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 > 技能之星 >

张积贵、贺刚:“江湖中”的技能大师

2016-03-11 18:07:08 浙江人社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张积贵从小爱读武侠小说;贺刚小时候学过两年武术;他们,不约而同把自己后来所从事的工种比作武林江湖,每天“闻鸡起舞”,苦练“独门功夫”,从而一步步确立所在领域“技能大师”的江湖地位。

  张积贵:工作中暗藏“武侠”乾坤
  张积贵至今痴心武侠,经常会把江湖中各大门派,看成一家家公司,他认为,武艺、修行、名声就好比公司的技术、研发和信誉,道行很深。
  张积贵20多年潜心模具工艺,修炼出一项独门绝技:每次听完客户需求,不用画图纸,他的脑中立即就能弹出10多个设计模型。
  张积贵对技术的“悟性”让人叹为观止。20多年前,他中专毕业进企业当模具学徒工,他一边拉锯,一边看着其他工人操作车床,“看着看着就会了”。晚上工人们都下班了,他偷偷溜进厂房,在黑漆漆的大厂房里只点一盏灯,开始独自加工模具。
  一次,他做得投入,工件完成的时候,突然抬头一看,师傅正站在他旁边。
  师傅对他说:“既然已经能自己做了,明天就上岗吧。”
  就这样,张积贵出师了。本来两年的学徒期,结果他半年就出师了。
  初学技术那几年,其实厂里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张积贵仍然很投入。每次一个工件加工完,他都会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多看几遍,像是在欣赏自己的作品,其实他说是要把图纸“画”到脑子里。他常常幻想“自己就是武侠小说里的习武之人,通过不断的修炼,让技能融会贯通,突然哪一天,自己就练成了某种特别的功夫”。
  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有一次,厂里收到一批订单,按常规需要两个月完成,张积贵忽然想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他决定同时操作三台车床,力争早日完成任务。
  他找了一位工人配合,以最优的效率让三台车床同时运作。三倍的工作量,高度的精神集中,再加上每天14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张积贵以这种方式修炼和升华自己。最后,他完成这批货的时间是一个星期。
  2002年,他进入浙江温兄机械阀业有限公司工作。这次,他出人意料地申请了销售岗位。为何呢?张积贵说,“技术工人如果连自己生产的东西是做什么用途的都不知道,那他最多就是流水线上的一个工具。”把销售做熟后,张积贵又转回了技术岗位。通过销售工作,他对公司的产品了如指掌,他说,再做技术,提出的每一项技改都会非常有针对性。
  他对产品“发散性思维”变得无人能及。多年来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专利20多项,几乎包揽了公司的所有发明。
  如今,张积贵已经是公司的领导之一,但他的武侠情结却没有变,每次在管理上有难以决断之事,他还是会捧上一本武侠小说,找灵感。每每读完之后,“便思路清晰,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
  如今,张积贵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办人、省级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办人、省首席技师。2015年4月28日,张积贵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并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张积贵成名后,在他的老家温州龙湾区还发端了一场观念变革:不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第二个“张积贵”。
  2014年,张积贵应邀在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劳模育才班,张积贵即传授技艺,更传授一种精神——工匠精神,或是他眼里的武侠精神。
 
  贺刚:“我正在修建这条街上的地标性建筑”
  一根一米多长的钢筋扎绑着20多个直径约3~5毫米的扎丝圈,这些扎丝圈就像用精密机器捆扎出来的一样,松紧、间距分毫不差,像工艺品一样。这是贺刚的拿手绝活。
  见到贺刚的时候,发现四十出头的他外表比实际年龄年轻,身材精壮。他说他学过两年武术,至今还保持锻炼。
  贺刚谈起他的过往。当初,从事建筑业的姐夫介绍他在温州的一家工地上当钢筋工。其实干的就是搬运的活,真是又苦又累。夏天的时候,滚烫的钢筋灼烧着肩膀。一次,他觉得肩膀实在疼得受不了,卸下钢筋一看,发现衣服已被烫穿了。干搬运的时间一长,他和工友们的双肩上都会印着褪不去的钢筋螺纹。
  也许是习武人的原因,贺刚喜欢“苦中作乐”。他经常和一起来的几位老乡比赛,“看谁每天干得活多”。结果每次他都拿第一。
  那时候,他最羡慕拿着图纸“指手画脚”的班组长,觉得看得懂图纸是一件很厉害的事。
  后来贺刚在书上看到一个故事:有人问三位正在干活的石匠他们在做什么,其中一位说,我在凿石头,太枯燥无味了;另一位说我在雕刻一块基石,要专心致志;第三位的回答是,我正在修建这条街的地标性建筑!第三位被认为是胸有大志,回答得最好。看完后,贺刚下定决心,即使做钢筋工,也要做出个样子来!
  从那以后,每天干完活后,其他工友都累得进屋休息了,贺刚却跑到班组长处要来图纸看,有时还和几位老乡兴奋地研究、讨论。渐渐地,他明白了他们每天搬运的钢筋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要放到那个位置,为什么有些要长的,有些要短的……
  贺刚爱上了技术。在施工的间隙,只要瞅见设备操作手离开设备去休息了,他就会跑上去摸机器,体验一下操作的过程。没有工程的时候,他就跑到其他工地上,看人家怎么盖房子,经常一待就是一天。
  终于他也当上了班组长。2004年,他迎来了第一个他独自负责的工程:一个2000平方米的厂房,虽然不算大工程,但贺刚却非常激动。“习武之人敢作敢当。”他对自己说。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白天他比工人还要勤劳,晚上则常常通宵研究图纸,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厂房建成后,不论是用料控制还是工程质量,都得到了客户和公司的一致好评。
  2005年,全国建筑行业要举办全国职业技能钢筋工大赛,温州进行了选拔赛,贺刚所在的公司贴出了大赛的通知,他抱着见识学习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直接杀进了全国决赛。
  “可能是平时积累多,比赛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操,都能得心应手。”
  最后,贺刚以最少的用料、精准的钢筋弯曲度、最优的质量夺得了冠军。
  这次比赛让贺刚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这个奖项每一届在全国评出20人,他也是浙江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在光环面前,贺刚有过短暂的迷离。跟所有的武侠剧主角一样,经历过浮华之后,真正的大师最终都会归心于武学本身。贺刚的心也落到了技术本身上——公司想升他作副总经理,让他从事行政管理,但被贺刚拒绝了,他说自己的根在工地。直到现在,他在公司都没有办公室。他每天6点钟准时起床到工地报到。这也是他从习武开始就一直保持的习惯。
  2013年,贺刚当选为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也是浙江省建筑行业唯一的代表。他说:“我出来的时候,和大部分的民工兄弟们一样,以赚钱为唯一目的,但是我现在认为,赚钱不是唯一目的。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方能成就精彩人生。”
  贺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赢得了无数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建设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华技能大奖”、“钱江技能大奖”等。同时,他也是温州首位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蓝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