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青年报 >

72.7%受访者支持高考分为技能型和学术型

2014-04-22 09:02:13 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贾少军
分享到:
技能型高考改革应该有哪些配套措施?调查中,63.5%的受访者建议提供在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之间转换的机会,60.3%的受访者希望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地位平等,59.7%的受访者期盼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45.0%的受访者建议疏通职业教育学生的深造渠道,36.1%的受访者呼吁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高考将推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此作出决定,相关政策性文件即将出台。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401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7%的受访者表示支持高考分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类型。71.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机会会建议亲友选择技能型高考这条路。
 
  技能型高考:是制度进步还是在往回捣腾
 
  在河北省石家庄某高中的李老师看来,高考进行技能型和学术型分类是一件好事。“目前技能型的工人相当缺乏,这么多年的填鸭式教育让孩子们缺乏实践能力,好高骛远。高考的分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在北师大附中门口,一位正在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不能接受孩子上技能型学校。“我理解的技能型高考就是让善于学习的孩子去学习,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孩子才去参加技能型高考,这就说明可能大部分上技能型高考的孩子文化素质水平是不高的,我还是愿意让我的孩子走学术型高考的道路。”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这件事情,并且和其他家长有过交流。目前,很多具体的政策还没出来,我还在观望。”北京市民陈先生的孩子今年9月初升高。他坦言,自己身边愿意孩子参加技能型高考的家长并不是很多。
 
  “中国劳动力市场亟须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告诉记者,目前劳动力市场上一般性技工的短缺大概是1∶2,即需要两个人市场只能提供一个人。高级技工的短缺比例竟达到1∶6或者是1∶8!学生都不愿意学习技能,不愿意在生产或者服务的第一线工作,会使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是企业招不到需要的工人,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失业。
 
  “过去的教育对社会的需要考虑不足,尤其不考虑经济部门的需要。现在技能型高考至少在尝试改变这个情况。”陈宇表示,技能型高考的改革可以把一部分大学变成职业型大学,为企业第一线培养人才,这样的想法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改变过去单纯重视学术型教育,忽视技能型教育的情况,使教育为劳动力市场、经济基础服务。
 
  北京大学易继明教授则向记者表示,他对目前的高考改革方案有些担忧。他直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习苏联采用了专业技能的职业教育模式,办了很多专科学校。改革开放之后,大家觉得这个教育模式出现了问题,不利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更谈不上培养思想家。于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高校合并风潮,造就了一些航空母舰式的大学。当时的教育理念是提倡通识教育,让文科学生具备一些理工科知识,让理工科学生也多一些人文素养。
 
  “最近教育部提出技能型与学术型分流改革,让一些地方性院校走技能型的路子,其实是在往回捣腾。这种行政指令性的做法,与教育去行政化总体思路不相符合。”易继明说。
 
  55.6%的人关心技能型高考能否与学术型高考地位平等
 
  对于技能型高考改革受访者最关心哪些问题?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技能型高考能否与学术型高考地位平等”(55.6%),排在第二位的是“技能型教育的发展道路是否能与学术教育打通”(49.8%),排在第三位的是“技能型教育的就业前景如何”(49.5%)。
 
  受访者关心的其他问题还有:“技能型教育毕业证书的受认可度”(48.7%)、“技能型高考改革是否有配套措施”(46.6%)、“技能型高考招生院校的办学质量”(41.2%)、“选择技能型教育后未来的深造机会”(34.0%)等。
 
  调查中,72.3%的受访者认为高考进行技能型和学术型分类,有利于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然而对于技能型高考是否真的会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陈先生并不看好。他认为,职业教育不能受到广泛认可,不只是由于社会偏见,而是因为职业学校自身教育质量存在问题。“一些三本、四本院校实际上就是在进行职业教育,可是以目前他们的情况,真的可以承担高考改革后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重担吗?”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某职业学校张老师认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首要问题是生源问题,来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是中小学学历甚至还有极个别没上过学的学生,文化素质较低使得学校生源底子薄弱。而且,职校没能与高等教育打通渠道,一般很难获得深造的机会,毕业后社会认可度也不是很高。他期待,这些问题都能随着技能型高考改革的推进得到解决。
 
  “把600所教学资源不多、学生层次不高的大学转为职业院校,这本身就是一种差别化的行政定位。”易继明指出,很多专业的教育都需要有各方面的知识,既是技能型的,又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两者没有什么矛盾,把两者截然分开很困难。把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为职业教育学校,可能会限制学校的科学发展,进而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不反对技能型、教学型大学这样的定位,但这应该是学校根据学科、生源及其教育资源所进行的自我选择和市场定位,而不是来自一种行政指令。”易继明说。
 
  改革如何配套?63.5%受访者首选在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间提供转换机会
 
  陈宇指出,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上学术性大学,学历高一些,毕业后能在办公室工作,当公务员(微博)、进机关。但是社会的基础是经济,支撑大家生活的主要是种植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所以社会的主体应该是技术技能型的劳动者。大部分人应该从事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活动,只有少数人去从事管理工作。
 
  他认为,技能型高考改革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把相当一部分普通院校改成职业性学校,学校需要做很多变化,老师也要了解自己之前不知道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的任务;第二,高考做这种分类,要求承担职业教育任务的院校改变过去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单方向由老师传授知识的模式,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中产阶级的主体,收入不错,也不会受到社会歧视。”陈宇建议,想改变国内没有人愿意当工人的现状,需要社会经济结构、阶层关系的调整,更需要改变现在的收入分配规则。
 
  易继明认为,地方性或小规模院校未必就不能培养出研究型人才。各专业或学科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出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要提供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与发展空间。政府可以倡导一些学校进行技能型教育,但不宜通过行政指令去指定哪些院校就应该怎么样或归为某一类。“不论是专科教育还是综合教育,都需要顾及三个因素:一是尊重学生自身的兴趣和潜质;二是尊重学科及专业的特性;三是在给予学校相应的办学资源和自由发展空间。”
 
  技能型高考改革应该有哪些配套措施?调查中,63.5%的受访者建议提供在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之间转换的机会,60.3%的受访者希望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地位平等,59.7%的受访者期盼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45.0%的受访者建议疏通职业教育学生的深造渠道,36.1%的受访者呼吁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