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 > 教学动态 >

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基本特征及其培育策略

2016-07-29 11:24:4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谭永平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教学成果是指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形成的能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能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具有推广价值的教育教学方案。

  教学成果是指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形成的能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能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具有推广价值的教育教学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对策措施以及实践的成效等。我国自2014年起设立了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目的是鼓励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但当前,在相当部分职业院校和教育教学工作者中,由于对教学成果特征的理解不够全面到位,导致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目标、着力点和突破点等问题的把握不够准确,影响了改革的成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基本特征
  (一)教改性和方案性
  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姓“教”名“方”。姓“教”是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必须是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它既要有理论成果,也要有实践成果。一般来说,申报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必须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依托,而且经过改革实践取得了成果。而其他科研项目、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甚至是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一般都不能作为教学成果项目来申报。因此,教育部在《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内容具体包括“在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信息化教学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在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及教学科学管理,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以及“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在以上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和取得的成果是不能作为教学成果来申报的;名“方”是指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必须是以方案的形式来物化、固化和呈现。因此,成果的本质就是方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在国务院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中就明确规定:“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
  (二)问题性和针对性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问题开展研究和改革的。教育部在《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各单位推荐的成果“应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也就是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必须是针对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系统化的改革对策而取得的成果。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价值就在于能够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并取得相应的成效,这样的成果才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三)实践性和实效性
  国务院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明确规定,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条件之一是必须“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因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是基于教改项目而形成的改革方案,它必须用来指导实践,并且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验证其改革的成效的大小。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就不能称其为成果;同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非常注重改革的成效,没有实际效果的成果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在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标准中特别注重成果的实效性,并占评分要素中的30%,是评分权重最高的一项。
  (四)创新性和推广性
  创新性是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价值的第一要素。在《教育部关于开展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教学成果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也就是说作为教学成果必须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做法必须与前人不同,必须是针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新对策和新方法,并经过实践检验是有效的,这样的成果才有借鉴性、指导性和推广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性是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生命。为此,在国务院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中,明确将“国内首创的”和“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作为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教育部《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安排》中也规定“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重点奖励具有创新性和推广应用效果好的成果”,并且这两项的评分权重分别占25%和20%。
  (五)科学性和可行性
  教学成果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职业学校教学规律和职业学校学生成长规律,要具有内在逻辑性、系统完整性,而且必须是符合实际的、方法步骤是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是可行的。因此,在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标准中也很注重成果的科学性,其评分的权重为25%。
  二、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
  目前,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教学成果的作用,并积极进行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存在着重自发轻规划、重申报轻培育的现象,没有很好结合本校的特色和优势系统规划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突破点和应形成的特点、亮点,导致教学改革的成效不大,所形成的教学成果不够显著。
  (二)缺乏基础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中,有相当部分成果重结果、轻过程,基础不够扎实。具体表现为:一是教改项目缺乏依托,这种没有项目依托的改革往往是随意的、松散的,因此,也是不够科学、不够严谨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的;二是没有改革方案。前文已提及教学成果就是一种方案,即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如果没有方案,就看不到对教学改革的设计和实施的过程、看不到成果的根基;三是没有实践或实践时间偏短,难以检验并证明改革取得的成效;四是没有收集和固化改革前后的数据对比,改革成效的说服力不够强。
  (三)缺乏创新性和推广性
