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长江职教集团是南京职教联合会为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创新机制联合实力雄厚、有志于发展职教事业的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市温州商会(以南京温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投资实体),共同投资8800万创建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职教产业股份制集团,致力于发展现代化职教培训产业、文化产业及教育文化投资。
随着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国内和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区域之一,并由于城市体量、经济规模、GDP总值及社会辐射影响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被公认为是继伦敦、巴黎之后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已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
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整体提高,催生了长江三角洲地域支柱产业对技术工人、应用型人才的持续需求。但是,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行政区划不一带来的制度障碍,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的合作机制,资源不能共享,以及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的矛盾,影响了长江三角洲职业教育一体化。基于这一背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一体化的研究,既可以形成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人力资源供应的保障体系,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以从低碳经济和教育生态环境的视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最大限度和最大可能地发挥长江三角洲职业技术的教育资源的综合效益。
江苏长江职教集团是南京职教联合会为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创新机制联合实力雄厚、有志于发展职教事业的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市温州商会(以南京温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投资实体),共同投资8800万创建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职教产业股份制集团,致力于发展现代化职教培训产业、文化产业及教育文化投资。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实施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背景
目前,正处于一个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群集束效应放大、经济总量快速成长,生态型教育快速发育、职业教育市场需求旺盛的节点。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深度融合,需要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匹配与支持
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一体化已初见成效,但从目前的发展和产业水平来看,未来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只能是一个国际性的生产、加工装配基地,而很难达到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水平。长江三角洲地区接受国际制造业转移虽然已取得了先发效应,但是随着这一地区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土地、能源、人才和服务等矛盾已日益显性化,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这种以中低端产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将在国际产业的竞争格局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弱势地位。因此,在未来的国际产业竞争格局中,尽快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将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而综合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便是人才的综合竞争力。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直接为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趋势,江、浙、沪三地的职业教育从总体上来看,存在着许多弊端,如在指导思想上缺乏准确的目标定位,在招生和就业市场上存在着盲目和恶性竞争,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过于集中和单一等混乱无序现象。因此,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对于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制约,有效整合区域的职业教育资源,构建区域内的人才培养系统和运作系统,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回暖对职业教育需求规模、层次、质量有新的诉求
年是长江三角洲16城市自新世纪以来经济运行最为困难的一年,16城市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作用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显示出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全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表明,长江三角洲经济回暖趋势明显。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导区,经济的迅速回暖,使得对一线管理、服务、技能岗位人才的刚性需求进一步释放,并会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呈现稳定性的递增。其中,通信、软件、微电子、生物医药、中高级经营管理、资深营销、产品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理财等领域人才,以及各类制造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型的复合人才已成为长江三角洲的紧缺人才。有数据表明,长江三角洲的高技能人才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10%,如数控行业的人才需求是1万人,但长江三角洲地区具备职业资格证书的中级以上的人才却只有1000人。2009年10月,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宁波进行用工需求调查时发现,蓝领只能满足该市实际需求的1/3,即使在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的南京市,高级技工占整个技工群体的总量也不过6.2%,与发达国家正常的30—40%的比例存在较大差距。
年世界金融危机,引发长江三角洲产业链条各环节不同程度震荡,长江三角洲支柱产业产值、利润大幅萎缩,从不同侧面印证,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只处于中低端环节,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网络基本上依赖于国际跨国集团,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主要被国外掌控,先进生产设备的65%至70%需从国外进口,从产权和价值链条的国际视阈看,长江三角洲地区所能得到的利益只是一小部分。在第三产业,品牌的自主研发、知识密集、市场终端话语权都受制于人。因此,亟待职业教育的嵌入与跟进,通过人才培养和传承,形成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业的产业。
