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消息,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在第四届中国制造业年会商强调指出:“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产权问题,更是一个民族发展和国家崛起的不竭动力。今天,我们谈自主创新,我们呼吁政策配套、资金支持,可是如果人才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简单的组合,最多只能是“集成创新”,却缺乏“原始创新”。
5月21日消息,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在第四届中国制造业年会商强调指出:“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产权问题,更是一个民族发展和国家崛起的不竭动力。今天,我们谈自主创新,我们呼吁政策配套、资金支持,可是如果人才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简单的组合,最多只能是“集成创新”,却缺乏“原始创新”。
创新立国,不仅是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事情,也是广大制造业企业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近些年,我国大学扩招以后,接近2000所大学每年有近700万大学生蜂拥进入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就业压力。可是,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学生卖猪肉,大学生摆地摊,大学生……就业难。国家辛辛苦苦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做这些低科技含量和低文化的工作吗?而另外方面却是大量企业招不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什么很多高新科技企业集结在“北上广”,因为这些大城市容易招揽人才,到了二三线城市就找不到需要的人……
如今,招工难、用工难,找工作难,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矛盾一天天叠加,如何破局?我们不妨简单加以分析:今天的情况已经与10年前发生了本质区别。10年前或许20年前,主要还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珠三角、长三角和大城市找工作,基本上还是以苦力为主,但是现在呢?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已经成长起来,走进大学,走出校门,他们堪称为“知识分子”。他们大多数不愿意进工厂,他们更加看重体面的活,他们希望进入机关工作,导致“考公务员热”;他们宁愿在大城市,导致房价高高烧不退,他们生活压力大,但是他们宁愿坚守而不愿意离开。
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却又有大量的企业找不到人才?如何纠正当前畸形的人才培养机制?我们不妨看看我们的大学,大致90%的大学课程更加偏重于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普及,甚至很多财经院校和工科的本科生走向社会并不能独立地开展某项具体工作。所学习的知识面面宽,却不具体;样样懂,却不精。而真正面向职业教育,能够走出校门就能用的专业人才却少之又少。
我曾经参加过某知名大学的讲座,我对学校领导建议,能否将30%的时间用于基础知识的普及,30%的时间用来与企业家和政府决策层领导的对话交流,40%的时间用来社会实践?学校领导说,想法很好,操作难,难就难在教育部对每门学科有明确的课时要求,不达标者视为不合格。
看来学校认识到了如何培育人才的症结所在,只是单靠学校改变不了这种不合理的硬性制度。
去年,应某知名大学邀请,给珠三角的企业家就当前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搞一次讲座。原计划是2小时,我却在40分钟就讲完了。我的本意是希望将政策信息给大家梳理以后,由大家提问互动更有效果。这可急坏了在场的老师。事后,他告诉我,老师就是要啰嗦一些,有些重要的观点就是要重复讲,要多说几遍,学生才可能记得住。提问放在最后,有10分钟就可以了。
自那以后,我不敢轻易登上讲坛,总觉得讲课好像还是另外一门深奥的学问。可是,我们的学生能够从老师的灌输中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呢?
知识关键在于运用,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这样的知识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或许这被称为“实用主义”,可是很多时候,如果不能实用,就只能作为摆设了,挂在墙上看看!因此,大学教育应该面向社会,面向经济社会的具体某个单元,做精细化分工,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更多实用型、专业型职业工程师,避免面面俱到,门门懂,样样瘟的人才。
人才培养的问题,关键在学校,其次在社会。当前,我们的大学90%以上都是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泛知识性人才培养体系,只有不到10%的职业教育。而德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就在于德国成功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只有20%的大学培养我们这样的泛知识性人才,其余80%是高等职业教育,为企业培育职业工程师和高级科研人才。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被称为“二元制和“二八式”。所谓“二元制”就是:将企业和学校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践完整地结合起来,理论为辅,实践为主。将我们的考试变为中间考核和结业考核两种,从考核内容上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国家重视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一律由各行业协会负责,而不是我们的政府主管机构来操盘。
德国职业教育高度发达,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使实习中碰到的问题,能及时从理论上进行探讨,理论问题又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实现融会贯通。
所谓“二八式”,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教育的分类,即20%的大学普通教育,80%的高等职业教育。这样的好处在于,毕业后的学生都拥有一技之长,能够迅速融入社会,就业不是难事,而且学有所用。企业能够提前与学校挂钩,学校理论学习、企业实践操作、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这样就能够全方位融入到企业中。
当前,我们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期,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驱动下,我们广大制造业的专业人才需求将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如果我们每年毕业 的700万大学生中有80%来自高等职业教育的话,我们制造业创新水平和信息化能力将至少提速2倍以上。
我们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虽然定位在职业教育体系,但是与企业还没有实现无缝对接,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大多数中等或高等职业学院培养的学生还处于中低技术水平阶段,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实验设备落后,往往一台高档的实验设备需要几千万,一般的职业学院没有这个能力购买。由于缺乏必需的实验设备,对教学实践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我们学校与企业结合起来,将试验车间建在企业,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为学生实习,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不是很好的思路吗?第二个方面,定位有问题。职业院校往往定位是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工人,可是大多数都是有追求的,并不局限于技术工人,他们看得更高更远。因此,我们要立足于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和技术创新型人才,建立一套高级工程师成长体系,要求必须取得高级职业技术认证,并在技术岗位上持续工作时间不得少于3年等限制条件。同时,对于这样的高级工程师的待遇要有一个指导标准,避免留不住人才,就像美国焊接学会制定的AWS标准,颁发的焊接检验师CWI证书,可以在全球通用,而且工资待遇比普通的电焊工要高一倍以上,而且还很招到这样的电焊工。第三个方面,职业技术学院的经费紧张,职业教育往往过分依赖政府财政补贴。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职业教育就是直接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定向培养与专业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联合企业办学,联合社会办学,是必须的条件,这样才有利于职业教育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