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 > 教学动态 >

优质校建设,集结号吹响!

2016-11-23 10:27:53 王寿斌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启动高职“优质校建设”,旨在延续扶优扶强政策,对于建设基础好、改革意识领先的院校重点投入,率先突破。

  启动高职“优质校建设”,旨在延续扶优扶强政策,对于建设基础好、改革意识领先的院校重点投入,率先突破。

 
  “优质校建设”是当下高职院校普遍关心、全神贯注的热门话题。


 
  “优质校建设”之所以会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层面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全国范围的申报评选箭在弦上;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许多省份早已相继开启了区域化筛选,各地高职院校的竞争激情已被激发。继教育部印发国家层面的《行动计划》之后,北京、天津、浙江等30个省份的《行动计划》落实方案均明确将“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列入实施项目。
 
  据现有的信息看,在国家高职“示范校”“骨干校”和省“示范校”的基础上,湖南省已于2015年7月率先发文启动“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规划立项建设20所左右卓越高职院校,目前已经立项15所。广东省在今年7月启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计划在全省重点建设15所左右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高职院校。浙江省于今年9月启动“高职院校优质暨重点校建设计划”,一次性遴选认定“优质高职院校”20所,其中高职教育重点建设院校5所。而江苏省则将推动“十三五”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规划,细分为20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系列课题,通过对一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体制与机制、结构与形态、平台与路径、专业与师资、投入与绩效等诸多领域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基础性、探索性、前瞻性研究,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凝练思路举措、探寻实践路径、提供决策咨询、推广经验成果。
 
  正是因为全国上下齐动的浓烈氛围和趋势,引发各地职业院校的管理层和举办者,普遍对“优质校建设”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热情,这对保证“优质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综观许多院校的创建“兴奋点”,却不免让人心头存忧,尤其是那些纯粹瞄准“拿下项目”的创建动机,完全违背了国家立项的初衷。回顾十年前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之初,各地高职院校的申报响应并不十分积极,参与热情远不如申请“升本”执着。然而,当第一轮三年示范建设周期结束之后,“示范高职”所显现出来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已让很多“圈外”院校产生“羡慕嫉妒恨”,以至于在后一轮的“骨干高职”评选中出现了空前的“剑拔弩张”。尤其是当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政策出台之后,在高职院校的生源越来越紧张的大环境下,各地省级“示范高职”的评选也出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激烈竞争。
 
  所有这些,显然都源自大家的“抢班赶趟”心理,谁都不愿意在事关声誉、品牌和行业地位的竞争中掉队、败北。毫无疑问,这一心理必将不同程度地对各地职业院校参与当前“优质校建设”申报产生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于“优质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显然举足轻重。因此,及时统一大家对于“优质校建设”的思想认识显得非常重要。
 
  其实,对于“优质校建设”,许多领导、专家已经有过比较明确的动因解释和非常清晰的脉络梳理。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协作委员会副会长马树超曾总结认为,示范校建设重点抓的是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骨干校建设重点抓的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而优质高职建设则重点抓产教融合的院校整体质量提升。
 
  显然,高职领域的“优质校建设”是对“示范校”“骨干校”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而不是新一轮的“设台打擂”“论功比武”;是为了筛选和支持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高职院校,扶优扶强,优先重点建成“标杆”,而不是为了“在矮子当中选将军”,满足于“贴牌”,却忽略扶持建设。
 
  对于“优质校建设”项目,参评院校需要站在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凝练办学特色,举全校之力、集全民智慧,全面梳理办学思路,精心设计发展蓝图,坚持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力争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做师生创业的引路人、做同行院校的领跑者,以科学的方案设计征服人,以独到的特色吸引人,进而成为建设项目的承接人。而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更应着眼于强化特色、培育优势,着眼于集中火力、扶优扶强,打破“示范建设”时期的“身份标签”,精心挑选那些办学基础扎实、优势特色鲜明、改革意愿强烈,同时说有想法、做有套路、干有实绩的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此为“优质校建设”项目评选最初始、最朴素的原则。
 
  作者:王寿斌,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相关阅读
 
  优质校建设,高职改革举起"新标杆"
 
  从示范到优质,扶优扶强政策延续
 
  2006年至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10年来,项目建设院校在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办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去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为高职战线树立起改革发展的“新标杆”。
 
  那么,示范校、骨干校和优质校建设到底是怎样一个关系?有着怎样一个发展脉络?
 