(三)职业教育面临资源整合、整体运行的生态命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的职业教育,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积累、地方政策、经济实力等诸方面因素,带来职业教育资源的区位差异。随着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社会元素的进一步融合,缩小区位差异,实现职业教育同步发展,同位运行,是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深层次原因。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学园区的职业教育(以高职院校为主),78%以上都实施了教师互聘、课程共建共享、教学效果互评等资源共享型的长效机制,规避了资源闲置带来了浪费。但是,从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着眼,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不能仅囿于一市一地的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而且从整个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对人才需求的对应关系层面,统一对长江三角洲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避免长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教育的重复建设和人力资源,并通过人力资源的统一考量和布局,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减少和弱化区位差异。尤其在长江三角洲职业教育与市场紧密接轨,工学交替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学院式职业教育向技能型、岗位型、实务型职业培训发展的过程中,长江三角洲职业教育更面临一个竞争和开放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机遇。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的职业整合和资源共享,既是职业教育本身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属性需求,也是职业教育坚持本身的发展规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需求,必须坚持走一体化布局、共同发展,优势共有、资源共享,成果共得的生态化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实施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条件与基础
(一)国民收入基础
可支配收入是保证职业教育一体化顺利实施的民众基础。在生活支出和教育成本不断增长的前提下,长江三角洲整体稳定的家庭收入是保证长江三角洲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和必要基础。最新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上年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后,2009年再增8.9%,达到24068元,这一收入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893元,高出幅度达四成。从增速看,16个城市中增速最快的达到18.8%,最低的为12.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城市增速达到或超过15%。
(二)社会基础
促使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之一就是该区域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认同体系和文化价值取向,即以“吴文化”为核心元素的长江三角洲文化圈。与分落在相对集中区域的燕赵文化、巴蜀文化、楚湘文化等全国各区域的文化圈相比,吴文化有其鲜明的特征,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水而生、因水而居,得水而灵的“水文化”上。水文化的特点就是具备较强的包容性与开放性。长江三角洲的历史发展铸就了吴文化的“兼融和谐”精神本质,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现代吴文化继承了传统吴文化的精神本质,兼收了国内外文化的精华,是具有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的典范文化。正是在吴文化亲和力和创新精神的作用下,长江三角洲成为资金流、商品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交汇之地,从而促成了长江三角洲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吴文化亲和力和创新精神的特质,同时也是实现长江三角洲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社会基础,它在文化领域上打破了行政区划的概念,推动着长江三角洲区域职业教育的院校和办学实体间的合作与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民间的、政府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社会联系紧密,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关联。这种社会层面的共性,体现在职业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行为中,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民众有相同的价值认同观和教育方式,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有较强的趋同性。
(三)教育基础
经过数年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积累,16个中心城市的教育联动机制已经启动,并形成一系列具有一体化元素的机制与体制。
.以教育合作协议为载体实施教育联动
年3月,江、浙、沪三方签署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共享框架协议》《长江三角洲基础教研联动发展协议》《长江三角洲数字教育资源合作建设协议》三个协议。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共享框架协议》,明确三地遴选一批设备先进、管理一流的实训基地,增挂“长江三角洲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共享实训基地”标牌,面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所有职业学校开放,接纳异地学生实习实训。《长江三角洲基础教研联动发展协议》明确,组建“长江三角洲教研发展共同体”,合作开展基础教育研究和课程建设,并建立教研员交流学习制度。《长江三角洲数字教育资源合作建设协议》明确,合作编制优秀教学课程、合作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通过长江三角洲优质教育资源网免费给三地中小学教师使用。两省一市还决定从2010年起,三方联合组织实施《长江三角洲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联合培训计划》,并确定21家单位和学校为“长江三角洲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训基地”,共同组织实施培训工作。
.相关部门与社会机构建立了稳定的沟通机制
两省一市不同部门、教育机构定期合作举办各类教育一体化研究的学术论坛,形成了长江三角洲教育一体化的沟通平台。如2004年起两省一市民盟、政协、教育协会等机构开始举办“长江三角洲基础教育论坛”,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方式与路径;自2006年起,两省一市的教育类传媒联合举办“长江三角洲基础教育校长高峰论坛”,相关社区教育部门签署了“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关于社区教育合作协议”,从2003年起每年联合举办“长江三角洲地区社区教育发展论坛”,此外,“中国长江三角洲校长高峰论坛”“西湖博览会名师名校长论坛”“中国教育政策论坛”等也都逐年举办。
