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深度报道 >

以改革的思路发展职业教育

2014-04-02 09:40:09 《教育与职业》杂志 作者:张韦韦/ 闫志刚 责任编辑:贾少军
分享到:
“两会”召开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经历了十年黄金发展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又将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势,职业教育使命神圣,但要把握住这样的机遇,同样需要改革创新的思路。

  “两会”召开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经历了十年黄金发展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又将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势,职业教育使命神圣,但要把握住这样的机遇,同样需要改革创新的思路。
 
  
3 月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会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代表们走出人民大会堂
 
  相比高考改革这般议题的万众瞩目,职业教育在“两会”中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冷角色”,职教界的代表委员少不说,关于职业教育话题也少被提及。而今年“两会”,关于职业教育的话题多了起来。
 
  【职教迎来新的机遇期】
 
  近十年来,中国职业教育走出了一个完美的黄金“波段”,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而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生源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走出低谷的中国职业教育又面临新的发展“瓶颈”。职业教育如何突围?职教界热切期盼国家继续出台“给力”政策。
 
  就在“两会”召开前的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时期,迫切需要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这就需要一个更具质量和效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予以支撑。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单单是一个教育问题,还是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一环,更事关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
 
  会议进一步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改民生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
 
  本次会议传递出的积极信号,让职教界欢欣鼓舞,也点燃了代表委员对职业教育的热情。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认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向是正确的。即便在高等教育阶段,也需要跟职业有关的教育,满足就业市场。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则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对国家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重要方面,“现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快,但是高级技工的培训是相对落后的。”
 
  在教育界联组讨论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特别谈到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重要性,并用一个形象的说法表达了他的观点:“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这两个人都为人类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你不能说爱因斯坦伟大,爱迪生不伟大,他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人类都需要。”
 
  事实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非新提法,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均明确了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发展方向。而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这一目标的同时,更是明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可以说,方向明了,道路也清了。
 
  如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有了明确的任务措施,下一步教育主管部门将如何推进实施?
 

  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认真听取教育组委员发言并作记录
 
  “两会”期间,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陪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参加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会后,葛道凯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采访。葛道凯用“令人振奋”表达了他的感受:“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是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发展要求而出台的新的政策措施。等这个文件正式发布后,教育部会出台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教育部和相关部门,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一起来实施。”
 
  在3月8日与网友的微访谈中,袁贵仁进一步回应:下一步重点推三方面改革,一是建现代职教体系,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二是转型发展,推动一批地方高校转为应用技术型,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对于如何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上升“通道”如何打通?】
 
  尽管我国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确立了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方针,但现实中的职业教育还缺乏吸引力,入读职校还是许多家长、学生的无奈选择,而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也不高。
 
  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当前的职业教育是“断头”的教育,对于绝大多数职教生而言,他们缺乏学业上继续发展的上升通道,因此在许多家长、学生眼中,“读了职业教育,是没有前途的”。
 
  相比之下,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这些职教发达国家,完备的上升通道让职校生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再反观我国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体系却没有普通教育完善,迄今为止,未建立中职、高职协调发展、逐级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在联名议案上签名
 
  针对这一矛盾,2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提出要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那么,该怎样理解职业教育上升通道?如何打通这条通道?
 
  “职业教育不是一个层次,而是一种类型,它应该是与普通教育平行的、独立的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状是成绩不太好、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孩子去读中职,如果把职业教育体系设计好了,有助于改变这一情况。周洪宇认为,这涉及职业教育的定位,如果不把它定位成一种各个层次都有的教育类型,仅限于两年制的中职和三年制的高职,它就没有成长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杨文对职业教育发展充满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杨文也有同感。在她看来,在传统的职业教育框架内,学生到了高职、专科层次就很难再往上发展了。这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考不了高分的学生,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就上职专、中专或者高职。对此,杨文向大会专门提交搭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的提案。
 
  针对目前职教“断头”式发展,许多代表委员主张要改变把职业教育从整个教育体系割裂出来的现状。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教育局局长毛杰认为:“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职业教育体系不仅要有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有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也要有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还要有专业硕士、专业博士。”毛杰说,这样才能够培养更高端的应用型人才。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王正荣也赞同探索职业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培养模式,以解决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作为教育界来自普通高校的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胡凌云也认为:“大学教育要分类、分层次,面向不同的群体,既有大众化的,也有培养精英的;既有职业教育的,也有学术研究的。”
 
