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地方媒体 >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校建设完成

2014-04-23 14:47:06 天津日报 责任编辑:贾少军
分享到:
 自2012年开始,学院与天津工业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端技能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联合培养)专业人才试点工作,至2013年已经连续两年招生,对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前言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天津市二轻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通过三年建设,在天津市教委、市财政和二轻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学院首批进驻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发展优势,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完成了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等9个子项目。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在骨干校建设中,学院“以共赢为基础,以资源求合作,以服务获支持”,赢得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真诚加盟高职教育,实施了贯穿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主线。围绕专业建设核心,吸纳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在专业定位、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强化学院的内涵建设,大幅提升学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及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反哺学院举办行业的发展、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进步与人才需求能力的骨干校建设整体路径,实现了学院内涵式发展。
 
  “三级贯通式”  实现校企合作新突破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遴选与学院专业群密切相关的行业协会和企业、国际知名或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成立了由天津市模具工业协会、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等12个行业协会及企业、学院举办方、学院,共14个单位组成的校企合作董事会,成立了校企合作执行委员会,完善或重组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中全面落实董事会的战略和决策;在校企合作基础管理、运行管理、保障管理、协调管理方面建立健全28项制度并予以实施,形成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了学院与企业的共赢发展;建立校企合作服务体系,保障了“三级贯通式”体制机制的实际运行及其可操作性。学院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实现了校企合作顶层决策科学化、人才共育制度化、合作范式标准化、资源共享常态化、协同创新战略化。
 
  紧贴市场需求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期间,学院依托校企合作董事会、校企合作执行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接天津八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紧贴天津二轻行业的六个板块,跟踪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关注新工种、新岗位,形成了模具设计与现代制造、轻工装备自动化、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轻工产品艺术设计、信息传播、服务与管理等六大专业群。学院近三年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状况,彰显了学院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严密对接的成效。
 
  同时,学院依据专业特点及合作企业需求,创新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互融”与“教学做一体”,使专业人才培养有效对接企业需求。国家骨干高职院校4个重点建设专业率先创新了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分别形成了阶段式“订单培养”、分方向“定岗培养”多元化、“双主体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为所对应的行业企业培养了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带动了专业群和全校各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
 
  此外,学院各重点建设专业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专业的各自特点,汲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相关资源,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目标,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在注重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有机衔接的同时,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课程体系完整性的重要方面。通过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契合度,有力助推了高职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并配合教学做一体化及不同的工学结合教学组织模式,系统化设计具有职场氛围的多功能校内实训场所,建设一体化教室、模拟仿真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实践课程开发、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需要。
 
  建设专兼教师互促型团队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学院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三级贯通式”办学体制机制优势,采取“制度改革、分层定制、互促共赢”的建设路径,深入探索了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以分层定制为举措、以互促共赢为保障,学院建立了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在教育教学、技术服务、资源建设与利用等方面的互促共赢机制,强化了教学做一体和企业精神,实现了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多人在各类行指委、协会等兼任职务;承担“模具设计与制造”、“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等国家级骨干教师项目培训和“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等国家级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进修,多名青年教师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取得技师、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各类高级考评员资格比例得到大幅度提升;骨干教师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资源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承接并投入开发了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小风电利用工”职业培训包(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和《“地毯职业培训师”职业培训包》两个职业培训包项目。
 
  其中,学院实训中心教师王称,2013年经选拔代表中国赴美国参加由国务院国资委与美国康涅狄格州政府共同举办的国际数控机床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王称所在团队获得团体二等奖、最受外国专家好评奖、最佳团队协作奖等荣誉,王称本人获得了2013年中美国际数控机床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称号。
 
  强化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院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发掘蕴涵在各专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内涵。教学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将职业氛围熏陶、专业素质与技能分析等融入课程设计,探索出职业素质融入专业教学的新方法,实现了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高度结合。同时,学院以第二课堂专业社团活动为载体,作为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延伸,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企业职业素养的要求。
 
  同时加强了就业服务与评价体系建设,依托麦可思、天津市津轻人才开发中心等第三方机构以及学院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制度,向不同的对象,调查本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调查用人单位的情况反馈,实行了“德育学分”制度,对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质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评定,作为考核学生、评奖评优、毕业鉴定的重要依据。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制度化实施,助推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此外,学院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中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立了学院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完成了《高职院校“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并通过了教学实践的成功检验。“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院与三个合作单位“校政企园”四位一体,共同构建了“一课、一站、一网、一基地”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丰富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资源,激发了高职生创新创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优化了师资结构并提升了专任教师创新创业教学的能力。近三年,学生在国内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人次、师生共获专利数逐年增加。学院《高职院校“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成果获得了2014年职业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在94%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达到100%;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作用下,“赛课融通、赛训融通”,学生技能大赛获奖人数逐年上升。学院2012年被评为“天津市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示范校”; 2013年学院被中国青年报等第三方评为“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
 
  在骨干校建设期间,学院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宽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和领域,促进了学院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学院专业和课程建设,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院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签署了开展“风电场运行和维护技术人才培训项目”的执行协议,开设了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专业,建立了“风电场运行维护职业教育及培训平台”,组织来自全国多家院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人员赴新加坡和中国台湾进行师资培训;借鉴德国风电专业教学标准,编制了基于岗位需求的“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主持制定了“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组建了中新职业教育合作研究院,开发中外合作国际化市场营销专业,主办了第一届中新职业教育论坛,成为了国内两国政府间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其合作模式和运行方式在国内同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领域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与澳大利亚澳中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创建的天津澳中培训中心已被天津市教委作为天津市高职院校教师赴澳培训的平台和窗口,组织教师通过该平台赴澳参加培训。
 
  2012年学院代表中国赴德国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由中国教育部、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主办,德国工商总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承办的首届中国职业教育展,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与德国职业教育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进而提升学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提高了学院的国际知名度。
 
  发挥示范作用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援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职业大学、河北省兴隆县、新疆和田地区,为对口支援院校进行了师资培训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帮扶。 2013年11月,贵州省主管领导来学院参观时,对学院对口支援贵州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3年获得“天津市对口支援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与13所中职院校“三二分段”衔接。会计电算化、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两个专业中高职衔接项目被列为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牵头与中职校制定了教研协调会制度等,对教学管理、中高职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进行规范,打通职业技能证书,实现中高职系统化培养。
 
  自2012年开始,学院与天津工业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端技能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联合培养)专业人才试点工作,至2013年已经连续两年招生,对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同时,学院依托校企共建的“校中厂”和技术开发、培训与公共服务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开发与服务平台体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与天津市模具工业协会及所属企业合作,建设了“天津中小型模具企业服务中心”,为天津中小型模具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帮助天津天祺德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的冲压模具技术攻关项目,获得两项发明专利并申报“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中“2012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成功立项。近三年,学院积极开展应用研究、科技开发与服务,推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面向职教集团企业,发挥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作用,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与企业取得共识。根据企业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建设及新项目实施、产品升级、技术改造等实际需要,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针对性服务,即“菜单式培训”,逐步探索出职业院校人才培训运作的新模式。
 
  在新的起点上,学院将继续以“注重内涵建设,立足行业发展,服务滨海新区”为办学指导思想,走品牌建设、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进一步发挥区域示范和引领作用,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