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号”地面接收系统是一个复杂信息系统。其中,信道管理是维系着前端接收与终端处理之间的中枢桥梁,是接收系统中可靠性要求最高的关键单元之一。卫星轨道高度836.4千米,如何清楚地“看”清寰球风云变化?又如何确保地面工作人员准确接收“风云三号”的“所见所闻”?这正是我校电子工程学院“微波系统工程”科研团队曾经参与攻关重大技术课题。
“风云三号”:世界气象观测系统的中国星
——电工学院“微波系统工程”科研团队校企合作成功案例
2008年5月27日,我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气象卫星开创新纪元。这颗卫星将在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变化规律和减灾防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为航空、航海等部门提供全球气象信息。
“风云三号”地面接收系统是一个复杂信息系统。其中,信道管理是维系着前端接收与终端处理之间的中枢桥梁,是接收系统中可靠性要求最高的关键单元之一。卫星轨道高度836.4千米,如何清楚地“看”清寰球风云变化?又如何确保地面工作人员准确接收“风云三号”的“所见所闻”?这正是我校电子工程学院“微波系统工程”科研团队曾经参与攻关重大技术课题。
信号分配调度是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枢纽。“微波系统工程”团队着力解决的,正是“风云三号”地面接收系统中多通道射频、中频和基带信号三级交换处理单元。据介绍,“风云三号”在国内建有四个地面信号接收站,分别在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四地;在瑞典的北极地区建有一个海外信号接收站。这五个站的信道管理系统全部由“微波系统工程”团队研制完成。
“风云三号”地面接收信道管理系统是“微波系统工程”团队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一个缩影。通过长期合作,逐步建立相互依赖的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互动关系。同时,“微波系统工程”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信道交换管理技术方面在国内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与十多家重点单位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微波系统工程”团队的品牌效应更加凸显,其行业地位还在逐步扩大。
校企合作不能急功近利
——韩周安副研究员谈校企合作的经验
微波系统工程科研团队与中电集团等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企业紧密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他们曾为我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立下汗马功劳,也曾将校企合作成果用于国内及南美洲、非洲等国的国家通信卫星系统中。本报记者就校企合作的历程与经验采访了团队负责人韩周安副研究员。
合作关系的建立非朝夕之功
记者:韩老师,你所带领的团队与中国电子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开展长期的合作,在校企合作中取得可喜成绩。这样的合作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韩周安:科研合作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相互了解的过程,短则一、二年,长则五年、十年。在我们从事的技术领域,有很多与同行、用户结识的机会,例如学术会议、朋友推荐、慕名自来等等。无论哪种形式,作为乙方,我们首先要有真才实学,最好有品牌,有值得宣传的东西,有能帮助用户解决任务需要的技术和产品。其次,要有主动意识,要敢于去推销自己。
特别重要的是,要想长期合作,切忌功利思想太重,不能带着赚钱的心态去合作,不要计较事大事小,只有别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你的能力,别人才愿意认识你,才会放心地把事情交给你做。重大项目从论证到实施需要很长时间,一两年,甚至三年以上,科研团队要有耐心跟踪,期间可能需要多次提供论证报告,仿真报告等,配合论证过程是项目周期的一部分。
记者:在与企业合作中,您认为自己团队的优势在哪里?
韩周安:我们团队长期开展射频前端集成系统设计研制,尤其是射频信号的信道管理方面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近些年来,大型企业的注意力主要在重大工程项目上面,他们对合作对象的要求往往是有成熟技术、有经过验证了的产品。学校实验室做出来的新东西没有经过可靠性验证,用户自然不会放心。万事开头难,我们在最初三年几乎是给用户免费提供样机,他们试用几年后才正式定货。作为高校研究团队,我们的软肋确实存在,但品牌就是优势,口碑就是市场。如何将高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科研品牌优势,是非常重要的。科研团队在赢得项目、完成任务的时候肩负着不同程度的压力,一刀切的管理不利于科研品牌的培育和扶持。
合作是科研的主旋律
记者:企业的产品或生产技术,面临着什么样的技术难题,需要我们解决?
韩周安:作为我国信息电子重大项目的重要承研单位,中电集团等企业在所处专业领域都有相当的科研实力,他们总体设计能力强,信息处理经验丰富,很多研究所同时承担着大量的重大项目,任务多,周期短是他们的共同现状,他们需要合作。另外,随着专业技术的不断细分和新技术、新器件、新算法的快速变化,没有任何一个单位能够跟踪全部的技术,所以合作是趋势。另外,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合作研制的成本往往低于自己开发成本。尤其在射频技术方面,我觉得从天线到中频这一段的“前端”部分已经具备商用化条件,已经不存在明显的核心技术瓶颈,所以更多的合作在这些技术方面。当然,这些技术又细分为多个更细的单项技术,例如低噪声放大器技术、信道管理技术、大动态宽带接收技术等等。每一项技术都可以形成专业品牌,需要甘于寂寞、长期努力。
记者:在合作过程中,具体的工作是如何开展推进的?
韩周安:科研是一个高投入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尤其是硬件工程项目,从方案、测试、采购、加工、装配、验收、可靠性试验、文档和服务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关注到,特别在方案论证阶段,首先要确保各项指标满足技术要求,其次要保证器材采购按期完成,制定加工工艺,防止出现颠覆性问题。在项目实施阶段,要与用户及时沟通,接受用户的过程检查指导,要注意保留过程记录,以便质量追溯。
沟通无处不在,电话、邮件(保密项目除外)、会议等等。沟通对项目实施非常重要,学校科研比较缺乏工艺条件,另外,实际工程上的指标、结构、可靠性、可维修性、电磁兼容、接口等要求千变万化,必须经过沟通学习掌握。通过沟通,可以在用户指导下弥补我们的不足,研制高质量的产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会乐意帮助我们。
争做校企合作典范
记者:采用我们的技术之后,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效益?
韩周安:校企合作是双赢的事情,我们用我们的专长解决用户的需求,大家自然就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大凡成功的团队都有稳定的合作伙伴,我们帮助用户完成项目研制任务,用户给予我们科研实践机会,帮助我们提高技术进步。
合作是主旋律。近年来我们与校内、校外一些团队也开展了技术合作。既有我们主动找到他人的合作,也有别人找到我们的合作。合作发起人对合作者提出技术要求,谈定时间、经费要素,然后大家就一起努力,最终满足用户总体技术要求。这同样需要建立一种长期的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
国内很多骨干研究所的总体设计能力和集成技术、处理技术都很强,我们高校也有自己的优势。校企合作往往是在局部技术、单项功能模块或设备上给予研究所配合。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在用较低的成本换取需要的高质量的东西,就像汽车生产厂不自己生产轮胎一样。
记者:您如何看待校企合作这种机制?您觉得这种机制对科研的推动作用是什么?
韩周安:国家鼓励校企合作,实现双赢。电子科大更应该在信息电子领域成为中国校企合作的典范。学校制定了多项科研管理办法,对推动科研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纵向课题周期性强,多数以预先研究、新品等课题为主。横向课题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广,形式各异。横向课题中多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技术难度更大,工程性、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团队负责人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管理和组织实施经验,对项目全过程跟踪,善于与用户和协作方打交道。横向经费中用于购买器件、试验、加工的比例很高,因此有些项目风险很大,甚至有时,出现方案更改,就没有更多的经费支撑完成任务。
建议学校重视特色科研的规划,培育若干优势专业、优势方向。不求大而空,只要在某些点上能够做到全国知名,就会对整个科研发展起到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