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社会 > 服务社会 >

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培育服务现代农业创业人才

2014-06-26 17:01:22 责任编辑:贾少军
分享到:
 校企联盟实践园区的建立和运行,使学生掌握了创业实践的基本流程,从中得到启示,坚定了立志农村创业的信心。培养了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树立了正确的成才目标。通过创业的实践模拟培养,学生受益匪浅,有多数学生决定要在毕业后回到家乡进行更大规模的尝试,要以经理为榜样,学好专业知识,创造价值,孝敬父母。

创新“孝义+技能”学生成长模式
 
  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创新了“孝义+技能”学生成长模式,把培养农村科技创新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创业人才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贴近“三农”育人才,使职业教育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探索提升中职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文化育人提出新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职业学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本土化人力资源的任务,引导农村中职学生为农村服务,为农业服务,在农村发展,在农村创业,构建和谐家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留得住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二)本土化人力资源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农村孩子不愿扎根农村,不愿服务农业。青年人的趋利性和流动性造成农业人才短缺,造成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不断增多。这种现象不利农村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这对以孝义为先、以孝立家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无疑是一种情感的影响。
 
  二、构建现代农业创业人才成长模式,实现“1234”目标
 
  一个主旨:以服务“三农”为主旨。
 
  二个能力:使学生具备双种能力。能进本县企业,能服务农村。
 
  三位一体: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把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融为一体。
 
  四个追求:做一个热爱党,热爱祖国,有理想的青年。
 
  做一个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青年。
 
  做一名讲诚信,遵纪守法的青年。
 
  做一名讲友善、讲文明的青年。
 
  三、创新现代农业创业人才成长模式的主要过程
 
  (一)组建校企联盟,规范工作流程
 
  1、调研论证,制定《组建校企联盟实施方案》,寻找联盟合作伙伴。
 
  2012年暑假期间,由李强主任和5名教师组成2个小组,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分别对全县及周边地区的园林项目企业及苗木基地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全县在做精现代农业,实施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项目的发展、运营情况和人才需求情况。在调研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论证,制定了《组建校企联盟实施方案》,选定了天津市海润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2、组建校企合作联盟,签署合作协议
 
  在位于本县东施古镇,与天津市海润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了园林花木与观光农业实践园区。并租用该公司苗木基地12亩,作为学生承包创业实践用地。
 
  在位于本县东施古镇,与天津市绿普生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建立了果蔬品种优化与现代绿色休闲种植实践园区。
 
  在位于本县罗庄子镇,与蓟州国际度假村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北部旅游、土特产文化产业产品研发实践园区。
 
  校企联盟的成立,实践园区的建成为做优现代服务业、做精现代农业,满足学生实习实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统筹设计,形成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协作组:是学校与公司的最高管理机构,由学校校长和公司经理担任组长,主管建设项目的副校长和公司副经理担任副组长,学校主管主任主持日常工作。负责构建共建共享管理机制。
 
  主要分工:负责联盟模式资源开发总体规划,阶段审阅开发成果,协调相关事宜,统筹管理,确保质量。
 
  专业技术组:由学校专业技能课教师和公司技术员、专家组成。负责构建实践园区技术开发机制。
 
  主要分工:具体负责技术研发、专业技术指导、成果鉴定、拟订学生实践计划等项工作。
 
  校内外创业指导组:由实习指导教师和公司业务经理或销售员组成。负责构建创业人才培育机制。
 
  主要分工:宣讲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组织创业活动,进行创业指导。
 
  (二)顶层规划先导,校企协同实施服务“三农”“113”希望工程
 
  1、创设一种环境
 
  创设农村创业实践氛围,建设了涉农前沿科技产品展室:分为农、林、渔、牧、旅游等特色展区。加强学生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引导学生早日树立创业梦想,并为此奋斗,努力进取,开创未来,实现“我的梦”。
 