.教育研究机构和办学实体开展了多方合作
以两省一市教科院2004签署“长江三角洲教育科学研究协议”为契机,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联合实施了“长江三角洲高等教育合作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开始尝试互派交流生和校际学分通认,近20项校本研究和教改经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这种联动方式得以推广应用。
在高职高专层面,南京、杭州、绍兴、苏州、无锡、常州6市的6所交通学校还共同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在专业设置、教学和实验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四)资源基础
长江三角洲地区现共有高等学历教育院校303所,其中南京有高校64所,浙江 94所,江苏145所。
长江三角洲职业教育群拥有大批重点学科及特色专业资源,为联合培育产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提供了合作条件。如江苏在电子技术应用、服装制作与营销等专业建成了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重点中职示范专业;浙江在计算机及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烹饪等专业建成了国家重点中职示范专业,建有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544所,覆盖数控机械、精密仪表、模具设计等100多个专业;南京在工业分析与检验、护理专业等方面建成了国家重点中职示范专业,建成了百个市重点专业,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类(35个)、商贸与旅游类(23个)、文化艺术与体育类(11个)等,还有现代护理、商贸、交通物流、电子信息等四个职业教育资源集聚集团。
这些包括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国级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和师资培训基地等在内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汇聚,是区域内教育强强联合、特色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区域教育资源整体配置效益、科教资源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保证。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教育一体化体系的构建
长江三角洲地位职业教育一体化,应在现在条件和职业教育基础的前提下,充分考量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并从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瞻性设计出发,以充分满足长江三角洲地区支柱产业、板块经济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原则,按照教育资源节约化、集束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进行体系构建。
基本思路和目标是,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合作品牌。实现高等教育合理布局、终身教育资源相互开放、职业教育集团跨省分布运营,义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全共享,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各行各业合作中形成联动合作的典范,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发展发挥明显的带动作用。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教育一体化进程设计
基于前面所述的基础和长江三角洲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现状,长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时间进程宜分阶段进行。
启动阶段(2010—2012年)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的实施对应,依托沪宁城际铁路、宁杭城际铁路及沪杭甬客运铁路专线等客运网,重点推进以南京、南京、杭州、宁波、常州、无锡、镇江、湖州、绍兴、苏州、南通、嘉兴、泰州、扬州、台州和舟山16个重点城市为网点,率先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职业教育联动先行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教育联动先行区内,职业教育联动的内容重点为探索统一推进各地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合作机制,推进一体化的标准,探索跨地招生及接受职业教育的可行性,有计划地率先放开中职阶段教育的招生限制等。
实施阶段(2013—2017年)
将职业教育联动合作进一步覆盖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在2012年形成的职业教育联动先行区域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包括江苏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和浙江金华、衢州等城市在内的整个长江三角洲职业教育联动覆盖区。
—2017年完成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的调整,使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区位布局、专业结构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相匹配,南京、杭州、上海、宁波等大城市职业教育发展整体水平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形成阶段(2018—2020年)
将整个长江流域纳入首选辐射范围,涵盖大部分沿江发展带,将安徽、江西纳入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联动区域,形成沪苏浙两省一市以外包括安庆、滁州、芜湖、合肥、马鞍山等城市在内的泛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联动发展扩展区,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和整个长江流域沿海五个省的发展,形成泛长江三角洲的职业教育联动区域。
同时,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结构与体系,普及水平和公平程度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师素质能力明显提升,教育质量大幅提高,高职院校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学习型社会,形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高技能人力资源集聚区。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教育一体化体系构成
.办学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教育办学一体化的思路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职教资源优势,各市进行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对行业性强、各市虽有需求但需求量又不大的专业进行区域协调、统一布局,实行交换培养或异地委托培养,使全区域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区域整体规划,以长江三角洲为区域谋划学校的布局和发展,减少专业设置的重复。为适应产业优化和升级对“灰领”人才的需求,可在政策许可时,在区域内选择若干所高职院校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试点。高职院校面向区域内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招收优秀毕业生,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面向全区域开展专科高职后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以此拓宽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升学渠道,促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衔接。
