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闻语言的规范与否直接决定着新闻稿件的质量高低。11月15日,《光明日报》第八版刊发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报》原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用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杜永道先生的文章《开启新闻稿语文质量的新时代》。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在第二十四、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稿件的语言文字质量,受到空前重视。
凡有错别字、标点差错、衍文、漏字的,一律不准获一等奖。语文错讹两次以上的,均不予评奖。提交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的856件作品里,查出数百语文舛错,168件因此被撤销参评资格。
一位评审者读罢文章热泪盈眶,却发现因语文差池被建议退稿。不禁痛惜:“这么好的作品,就因几处文字‘硬伤’,失去了评选资格。”一些人甚至颇有微词:“这是在评‘中国新闻奖’,还是在评‘中国语文奖’?”如此推崇语文质量,引起新闻界强烈“地震”。
毋庸置疑,近年来报纸注重审校,语文质量不断提升。但是,仍潜伏若干“常见病”。
例如,字形不规范,把“酷暑难挨”误为“酷暑难捱(异体字)”。
有的字形失范是不晓规范变迁所致。如把“粘在一起”误为“黏在一起”。在1955年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黏”作为“粘”的异体字被淘汰,于是“粘”便有了zhān、nián两种读法。而1965年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2013年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均收入“黏”,即恢复了“黏”字。故现在的工具书把“黏(nián)”看作形容词,用来表“黏性”;把“粘(zhān)”看作动词,用来表“粘上”,读音、用法皆异。(“粘”仅做姓氏时读nián)。明了上述原委,“粘”跟“黏”就不会用错了。
有的字形讹误,则因两字在某义项是同义词,未采用权威词典推荐的主流用法而致。如把“待了几天”误为“呆了几天”,把“捡起来”误为“拣起来”,把“唯一的机会”误为“惟一的机会”。
词语差缪往往导源于不谙近义词差异。如把“交代问题”误为“交待问题”,把“创造新纪录”误为“创造新记录”,把“游历考察”误为“游历考查”,把“演员的化装间”误为“演员的化妆间”,把“以致造成巨大损失”误为“以至造成巨大损失”,把“制定出两个方案”误为“制订出两个方案”等。未留意词形规范,也易铸错。如将“干吗”误为“干嘛”,将“凡•高”误为“梵•高”,将“堂吉诃德”误为“唐•吉诃德”。混用已有明确分工的词语,亦致错谬。如把“愣神的工夫”误为“愣神的功夫”,把表示传递信息的“通信”误为“通讯”。表达某意思时,不采用权威词典设置的“主条”(包括异形词),亦引疏失。如将“语言精练”误为“语言精炼”,将“艰苦磨炼”误为“艰苦磨练”等。
我们正处于几千年来汉字呈现方式从手写向打写转轨的历史时期。中文打写时,输入的是一个个词语,而不是一个个字。“词”的意识空前强化。“词的时代”正在取代“字的时代”。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常查阅的是词典而不是字典。词的失误乃当今语文错讹的“元凶”。辨析词义、甄选词形业已成为当今编辑的日常功课。
标点符号用法深受《光明日报》等报青睐,笔者曾应邀赴光明日报社专讲标点用法。该报此类讹谬已大幅减少,如今所见,多系细微乖舛。如将“按照1∶10的比例”误为“按照1:10的比例”,将“以下简称‘马竞’”误为“以下简称马竞”。
加引号的并列词语间不加顿号的规则,日益为广大编者所熟稔。省略号单居一行时的十二连点误为六个点的现象锐减。遗憾的是,引文末尾的句号屡被误置。
在数字用法上,一个“顽疾”是五位数以上的多位数不分节。分节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采用“千分撇”,即从小数点向左,每三位数加“,”。另一种是采用“四分空”,即小数点向左右两侧每三位数空四分之一个汉字的空当。就一般报纸而言,采用“千分撇”似较好,一是醒目,二是小数点右面不用加“,”,易于操作。例如“农家妇女20000余名”可写成“农家妇女20,000余名”。
一方面,应紧抓语文质量不松劲,悉力减少乃至消泯差缪,开启新闻稿语文质量的新时代;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当下报章语文“品相”总体向好,不宜对偶见讹误大肆炒作,搞得沸反盈天。有时感觉,炒作者有炒作自身之嫌。发现问题,可向有关媒体反映,以利刮垢磨光。
附《光明日报》编辑对新闻语言提的两点建议
(一)由于电脑改稿极易,作者常在一句中填充过多语义,致使句子冗长拙涩。长句多了,令读者腻烦。在新世纪,当倡导自然、流畅、简洁的新风,以便于亿万群众快速浏览。
(二)汉语的阅读模式刚刚走出两千年的“纸时代”,跨入“纸与屏幕时代”。屏幕阅读量,特别是手机阅读量一路狂奔,持续飙升。这预示着:通俗化、大众化将成为今后新闻语言的重要走向。因此,当摒弃时见报端的文言色彩过重的古奥艰深的表达嗜好,扬弃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半文半白、“曲高和寡”的语句,转而追求清新活泼,为百姓所易懂、乐见的新文风、新做派,掀起贴近民众的新闻语言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