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9日下午,教育部在京召开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视频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各地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经验和做法,分析研究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全面部署在经济新常态下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网讯(记者 刘俊仁) 12月19日下午,教育部在京召开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会议,本次会议主题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总结交流近年来各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新形势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要增强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紧迫感。
(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全面、深入的阐述。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等九大趋势性变化来看,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职业教育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按照会议提出的“八个更加注重”要求,全面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提升中国产业全球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中国产品虽然遍布世界,但是产业有相当一部分还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价值链的中低端,附加价值低,核心竞争力弱。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制造业数字化发展,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更低的生产成本影响,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河南考察时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三个转变”是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总引擎和总要求。技术技能人才素质直接决定着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现代职业教育必须要瞄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培养大批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三)实现教育价值人人共享,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青年更高质量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要通过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国家创造价值;培养一大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价值;帮助广大青年就业创业、成功成才,阻断贫困代际转移,缩小贫富差距,为个人和家庭创造价值。因此,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价值创造功能,重点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使他们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助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公平。
(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上指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职业技能人才,也应该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刘延东副总理指出,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是职业院校的立校之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贯穿办学全过程的主线。现代职业教育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不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难以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难以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因此,要树立质量立教、质量立校意识,努力推动职业教育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打造职教质量、职教品牌。
会议强调,要明确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任务。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本质要求。一是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改进德育课教学,坚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建设一批学生真心喜爱和终身受益的德育课程。要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守法。二是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课程。三是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精神培养。要上好职业生涯课程,通过系统、专业的指导,帮助学生设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成就职业理想。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重点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
(二)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打造特色品牌专业。
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一是调整专业结构。职业院校要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需求,重点设置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所需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要注重传统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民族地区要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传统技艺、民间工艺等相关专业。二是优化专业布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宏观调控区域内职业院校专业点建设,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一致的专业布局。要紧密对接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促进知识链、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三是推进示范专业建设。要重点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节能环保、轨道交通、旅游、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国家重点发展产业相关专业建设,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示范性专业点,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三)健全中高职衔接制度,保障系统培养质量。
推动和规范中高职衔接,是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一是科学确定中高职衔接专业。要研究行业企业技术价值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适合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专业,重点做好学前教育、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专业。本科衔接专业试点要注重技术含量高、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二是制定中高职衔接学校资质标准。推进中高职衔接必须要有条件限制。文件要求,至少要有三个条件:办学质量好的中职、技术技能价值含量高的专业、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地区。三是加快构建课程衔接体系。要统筹安排中高职衔接的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顶岗实习。明确各阶段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合理确定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强化校企协同育人。要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渠道,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集团要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岗位人才需求标准相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各地要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要求,创造条件、完善政策,积极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二是广泛开展实践教学。要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课、文化课中要强化实践性教学,在专业课中要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这次文件中提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达到总学时的60%,指的是所有课程。三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要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作用,加快信息化改造传统教学步伐。
(五)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推进规范培养。
促进教育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升管理水平,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是完善教学标准体系。教育部将加快修订德育课、文化课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继续制订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各地也要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注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开发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教学标准。二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各地、各职业院校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教学基本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要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培训。要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三是加强质量监测与评价。要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完善质量评价制度。各地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的作用,定期开展职业院校教学工作和教学情况评价,积极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等。职业院校要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监测,及时向社会发布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会议要求,要夯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质量基础。中等职业教育重在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夯实基础、完善保障,着力解决学校“散、小、差”、学生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重在科学定位、强化服务、办出特色、分类评价,着力解决学校办学与普通教育趋同、服务企业和社区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
一是整合资源。推动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扩大优质中职教育资源辐射范围,促进中职学校做大做强,增强学校竞争力。同时,要完善中职学校办学标准,建立职业院校退出机制。二是合理布局。要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和城镇化需求,对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的布局结构进行调整,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明确职教中心功能。推进县级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与地方院校、科研机构对口合作,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
(二)加强和改进基础课教学。
一是要坚持全面育人。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学生就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统一起来,始终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二是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足开齐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专业基础理论等基础课程,夯实学生文化基础,为中职毕业生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加强课程融合。推动文化课与专业课融通,发挥人文学科的育人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三)强化人文素养教育。
一是继续推广使用好《百首古诗赏析》《百首名曲赏析》《百幅名画赏析》等教材,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艺术文化经典,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二是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军训和秩序管理,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希望各地职业学校都要借鉴宁波外事学校的经验,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校园,都要力求精致优雅,体现品质品位。
(四)改革创新课程教材体系。
一是要更新课程内容。紧贴社会、紧贴职业、紧贴学生需求,按照基础知识、职业知识和拓展知识几大模块,合理确定文化基础课内容。要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及时更新专业课程内容。二是加强选修课程建设。要适应不同生源对象特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开设关于安全、人口、资源、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等选修课程。三是丰富教材和教学资源。开发活页教材、绘本教材、口袋书等,使教材更加生活化、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要积极开发慕课、微课、虚拟仿真软件、案例库等数字化资源,完善资源的动态更新和共享机制。 在中职课程改革方面,浙江省教育厅做了很好的探索,颁布了中职课改方案。
(五)强化实习教育和管理。
一是要规范实习期间的教学。学校和实习单位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评价标准,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要把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或实习日记列入实习考核指标,全程跟踪记录所做、所学、所想。二是要加强实习管理。教育部即将发布《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各地和职业院校要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管理和服务,使实习真正成为校企共同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决不允许把学生当成“童工”或“廉价劳动力”使用。三是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学校要积极引进企业设备、人员、技术,以及生产和服务项目,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要积极推行校内实习、创岗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多渠道、多路径开展学生实习,保证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基本对口。
(六)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完善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和考核等制度,推进依法治校,提高校长改革创新意识、战略思维素养、决策执行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力争在职业教育领域造就一批教育家。二是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模式,完善教师企业实践机制,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三是积极推进兼职教师引进工作。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学校聘请一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
据悉,来自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及相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人,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部分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或秘书长,部分行业、企业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分管职业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及相关处室负责人、教研机构负责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行业、企业代表在分会场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观看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