  用教育部高职发展处处长林宇的话来说,示范校建设,关键是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最显著的变化是,对高职院校‘本科压缩饼干’的诟病基本没有了。”确实,如今这个词基本成为了历史,很少再被人提及。
 
  “500个专业,每个专业平均500万的投入,示范校做了一批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希望由此形成专业发展标准。”高职研究领域著名专家、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协作委员会副会长马树超解读示范校建设初衷。在谈到成效时,他非常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査建中的总结:逐步成熟的面向职场模式,正在深化的产学合作关系,双师教学团队的理念和机制,紧跟市场的观念和体制,对职场中层人才需求的了解和把握,服务地方和行业企业的意识。
 
  百所示范校建设之后,2010年,教育部和财政部继续推进,新增建设百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全国高职高专校联会副秘书长童卫军用了3年时间对骨干校建设进行绩效评价,撰写出40多万字的评价报告。他认为,骨干校建设重点探索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而正是骨干校的先行先试,倒逼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校企合作、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顶岗实习补贴、兼职教师课时补贴和实训耗材补贴等配套政策,使骨干校的创新经验上升为制度化成果,整体优化了高职的发展环境,提升了产教融合的契合度。
 
  “示范校建设重点抓的是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骨干校建设重点抓的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而优质高职建设则重点抓产教融合的院校整体质量提升。”马树超为示范校、骨干校和优质校建设理清逻辑关系。
 
  林宇对此表示赞同,并进一步阐释:“工学结合是在教学层面,校企合作是在办学层面,而产教融合则是在管理层面。”为何要启动优质校建设,林宇认为,主要基于三种考虑:一是延续扶优扶强的政策,对于建设基础好、改革意识领先的院校重点投入,率先突破。二是传递不进则退的压力,示范校、骨干校不是永远贴上标签,优质校建设不是其他学校就没有机会。三是起到举旗的作用,可以凝聚人心。国家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优质校建设就是高职院校“双一流”。
 
  优质校怎么建,产教融合是主线
 
  “在优质校建设中,必须体现国家的新要求。”马树超指出,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要求“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因此,要把产教融合作为优质校建设的主线。
 
  对于优质校要实现的目标,马树超概括为六个方面: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要实现这六个方面,产教融合是必备前提。”因此,马树超希望高职院校以产教融合为建设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专业教师和毕业生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提升学校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争创国际先进水平。
 
  “优质校建设有没有标准?我认为有,要坚持这四点。”林宇提出,一要坚持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深化促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教育部正在推行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正是推动校企合作制度化的有效手段”。二要坚持围绕专业建设,调整结构、改善条件、提振师资,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专业办得好坏,决定了学校的特色和质量”。三要坚持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在教学信息化方面下大力气,不仅是资源信息化,关键是在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考核上把信息化手段用起来”。四是坚持开放办学,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扩大对外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推动经济发展能力,提高社会服务附加值。”林宇强调,这四点不仅优质校建设要遵循,也是所有高职院校发展都要遵循的。
 
  湖南省2015年启动了卓越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可以算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地方版”。湖南计划立项建设20所左右卓越高职院校,目前已立项15所。在2015年立项的8所卓越高职院校中,有4所原国家示范、骨干院校没能入选,而有3所非国家示范、骨干院校成功立项,湖南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就是3所院校之一。院长朱厚望在论坛上介绍,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长沙航院校立足军队航空修理,紧贴军队士官培养,拓展中航工业制造、民用和通用航空,面向航空维修、航空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打造航空特色专业品牌,形成了准确的办学定位、清晰的发展思路和科学的发展模式。而对接航空产业,打造一流特色航空专业群,也带动了学院一流教师团队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得到很大提升。
 
  作者:翟帆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8日第09版(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