办学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和进程中,南京职业教育应增强“龙头”作用。南京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社会发展环境,对南京市外的长江三角洲生源、师资、办学机构都有极强的吸引、集聚功能。因此,南京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应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办学一体化的进程中增强南京高等教育的服务与辐射功能。
.教学一体化
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下设计长江三角洲职业教育的教学一体化思路,包括实行教师互聘共有、图书资料开放、设备器材共用、科研数据共享等,进而推动联合办学和高层次人才培训,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实现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共享。长江三角洲高职院校还可整合力量,运作一些便于操作而又实质性联合的问题,比如可以考虑组建科技攻关小组,或共同参与国家级、世界性的科研项目,或者联合申报成立国家级实训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等。具体项目包括:
(1)构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高职院校校长联席会议制度。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涉及6000多万人口,涵盖两省一市16个城市,各地高职教育有不同的发展的侧重点、不同的需求。都市圈高等教育联动与整合从虚到实,必须在两省一市政府间和各高职院校间建立健全跨区域的合作协调机制,涉及具体问题时,可以通过建立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内同类型高校的校长联席会议制度的方式协商解决。
都市圈内每年都会出现大量有待解决的高等教育议题,职业教育的办学实体应从中选出各城市和各校共同关心的和共同要求的议题,包括宏观的职业教育规划、制度设计、机制创新到微观的专业设置、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和学生交换培养。协商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要求和利益提出,并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达成共识。
(2)在长江三角洲高校之间建立区域性的学分互换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可以通过选择任意一个学校经过认证的课程,完成学业并获得相应的学分,还可以同时获得多个学校的学分、学历证明。可以在区域内同层次同类型的职业教育主体间先试点,在改革同时应兼顾各方的利益,推动此项合作深入持久实施下去。
(3)合作进行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建设成课程资源库,以利于职教课程资源开发向深度发展,便于职校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层的探究和体验,而且,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把各级各类职教资源库联系起来,为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供多重服务和深度支持。二是形成职教课程资源开发网络。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建立大联合体,形成纵向的从基层学校到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课程研究中心,横向从教育内部向教育外部交错相连的课程资源开发网络,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整体效应和优势。
(4)合作开展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研究。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协作会,一是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新课程的开发、设计、研究与实施。二是针对目前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以不断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三是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如本区域内学分互认制度的实施等。
.资源一体化
(1)基础资源共建共享。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践和培训条件。从职业教育服务学生发展、服务社会和服务企业、行业的理念出发,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包括物质性资源、非物质性资源,如师资资源、生源资源、专业资源、实训基地资源、企业型培训资源和品牌资源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等纳入一体化范围。
(2)通过适当分工,合作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职业教育的质量有赖于职业教育教师的素养和教师培养工作的水平。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但分布却不均衡。江苏、南京高校密集,而浙江相对较少,并且培养职教师资对高校有特殊的资源要求,并不是每所高校都愿意或有能力承担的,而全国52个职教师资重点建设基地,江苏有5个,南京有2个,浙江有2个。培养职教师资应首先发挥这些重点建设基地的功能。因此,长江三角洲区域可以通过适当分工,合作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如华东师范大学可侧重开展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培养职教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可侧重培养职业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带头人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骨干;区域内其他基地学校和有条件培养职教专业师资的高校,通过专业分工,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中等职教专业师资;苏州工业园区等高校侧重于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
(3)教师互聘。可以借鉴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教师互聘模式,具体办法有:高校教师在校内聘任的基础上,可以在这些高校间受聘兼课,在教师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由过去的身份聘任改为工作聘任。聘任可采取多种方式,既可互聘,也可联聘、兼聘。凡跨校间聘任的教师,各高校相互间承认教师互聘期间的授课时数和工作量,教师无论在哪所高校任教,其工作业绩都被所在校纳入年终考核,作为评选先进、评定职称和晋升、晋职的依据。浙江的这种教师互聘模式可应用到长江三角洲整个区域的职业教育领域。并根据职业教育的特征和长江三角洲区域职业教育的布局,在互聘任期、课时安排、课时报酬等方面进行调整。
.管理一体化
从长江三角洲的现状来看,构建该地区的职业教育一体化区域协调机制形成管理一体化,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的结合。