  从越来越多代表委员的言论中不难发现,在教育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日渐成为共识。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左)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汪苹(右)一起交流
 
  然而,怎样打通这条通道呢?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司富春建议,可以通过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培养、技术本科、专业硕士等方式,来构建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通道,为职业院校学生阶段性成才和可持续发展铺设通途。
 
  谈起对中高职衔接的理解,毛杰表示,提倡中高职相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并不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这样一个简单的学校升格过程,而是要打通职业学校学生的连贯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沈琪芳建议: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可行的办法是打通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从纵向上看,从中职到高职,可以借助学分制。中职可以读高职甚至本科院校,普通高职和中专也应该融通,普通高中可以向中职分流,高职也应该向本科延伸。从横向来看,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和生产领域要有更多的融合和融通。
 
  周洪宇则认为,要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可以采用横向移植的方法,让中职教育向普通教育横向过渡。“中国的教育应当构建‘立交桥’的思路,不管是中职教育和普通教育,还是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都必须建立纵横贯通的‘立交桥。’”周洪宇说,这样不管学生在哪一个位置上,都可以流动、提升。
 
  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看来,要构建好职教发展“立交桥”,应做好职业教育的规划和顶层设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分析和预测,科学合理地布局职业院校和专业形态,打通和丰富“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的衔接通道。
 
  面对代表委员们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热情与期待,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却感到困难很大。李卫红坦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真正做到谈何容易。“宁愿大家把它想得复杂一点,因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去年,李卫红到湖南、重庆等地调研,发现政府部门之间对职业教育总体规划的认识、对职业教育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缺乏共识。“职业教育机制体制的革命已经来到面前,已经刻不容缓!”李卫红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即将召开,希望通过这次大会作出决定,切实解决各部门之间对职业教育的共识,增强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教育要多考虑是为了谁,如果总是考虑技工学校怎么办、合格证书谁来发、教材培训谁来做等问题,一来一去,问题还是‘老大难’问题。”
 
  “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管理主要是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两个部门,两家难免有各自利益和立场,造成了许多沟通和衔接上的困难。”黑龙江代表、牡丹江职教中心学校校长张雅英就职业教育发展管理体制难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张雅英建议,调整教育部门与劳动就业保障部门的业务范围,打造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的体制,制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各个层级的职业教育上下贯通,使个人从业前的阶段性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终身教育通道。
 
  而李家俊则认为,职业教育阶段和其他的高等教育阶段学分互认,会给很多人才提供更多的“上升”机会。但是,要防止一个倾向,就是所有的职业学校都希望它的学生能考上研究生,能够和普通学校去对接,这就又“跑偏”了,因为职业教育就是比较高的职业技能学校,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
 
  今年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两会”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或许能为政策的制定、体系建设规划带来更多思考与借鉴。
 
  【转型之惑】
 
  2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新职业教育模式,除了提出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外,还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这引起了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任务措施中提及的普通本科高校涵盖哪些院校?或者说哪些院校更适合转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家的理解各不相同。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认为,应积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引导和促进一批行业特色鲜明、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联系密切的本科院校转型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认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合转型。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有本科院校840所,其中300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转型。这些本科院校的培养规格及类型目标,与高职教育最为接近,若将其转型为高职本科,可以大大节约高职办学成本,又能尽快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饶子和所指的300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为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新“升本”的300多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除了支持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外,饶子和还认为应该鼓励知名大学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在他看来,这不仅为本科院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而且对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与饶子和的观点不同,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杜时贵认为,目前已有一些普通高校接收高职专科毕业生进入接受高职本科教育。即通常说的“专升本”。可是,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模式上往往不尽相同。“大量进入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最终进入到学术型人才发展的路径之中,失去了职业教育应有的特点和优势。”
 
  相较于普通高校,杜时贵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更适合承担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已具相当规模。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有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而不是止步于专科层次的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已经积累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办学经验。”
 
  因此,杜时贵建议,可以考虑让一些办学出色的高职院校,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试点工作。“尤其是我国沿海地区,不仅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更加明显,对更高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升级换代试点工作,可以在这些地区展开。待条件成熟后,再向全国铺开。”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目前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长伍中信认可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但要区别于普通的研究性大学,要办出特色,才会有竞争力。在他看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中,办得比较好的学校可以率先迈出转型步伐。
 
