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自主招生制度,指的是高职院校通过提前招考的方式,将具备一定技能潜质和升学意愿的中等学校毕业生招进学校加以培养。提前招考,意味着考生不必参加统一高考,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自行制定标准,自主遴选那些有志读高职、动手能力强、职业潜质好、综合素质高的考生入校就读。
高职自主招生制度,指的是高职院校通过提前招考的方式,将具备一定技能潜质和升学意愿的中等学校毕业生招进学校加以培养。提前招考,意味着考生不必参加统一高考,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自行制定标准,自主遴选那些有志读高职、动手能力强、职业潜质好、综合素质高的考生入校就读。
自主招生是高职院校多元化招生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高职院校招生模式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它如一把双刃剑,在缓解学校招生压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现状
自主招生是高职院校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自2007年教育部授权8所高职院校试点以来,取得长足发展,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招生院校和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7年8所高职院校招生1822人,2008年20所高职院校招生5005人,2009年33所高职院校招生9240人,2010年73所高职院校招生25505人,2011年200所高职院校进行自主招生,自主招生计划数占总招生规模的10。
二是国家级示范校积极参与。在探索和改革招生模式过程中,国家级示范院校和国家级骨干院校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成为自主招生的主力军。以2011年为例,全国共有200所高职院校进行自主招生,其中国家级示范和骨干院校有141所,占院校总数的70.5%。
三是考生报名意愿强,热情高。自主招生提供了更大的升学选择空间,对考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以2011年为例,河北省报名人数是计划人数的15.98倍,浙江省报名人数是计划人数的8.45倍,辽宁省报名人数是计划人数的12.15倍。
四是考核内容侧重考生综合素养。招考院校大都采取笔试加面试的考核模式,笔试内容多侧重于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数理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面试环节注重考核学生的法律意识、道德水准、心智礼仪和职业规划等综合素养。
五是自主招生学生报到率高。自主招生避免了学生报考学校与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被录取的学生开学报到率大幅提升。以2011年为例,200所自主招生高职院校中,有32所院校学生报到率为100%。
自主招生正反两面看
自主招生引起了社会、学界和考生的普遍关注,其给高职教育带来的影响也逐渐显现,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对院校的招生、管理、教学和就业四个基本环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自主招生缓解了高职院校招生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职院校的招生压力逐步凸现。在生源危机日渐突出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便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政策尝试。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夯实了招生的效果预期。自主招生院校大都是示范和骨干院校,社会认可度高,且所招专业也大都是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培养质量和就业前景提升了学生报考的意愿。另一方面,自主招生的制度性设计保障了招生效果。提前招考克服了高职院校的招生序列劣势,录取标准自主化加大了高职院校完成招生计划的技术可能性,终结性录取制度可以提高学生报到率。
自主招生加大了高职学生管理难度。自主招生学生与普招学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自主招生群体相对来说管理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有:一是自主招生的报考门槛较低,学生文化基础差异明显,不自觉地分化为若干个活动群体,加大了集中管理的难度。二是自主招生学生大都思想活跃,但缺乏基本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三是自主招生学生大都自“分数为王”的中学教育开始就经受社会的偏见与歧视,缺乏自信心,使得班级整体上进动力不足。
自主招生为高职院校教改带来了挑战。自主招生学生和普招学生两者的培养目标一致,都要培养成深受市场和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虽然培养目标一致,但生源特征不一样,因此只能为自主招生的学生单独制定一套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独立编班,单独组织实施教学,单独进行学习评价。
自主招生拓展了高职学生就业空间。一方面,单招学生职业潜质好,技能学习兴趣高,专业技能基本功较为扎实。另一方面,他们的观察和应变能力强,大都重视和擅长积累职业素养,因此就业能力较强。
高职院校如何应对
对策一:优化招生工作,组建专业招生联盟。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过程极其复杂,涉及招生宣传、命题出卷、知识考试和能力测试等诸多环节。繁多的工作任务是单个高职院校难以独立、高效完成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联合起来,组建专业招生联盟,并以此为载体来优化整个招生工作。这样可以借助招生联盟宣传造势,提升学院的招生知名度;可以借助招生联盟形成集群化招生,降低学院的招生成本;可以借助联合招生整合招生资源,组织专家统一命题,选调优秀教师集中面试考核,聘请第三方进行网上录取和公示,确保招生工作的公正性和高效性。
对策二:革新管理模式,实行学生分类管理。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按专业区别对待编班问题。比如,对于市场营销等宽口径专业应当混合编班,单招学生经过努力很快能在学业上赶超普招学生;而对于计算机技术等窄口径专业则应该单独编班,这样既可以照顾单招学生学习情绪,又可以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其次要实施差异化管理。在混合班级中,对单招学生的纪律管理要灵活处理、适度放宽,以说服教育和劝勉鼓励为主;在单招班级中,对学生的纪律考核要坚持过程评价为主,考勤评价为辅。再其次,要做到精细化管理。要能把班级管理目标细化为若干行为准则和考核细则,做到“每节课评价一次,每天考核一次,每周汇总一次,每月奖惩一次,每学期表彰一次”。
对策三:加大教改力度,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学部门要制定单独的教学计划,并根据教学的需求适当调整课程和增减课时;单独实施创新性教学,深挖单招学生勤思善问的学习潜质;单独实施过程性学习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学业考核标准,侧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对策四:强化就业优势,倡导多渠道就业。高职院校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主招生学生的职业潜质,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同时与企业合作,加大实践育人和实战育人的强度,尽量缩短甚至消除学生的岗位适应期。要注意加强对自主招生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强就业竞争的软实力。持续学习能力是高职学生优质化就业和事业逐步成功的核心动力,学历层次的提升意味着学生可以凭借技能优势和学历文凭进入更宽就业领域,甚至高端人才就业领域,因此高职院校要鼓励那些知识基础好、学习意愿强的自主招生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历水平,实现优质化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