  创新性是体现教学成果特征和价值所在。但从过去申报的教学成果奖项目来看,不少成果的创新性不够凸显,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与常规的方法没有多大的区别。同时,对实践形成的经验也未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缺乏推广应用的支撑材料,成果价值不高。
  (四)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
  教学成果也是属科研的范畴,科学研究工作应该是严谨和规范的。但实际上,不少成果项目申报材料不够规范和完整。比如有的成果名称未能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有的改革方案中的对策措施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有的对成果简介和创新点等内容的说明不够准确恰当,字数超过规定;有的成果总结不完整;有的支撑材料不齐全或支撑材料泛化,与成果联系不大,起不到支撑作用等等,影响了成果的质量。
  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培育的策略
  (一)系统规划,重点突破
  从历届教学成果奖评选的结果来看,要想取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必须要系统规划和推进。为此,职业院校应成立教学改革研究和指导中心,专职负责规划、推动和指导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根据本校的发展定位、专业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等要素,系统推进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并与培育教学成果结合起来,既全面推进、又突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资源支持重点改革项目;既要重点培育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的项目,也要重点支持体现院系教育教学改革特色亮点的项目;要抓早抓实,提前谋划,才能确保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满足至少要有2年以上时间检验的要求。
  (二)找准方向,突出特色
  能否选好方向、形成特色是决定教学改革成效大小和教学成果价值高低的关键。为此,在教学改革方向的选择上要与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相吻合、要与行业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规格需求相吻合、要与本校要重点解决的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发展、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创业创新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寻找最能体现本校特色和优势的改革内容和方向。可以以一个已经结题的项目为基础,将其他相关的项目进行整合和挖掘,凝炼成一个更加系统、更有深度、更有特色的项目,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亮点。
  (三)优化团队,形成合力
  项目团队结构的优化与否,影响着教学改革成效的大小和教学成果质量的高低。为此要做好团队的优化工作, 一是团队的专业结构要尽可能优化。项目主持人的专业或研究领域应与项目团队研究方向相一致,而且还要有一定数量相同或相关专业或研究领域的团队成员为支撑。既要有相关专业领域的人员,也要有善于归纳提炼的写作人员,既要有设计者,也要有实施者;二是团队成员的来源单位要尽可能优化。既有本校的成员,也有外校的成员,既有学校教师,也有企业技术人员,这样既有利于成果的实施检验,也有利于扩大成果的推广应用范围;三是职称结构要合理。团队要形成高、中、初“金字塔”式的职称结构,申报高级别的教改项目和成果,其主持人应尽可能是高级职称者;四是应尽可能建立长久、稳固的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团队,以利于持续不断地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改革,只有进行比较长久深入的研究和改革积淀,才能获得更可靠的结果,形成更有价值的成果,为此,在年龄结构上应体现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五是要注意主持人的工作岗位要与课题方向和大小的匹配,在什么岗位就研究什么问题。一般来说,涉及综合性、全校性的改革项目应由学校领导担任主持人,而涉及专业改革的项目,应由专业带头人作为主持人。
  (四)问题导向,创新对策
  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率,为此,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只有找到了影响和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问题,才能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方法。因此,国家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书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说明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去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问题呢?一般来说可以从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学校培养人才的实际质量、学校服务行业产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去找问题。并从创新才培养的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管理机制、考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去找对策,改革的对策应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创新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成果具有创新性是成果申报的条件之一,申报国家教学成果奖必须是国内首创,这就需要提供查新报告来佐证。因此,在做方案时就要进行查新工作,不新就要改,必须提炼出有自身特色的创新点,并及时通过发表论文将其固化为自身成果。
  (五)优化方案,强化实施
  一是要科学设计方案。教学改革方案对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影响重大,必须精心科学设计。方案的主体一般应包含实施背景、基础条件、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主要举措、保障措施等内容。其中,方案的目标既要定性也要定量;主要任务要全面涵盖问题的解决,同时要兼顾目标的全面达成。因此是基于问题,但不限于问题,是从更高的层面思考要开展的工作;主要举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策略等,要具体、明确、系统、新颖;保障措施包括组织、制度、经费、信息、专家等各个方面。方案应在项目研究启动一年内形成,并尽可能以系部或学校文件形式将其固化。二是要强化方案的实施。一方面各项任务的推进要列出具体安排,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时间、形成的成果、完成人等内容;另一方面要注重改革前后的对比,建立成果成效点的前后比较模型,并将获得的数据通过发表论文等形式将其固化,通过比较说明成果的价值;此外,要注意收集和积累实施过程的有关资料,包括开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参与有关活动的人员签到记录、照片或视频、纪要或总结等资料。三是要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实践探索修正理论、完善理论、创新理论,将实践与理论研究、理论创新结合起来,跳出只盲目实践而缺少理论指导的局限,以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性。
  (六)注重推广,扩大影响
  取得的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范围越大,其成果的价值就越高。但如果不注重推广宣传,其影响和价值就会受到影响。推广成果的应用范围和扩大成果的影响力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可以通过发表论文及时把改革取得的成果进行推广;二是可以通过组织召开有关问题的全国性或区域性专题研讨会,邀请有关院校专家参与,向与会者介绍交流成果项目的研究情况、改革取得的成效;三是可以充分利用全国性或区域性有关会议平台,交流项目研究及成效情况;四是可以通过提炼案例,让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五是可以利用上级领导到本校指导和兄弟院校到本校交流的机会,向有关领导和教师介绍成果项目的改革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七)精心提炼,规范材料
  申报材料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成果能否获奖。因此,必须要努力提高申报材料的质量。一是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材料要完整,包括教学成果奖推荐书、反映成果的总结、成果支撑材料、展示成果的专题片、成果网站等都要齐全;二是申报材料要规范,要对照申报文件紧扣要求进行填写,内容和字数都要符合规定;三是要提炼好总结和案例。成果总结一般应包括成果背景、成果形成的思路、成果的实施过程、成果的主要形式、成果的应用成效、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等内容;四要形成系列论文。申报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一般应有3篇以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