(1)进一步加强和落实现有的省市之间高层协商制度。在长江三角洲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现有的政府间的协商制度在一定范围、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应该完善和充分利用业已存在的三省市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对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重大职业教育战略问题行使决策权力,并建立精干的办事机构,落实联席会议决议。跨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可以由省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定期召开高层领导会议,为各地政府就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协商,并形成共识提供必要的和经常性的机制。它既可有一定的灵活性,又应有较强的约束力,任何议题一旦达成共识,形成决议和进行承诺,就有了“隐形压力”,必须完成。
(2)创建同域职能管理机构。创建同域职能管理机构,突破现有行政体制约束,在不涉及现行行政管理框架的情况下,实现区域某些职能管理方面的一体化。这种职能机构有一定的管理协调、研究分析和组织规划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常设性质,对同专业发生的问题由相应的专业委员会来解决,避免政府间相互出于利益关系扯皮,既提高办事效率,也便于统筹管理。建议两省一市联手维护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联合制定各职业教育类型和层次的合作规划及相关法规,联合建立职业教育运行的监测跟踪网络,共同建设区域优良教育生态环境,强化区域内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规划、协调,增强区域中心的职业教育的集散功能。
(3)建立支持南京与江浙两省合作的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南京市的在职业教育发展和长江三角洲职教一体化中的龙头作用。建议政府划拨专项资金,并通过政府政策支持,积极吸纳社会、企业等社会力量资金,形成科学管理资金方式,为南京与江浙地区的重要教育合作项目开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建立定期更新的南京市对江浙开放的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库和需求库,探索共享主体间利益协调、交换方式及相应的开放运作模式。此外,应在南京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下率先探索若干重大改革举措,寻找区域教育合作政策突破口,利用专项资金通过制订、设计创新政策、制度安排等导向性举措,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投入方式等方面开展综合改革,尤其是在各级各类教育招生、教育评价改革、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办法制订、职业教育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对外办学法规建设等方面率先进行探索,如建立长江三角洲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研发中心,推进中职专业课教材合作,建立统一职业学校毕业生信息和就业信息网络等。
.招生就业一体化
(1)高职院校招生实现互招。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高职教育的生源己经在一定计划指标安排中开放,两省一市已有多所高职院校获得省外招生资格,基于一体化进程的考虑,应进一步调整计划指标的比例,逐步扩大江浙沪三地相互招生规模,尤其是南京市应开放和扩大该市高职院校向江苏、浙江两省普高、职高毕业生招生录取的限制,打破高职院校长江三角洲招生单向流动的偏态,长江三角洲各高职院校招办,各省招办与各省辖市招办应定期召开会议统筹协调跨省市的招生任务,并明确各地招生和提供生源的具体数量和要求,确保区域内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2)中职教育招生三地联动。中职教育招生三地联动,应消除政策“门槛”,打破区域限制,并制订有利于中职招生联动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实现两省一市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统一,并共享实训基地。先期应有计划地率先放开高中阶段教育的招生限制。重点解决各地中学教材不一致、考生户籍的高考报名限制等制约因素。
(3)社会培训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互通。统筹考虑长江三角洲的社会培训,应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职能部门对社会培训发挥引导、扶持的作用。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在深度调研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结构和对长中短三线的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制订长江三角洲社会培训指导计划,并重点在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各扶持三到五家社会培训的规模企业,并由政府调控,利用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等教育资源,对社会培训机构进行智力支持和教学支持。
(4)开展就业合作。一是互相提供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和资源信息,统一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标准化体系,建立三方相互贯通、衔接的信息平台和网站。二是构建统一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标准体系和长江三角洲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大市场,互相通报和商定举办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时间、地点、内容,做到三方就业市场联动。三是合理整合高校毕业生的资源和信息,通过无障碍流动机制,鼓励他们打破就业的地域限制,到需要人才的地方就业,使得职业教育毕业生资源的配置范围更为广泛。四是互相为对方输送当地急需人才,根据对方要求代为招聘各类人才。五是条件成熟时两省一市建立统一的毕业生鉴证、鉴定机制,互相为对方所需毕业生进行诚信鉴定和学历文凭认证工作。六是建立统一的两省一市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制度。
(5)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职院校毕业后就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从单纯的对人的封闭式管理转向开发、综合的服务性管理,改人才单位所有为社会所有,对人才实行社会化管理,为职业教育人才就业创造机会均等的竞争氛围,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信息一体化平台
(1)建设连通沪苏浙三省市的网络通讯基础设施。这套设施应能联接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技机构、企事业单位,并能延伸到各县市的可靠、通畅、安全的网络通讯基础设施。并配套建立服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共同发展的核心基础数据资源库,如宏观经济信息、自然环境信息、人口信息、企业信息、教育资源信息、社会人才需求信息、教学成果信息、教育一体化政策信息等,提供分层次、有条件的访问与共享。
(2)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形成长江三角洲区域职教资源总库。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网络的发展,可以加强各地区的联系,加强地区间职教信息的整合和交流。减少区域内外要素流动的盲目性,使要素流动更具合理性,从而节省大量成本。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省市都建有各自的职业教育资源库,区域内大部分职业学校也完成了校园网建设,但由于体制的障碍,各省市在建设资源库时自成一体,重复投资,信息资源缺乏,信息效用低下,没能发挥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和信息传播的高效作用。因此,必须组织建设跨省市的区域职教资源库,形成公共信息平台,各省市建立地方库,系统采集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招生和就业信息、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信息,并将这些资源及时传送到总库,实现交流和共享。