  2、构建一种模式
 
  积极构建了能工、能农、能商兼备职业技能的新时代中职育人模式。
 
  (1)以开设弟子规解读课程入手,普及培养学生服务农村的意识,利用涉农专业,开辟学生实践园区,让学生掌握致富技能。
 
  (2)引导学生承包实践园区1-2分土地,在专家和学校教师的指导下,种植或栽培市场畅销的树苗,经营期为1-2年,赢利归学生;引导学生承包学校2个超市商店,全部由学生进行备货、铺货、销售、刷卡、核算等业务,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创业意识。
 
  (3)组织学生制定创业计划。一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业意识;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能力;三是重点培养学生组织管理和创业能力。
 
  3、实施三项任务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好教得了的问题。
 
  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服务农村的素质,实施了“1340”教师培养计划。即:1个继续教育周期,专业教师具备农业技能等级证、职业指导师和心理指导师3个证的人数达到40人。
 
  (2)潜移默化的树立学生心灵深处的榜样,让更多的学生在农村创业,解决好站住脚的问题。
 
  人生态度决定人生高度。学校通过聘请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家作报告、定期请校企联盟公司经理现身说法、请校企联盟技术员兼课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最有说服力最具感染力的教育,帮助中职学生从中考失败阴影中走出来,树立信心,产生创业的欲望,达到刻苦学习专业技术的目的。
 
  (3)加强课程开发,改革教学方法,解决好用的上的问题。
 
  我校在组织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编写《农业技能普及通用教材》时,第一做到从培养目标入手,兼顾教法的启迪作用。第二做到突出技能本位,再现技能养成过程。第三做到体现服务对象和岗位需求及相关能力要求。第四做到有利于学生规范操作习惯的养成。第五做到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思维、心理、意志品质的形成。
 
  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四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三个转变。
 
  四种新型师生关系:师徒型师生关系;平等互助型师生关系;人性化教材与解读者型师生关系;导演与演员型师生关系。
 
  教师实现三个转变:从教师到师傅,懂得关爱,知道赞赏;从演员到导演到评委,首在设计,重在评价;从长者到合作者,学会尊重构建新型的合作关系。
 
  四、创新机制,为培育现代农业创业人才提供有效保障条件
 
  (一)校企联盟的精诚合作是现代农业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协作组主导,专业技术组为核心,协同校内外创业指导组统筹规划实践园区的实训项目,将园区划分为体验实践区、种植实践区、创业体验区,为现代农业创业人才的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校企共建共赢的合作是现代农业创业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
 
  企业专家团队和技术力量的全程参与,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使新技术得到掌握,为学生创业提供了锻炼自己的平台。
 
  (三)创新共建共享机制是学生实现“我的梦”的重要保障。
 
  校企联盟,大家共同破解难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演示操作、技艺传授、制定保障措施、出台奖励办法,严格管理,确保了人才质量。
 
  五、主要成果与成效
 
  (一)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孝义+技能”学生成长模式。
 
  校企联盟实践园区的建立和运行,使学生掌握了创业实践的基本流程,从中得到启示,坚定了立志农村创业的信心。培养了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树立了正确的成才目标。通过创业的实践模拟培养,学生受益匪浅,有多数学生决定要在毕业后回到家乡进行更大规模的尝试,要以经理为榜样,学好专业知识,创造价值,孝敬父母。
 
  (二)积极探索了服务“三农”的途径,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校企协同实施服务“三农”“113”希望工程,是以“孝义为先、技能为本,造福桑梓、服务社会”为人才培养宗旨,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立足本地实际,全面实施农业通用技术教育,全方位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体制机制,成为了提高人才质量的保障,成为了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
 
  (三)创新了校企联盟实践机制,具有推广价值。
 
  校企联盟实践园区的投入使用,为校企合作培育农业专业人才提供了成功的范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收看电视时,都把自己感兴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新专利、好点子等及时记录下来,为将来创业积累资料。不少学生对老师说:“在实践园区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它将成为我最美好的记忆”。
 
  六、体会与反思
 
  (一)进一步探求校企联盟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方法。
 
  要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在已取得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新的途径和方法。
 
  (二)进一步拓展校企联盟深度合作的空间。
 
  学生到实践园区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要与园区经理达成新的协议,就是学生毕业后在家乡创业,仍需要园区经理和学校帮助,制定出相应的帮扶措施,这是学校正在考虑的问题。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