  民建天津市副主委、天津市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太利也认为,政府应提高职业教育地位,择优提升部分职业大学为本科,与普通大学同批次招录。
 
  对于高职升本,一位在教育行政部门任职、不愿透露姓名的委员却持不同意见。这位委员对媒体直言,目前,国内教育界确实存在中职学校拼命想升高职,高职院校脚踏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两条船”,削尖脑袋升本科的现象。“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任务与分工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科层次人才。这个工作是值得尊重的,没有必要非往本科那条路走。这批优质高职发展起来不容易,我担心他们跑到普通教育的队伍里,按照本科的模式发展实在可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生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学春就在教育界联组会上指责高职升本:“我们对现代职教体系中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研究还不成熟,在标准、内容都尚未确定的情况下,盲目让高职升格,是一种错误。”李学春强烈呼吁正在审批办理的“专升本”职业技术学院,即便升格为本科,校名也应冠以“职业技术学院”字样,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不流失,结构和体系相协调。
 
  同样来自民办教育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却认为应该支持民办高职升本科。“目前,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还很不足,需要政府大力支持,鼓励民办高职高水平发展,要允许高水平高职院校进入本科系列。”
 
  争论之中,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讨论的关键不应该聚焦在民办高职能不能升本科上,而是要看这批学校够不够格办本科。”苏华说,民办高职可以升格,变成应用型大学,但关键是如何评定。
 
  面对产业的转型升级,高职到底该不该随之升级?在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看来,职业教育不是都往研究生的方向发展,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果办得好,可以升为本科。但这个比例应当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相较于高职升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李学春认为民办高校转为应用技术型更具有优势,理由有四:一是一些民办高校具有转型的独特优势和基础条件。二是举办方大都有创办企业的经验。三是民办高校的机制使转型更加顺畅。四是民办普通高校率先转型,可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给出了更宽泛的范围。在他看来,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来源应该有三种:第一种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第二种是独立学院独立转设。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需要大量的应用技术大学,独立学院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最为顺畅,应当是我国未来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最重要支撑。调查表明全国现有303所独立学院,占本科高校总数的26.46%,在校生人数占全国本科生总数的19.48%。由于独立学院数量多、规模大,办学起点较高,生源层次适中,具备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先天优势,与其他两者相比,更适宜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中坚力量。四是部分优秀高职高专升级或转型。
 
  那么,到底哪些学校更适合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全国人大代表、黄河科技学院院长杨雪梅呼吁,希望国家尽快制定和完善政策体系,引导一批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栗甲也建议,制定应用型本科建设、转型发展的总体规划。尽快出台关于整体推进地方高校转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拟定这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及方向,根据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指导高校制定各自的应用型本科建设规划和转型发展计划。栗甲说,要切实抓住这次高校分类建设、转型发展的契机,从方向目标性问题着眼,从具体措施着手,做到规划明确、重点突出、切实可行,努力打造结构合理、专业对口、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从国际经验来看,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大众化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提升人力资源总体水平的重要经验。但如何保证新设置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符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防止走到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中?
 
  “目前的评定标准的确存在对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产教结合程度等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指标体现不足的问题。”苏华说。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李学春建议,应尽快建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设置标准和评估体系。“在其设置标准和评估体系尚未建立之前,不要盲目将普通本科高校或高职院校转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
 
  秦和认为,应该调整政策导向,不再以学术型大学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新建本科院校。要更加突出应用型导向,更多关注实践教学和技术技能培养,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合理定位,从政策源头上解决校同质化发展的“病因”。
 
  栗甲建议,建立应用型本科办学评估体系。高校评估体系是引领高校发展的指挥棒。现有的高校评估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合应用型本科建设的需要。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借鉴国外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先进做法,建立专门的应用型本科办学评估体系。新建的评估体系要充分体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充分体现特色人才培养和促进学生就业,充分体现助推企业发展和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充分体现对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充分体现对应用本科大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等等。同时还应建立应用本科专业学科认证制度,从评价机制和专业认证方面引领和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此外,建立应用型本科配套的政策体系、建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师资队伍。
 
《教育与职业》杂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