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教育报 >

山东职教改革启示录之二

2015-10-13 19:51:05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艾格
分享到:
从2012年开始,针对职业教育中存在的招生困难、师资薄弱、经费不足、设备落后、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山东全省一盘棋,整体设计、大胆突破,迈出了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坚实步伐,构建大职业教育格局。山东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为此,通过系列文章推介山东省的做法。

  职业教育钱从哪里来?

  中职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畴,高职生均拨款水平达到或接近本科标准。
  一直以来,“经费歧视”都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大问题。一方面,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投入;另一方面,旧的财政投入机制却“反其道而行”,很多地方本科生均经费是高职的3倍,甚至一些地方对职业院校“只保工资,不安排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办学经费的“倒挂现象”,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的办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这样的问题在青岛将不复存在。
  “从2014年开始,青岛市本级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分别不低于40%;各个区县30%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如果不用于职业教育的,将由市级统筹安排用于其他区县的职业教育发展。”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铨说。
  今年11月1日,青岛市将正式实施新的《青岛市职业教育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对经费投入作出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1.5倍,让职业教育的“钱袋子”不再干瘪。
  在山东,教育经费的增量向职业教育倾斜,已成各级政府的共识。从2013年开始,山东省级财政安排专款10亿元用于支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十二五”末,将实现每县至少建设1所省级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经费也纳入公用经费支出范围。
  山东还将中职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经费由省、市、县三级分担,按每生每年2800元、3300元、3900元和4500元四档拨款,同时对三年级同样全额拨付生均公用经费,解决了以往对中职免学费只补助两年半费用而导致的“后劲不足”问题。
  在高职经费保障方面,山东建立了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2016年高职生均拨款标准将达到1.1万元,2017年将达到1.2万元。从2015年起,省财政还建立了综合奖补机制,激励引导各市提高生均拨款水平。
  有了这些强有力的“后盾”,职业院校校长们的腰杆也终于挺起来了。
  “现在生均公用经费落实了,按照生均2800元至4500元的标准,学校每年稳定的经费1000万元左右,实训、设备经费都有保障了。”淄博工业学校校长孙林涛说。
  潍坊商业学校校长于建平几年前刚从一所高中调来时,学校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要师资缺师资。“美容专业的设备就是两张按摩床,3个年级学生加起来还不到20人,学校几乎办不下去了。”于建平说。现在经费有保障了,操场上学生每天驾驶3台叉车实训,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调试实训室里,每年光实训用的铜管就得消耗3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