出路

    1972年,年仅19岁的汪秀丽站上了三尺讲台,成为市职教中心一名政治教师,自此,40多年来她从未离开过这所职业学校。

    1997年前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形势严峻、大中专不包分配、高校扩招、普高热、社会办学升温等诸多因素汇聚在一起,使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一路下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许多职业学校不得不关、停、并、转。我市也相继撤并了三所职业学校。44岁的汪秀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任校长职务的。

    “要干,就干好,一定要让职业教育焕发光彩。”汪秀丽为自己立下誓言。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有多宽,出路就有多广。”这是汪秀丽任校长后对全体教职工讲的第一句话。刚一上任,为了给学校寻找更好的发展出路,汪秀丽就带着所有的中层干部到青岛、烟台、大连、天津参观学习,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参观了11所全国先进的中职学校。回校后,她写下了长达7000多字的调研报告,向全体教职工作了专题汇报。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是这次汇报,在全校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明确了“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坚定地走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以及“三年创建省级名牌,五年冲击国家级重点,十年建成全国中职名校”的奋斗目标。

    作为职业学校校长,汪秀丽认为必须研究市场,不断创新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把专业办在企业的兴奋点上,办在职业技能的紧缺口上。

    在大多数人连键盘都没摸过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汪秀丽在全市率先开办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专业,现在这个专业成为了河北省唯一的全国示范专业。2000年,有一次,她随意浏览报纸,一则短短的百字消息引起了注意:国家西部大开发,将投资50亿元新建扩建20个机场。一个想法迅速在她脑海中成型:开发航空乘务专业。随后,她立即派出四路人马,前往首都机场深入调研,赴海南、深圳航空公司探路,到哈尔滨摸底,率先在全省开发了航空乘务专业,并从航空公司请来专业人士面试。30 多个名额吸引了3000名学生报名,后来,这30个孩子全部飞上了蓝天,成为河北省职业院校培养的第一代空姐空少。2001年,动漫产业刚刚起步,汪秀丽决心开办了影视动漫专业,如今这个专业已经成为全国中职动漫的龙头……在她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下,学校创新设置了26个分支专业,形成了五大就业类专业群。

    为了给学生开拓全新的就业领域,谋求高层的就业岗位,汪秀丽瞄准国字号、央字头企业,坚韧地推进校企合作。但是与高层企业合作谈何容易。单就与首都国际机场的联办,就整整推进了十年。

    “已记不清我和班子成员多少次奔波在去机场的路上,记不清多少次在走廊里等待机场的领导,也记不清受了多少委屈,碰了多少钉子……”汪秀丽说。“没办法的办法,我们只能勤汇报、勤联系。只要到北京或者路过北京,我们就一定去机场,说说学校的发展,谈谈学校的规划,讲讲我们的孩子们。”

    都说十年磨一剑,汪秀丽的真诚感动了机场领导,赢得了他们的信赖与支持。目前,市职教中心已经成为首都机场首选的员工定点招录院校,2100多名同学走上了安检、护卫、商贸等岗位。仅去年一年机场领导就9次主动到校抢聘学生。

    正是凭着这种坚持,如今的市职教中心成为142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就业选择率300%,就业安置率100%,成功上岗率95%,连年呈现出高三学生抢聘一空、高二学生预订一空的火爆局面。

    好校长,好妈妈

    一所充满关怀和尊重的学校,才是幸福成长的学校。对此,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深有感触。

    “不论是资历颇深的老教师,还是刚刚入职的大学生;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看门扫院的临时工,校长都一样亲切、一样尊重。她用磁石一般的人格魅力凝聚着所有人。”说起校长,教师贾炜这样评价:“如今,我们已经离不开校长了,只要她出差久一点,大家心里就会觉得空落落的。而她为大家所付出的一切,我们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谁家有个急事、难事,汪秀丽心里都有一本账:肖力争老师即将结婚却无房可住,郝序杰老师爱人身患癌症却经济困难,闫俊玲老师为姐姐看病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教师孙静雨一谈到校长的时候就会潸然泪下。那年他被派到农村支教,一天,患有糖尿病的孙妈妈并发症反应晕倒在广场,校长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帮助救护,垫付医药费,并安排同事轮流照顾,直到孙妈妈脱离了危险。

    住宿部李凤梅主任每每拿出她视作珍宝的“小本本”,眼里总噙着泪花,上面记录了她与汪校长这些年来数百条往来的短信:“凤梅,住宿工作又累又难,你要多保重自己。”、“祝孩子们喜欢的凤梅妈妈,母亲节快乐!”、“别着急凤梅,困难总会过去。”……李凤梅说,这些短信就是她进步的坐标,忘情工作的兴奋剂。

    汪秀丽是教职工眼中的好校长,更是学生眼中的好妈妈。2005年毕业的郝明亮如今还清晰地记得高三那年,因为交不起学费,惴惴不安地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面对她时,我才知道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她的笑容那样温暖,她的眼神充满关怀。她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孩子,别哭,这里是家,有什么困难都说出来,学校会帮助你的。’”多年以后,每当回想起这一幕,郝明亮眼眶仍会湿润。当年他以全省第四的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大学。现就职于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并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他说:“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在塞外,有一座山城叫张家口;在这里,有一所学校叫职教中心;在学校,有一位敬爱的校长妈妈!”

    为更多孩子搭建梦想的平台

    有人说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差生,汪秀丽反对这样的观点。她说:“在我们眼里没有差生。有的孩子可能文化课成绩不好,但也许他动手能力强,也许他阳光自信,也许他踏实吃苦,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作为老师就要因材施教。”

    她将这一理念深深植入工作中,全力推进“全纳教育”,并坚持立德为先、育人为本,坚持“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并重”的德育原则,为每一名学生留下终生难忘、受益一生的高中时代。

    自1998年开办了首个对口高考班以来,汪秀丽就明确了“一手抓高考,一手抓就业,两个拳头都要硬”的办学思路。16年来,她先后拓展了计算机、建筑、财会、文秘、旅游、烹饪、学前教育7个对口高考专业,还下大力气开办了美术高考专业,与天津同类学校联办了天津春季高考班,在就业类专业增设了成人高考课程,努力延长学生受教育年限,提升学生的学历层次。

    这些年来,3万多名学生从市职教中心毕业,其中8000多人考入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天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320余名学生先后在国家、省、市以及行业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首都机场3000多名安检员中,三分之一来自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等国内外重大活动、盛会上,学校1000余名学生参与了安检及礼仪服务工作。

    16年,对一生而言是珍贵的光阴;对一所学校而言,是难忘的蜕变历程;对汪秀丽而言,是梦想从一个起点到另一个起点。在她心中还有一个更美的职教梦:将学校办成全国标志性、现代化、国际化的中职名校,为更多孩子搭建梦想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