(3)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网络远程职业教育。作为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可以集中资金、充分利用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现代教育手段,制作优秀的职业教育电视节目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课件。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传输手段,开展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培训,满足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在内的职业教育需求,实现跨越时空的职教资源共享。
四、长江三角洲区域实施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效益分析
在长江三角洲16个主要城市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如果能进行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的流动性,提高利用效率,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局面,有利于两省一市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一)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联动发展是随着经济的一体化程度而逐步深入的。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特色时离不开各地产业的分工、协调和整合,这需要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与之配合,为之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需要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作为支撑。随着长江三角洲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对职业教育的重要因素——教育资源的整合也将成为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不仅是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整体规模与发展将决定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潜在发展能力和优势。
(二)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前,长江三角洲很多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却已不具备土地、能源等资源优势。因此,依靠投资扩张、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待向知识技术型、资源节约型经济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加强长江三角洲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的力度,通过有效整合高等教育资源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助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各地间高等教育的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主要体现:一是城乡不均衡发展。以浙江为例,在院校的布局上,浙江的高职院校70%集中在杭州(23所)、宁波(9所)、温州(4所)这3个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其他8个地区只有15所;个别地级市如湖州、嘉兴等各只有一所高职院校。二是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需求不均衡。如由于高职院校区位结构不合理,在专业设置上,出于兼顾的考虑,专业的设置与地方特色经济紧密联系的特色专业比重很低,缺乏特色的长线专业。以杭州、宁波、温州为例,三地近年招生人数排在前三到五位的专业均是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雷同率高,体现不出地方特色。三是专业与就业不均衡。高职毕业生由于没有市场需求而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许多学生为了能就业,只得另学一技之长。据调查,在已经就业的高职毕业生中,专业对口的不足30%。过高的专业不对口率,既浪费了高职教育资源,又加剧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和企业的培训成本,降低了高职教育的含金量。
长江三角洲各地应打破各自为政的体制,在职业教育基础设施上依照“共享、共建、共赢、共发展”等原则,避免重复建设,以有限的政府资金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获得最大的资源效应和效益,以各区域基础设施共享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高财政投入效益,既在现阶段最大高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也为共享资源长远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打下基础。同时依托社会环境,以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一体化拉动教育资源的有效流动和整合,可以对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省市起到扶助作用。
(四)对全国其他经济共同体发展教育一体化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国家发改委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率先试点的区域和“十二五”重点推广的区域,在国家战略高度上进行了整体发展规划。当前,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对国民经济的辐射、带动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最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根据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鼓励经济比较发达、教育发展程度较高、发展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先行一步,率先探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从而有效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促进我国教育逐步走向协调均衡发展。”
近几年,长江三角洲加强区域合作,逐步成长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第六大城市群,形成了较强的要素积极能力,作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核心元素,职业教育承载着为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技术创新、智力储备的重要职能,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方面探索的途径和经验,形成的模式和机制,可以为全国其他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和交流提供借鉴,并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