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 > 教学改革 >

导师制或许是推行新型师徒制的有效途径

2016-11-02 14:52:36 聚焦职教 刘宗斌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行新型师徒制,实行一体化课程改革”是当下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改革的主旋律,各地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虽取得一定成绩和经验,但也出现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行新型师徒制,实行一体化课程改革”是当下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改革的主旋律,各地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虽取得一定成绩和经验,但也出现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从职业教育改革的宏观层面看来,推行新型学徒制,其利益相关者包括国家、企业、学校、学生四个方面。实施新型学徒制,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作为一种新的校企合作政策,已由倡导进入了推广。作为一种制度变迁,这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必然选择。如果不是以国家法律或强制性政策实行的制度变迁,就必然需要制度变迁利益相关者的响应与支持,必须全面、实际地考虑并协调国家、企业、职业院校、学生的利益,积极探索,谨慎实施,稳步推进,合理选择,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
 
  二、从职业院校自身教育教学改革的微观层面来说,推行导师制或许是推行职业院校新型师徒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导师制(亦称师承传系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还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责任,以更好地贯彻教书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本,树德立人”的价值目标。推行职业教育学生培养导师制,是对职业院校既有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模式的全面改革。
 
  1、导师制是把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鼓励学校全体教师参与育人,都可担任学生导师,实行全过程育人,每个导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组或宿舍。导师制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成长,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到德育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成长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2、导师制区别于其他人才培养方式的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导师制所关注的是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将过去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的两张皮统一起来。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对的个性方面的困惑,这些个性问题无法通过常规的教育方式来解决,导师制无疑是最合适的。
 
  第二,导师制鼓励长期的“一对一”的支持性关系。导师制采用“一对一”的育人方式,强调的是师承关系,特别适合解决学生成长进程中产生的各种个性化的问题。而绝大多数人才培养模式都是短期的、针对群体的,只适合解决普适性的问题。
 
  第三,导师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导师的挑选,师承关系的确立是师生双向的,教师凭其人格魅力、道德水准和教学教育能力吸引学生,其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普遍提高,可推动教师自我成长,成为学生成长的的典范。导师制中,导师的榜样作用、言传身教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
 
  第四,隐性知识的传承。大多数的学习方式传播的都是显性知识、书本知识和物化技能,就是能被总结进教科书的知识。而导师制在施行的过程中,学生从导师身上学到的往往是很难提炼的隐性知识,比如为人处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动态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化的领导技巧等等,而这些隐性知识对人才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3、职业院校导师制的微观实现
 
  首先,导师产生,采用教师自愿报名、推荐加选拔的方式产生,导师需要有乐于助人、乐于分享的精神,需要很好的与他人沟通能力,选拔出这种特质的教师是成功的关键,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够当好导师的,导师选拔的制度也让广大教师觉得当导师是一种荣耀、责任与担当,当导师需要有较高的条件。
 
  其次,应该把教师当导师的经历与教师本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导师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学校管理,给导师的教育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建立导师工作室,增强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第三、让导师和学生之间有个互相选择的过程,因为只有两情相悦,学生成长过程才能开展得好
 
  第四、建立必要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比如绩效考核加分,优秀教师评比,教育教学评估与学生评价等
 
  第五、提供必要的支持系统,增加学习交流机会,举行导师制度和导师成长的培训,在学校营造一种不断学习,互相分享的氛围。
 
  三、以“学生为本”的导师制建立
 
  1、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的建立
 
  传统的学生培养模式以学校为中心,按照既定人才培养目标,以行政条块整齐划一地进行人才培养,教务部门管理教学活动,学生部门管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安全教育,其优点是标准统一、目的一致,忽视了“因材施教”,很难做到精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其结果是学校往往注重群体学生的培养,重视少数优秀学生培养,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培养,造成教育目标的缺憾。本文试以改变学校为中心的学生培养模式,转化到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个性化培养模式,做到因材施教,差异化成长,以唤起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兴奋点,唤起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和技能的爱好。学生入学伊始,就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发展潜质,以及将来职业兴趣选择所学专业,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追求目标,差异化培养并以此设计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技能型人才成长。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方案,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思考
 
  首先,改革学生成长培养模式,建立学生导师制度,突出学生个性成长。改革现行班主(辅导员)制为学生导师制,确立导师管理主体地位,建立新型师徒关系。依据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发展潜质、职业兴趣以及学生对导师的偏爱和综合评价,学生自由选择导师,导师原则不能拒绝学生的选择。每位导师每届服务学生一般15-20名,导师具有为学生在校期间全程服务的责任和权利,具体包括学生日常生活指导、品行和养成教育、专业和技能培养的内容与方案、培养目标实现方式等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管理,导师具有参与制定学生培养方案的主体权力,推动带有特色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培养指导的过程中主要鼓励个性化发展,努力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其次、以“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让学生追求人生价值。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受教育者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享受创造的价值。陶行知先生指出职业教育是“生活所需之教育,职业劳动是生活的基础。任何人都必须接受职业教育以为职业之准备。”在《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陶行知先生强调“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利主义”就是生产出有利于社会与人群的物质财富,培养出服务于社会与人群的技术本领。“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这是整个职业教育的宗旨与关键。这也符合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是劳动的伟大之处,而技能和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创造出更大、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价值。“生利成人”是陶行知职业教育的追求和标准,技工院校的技能教育更应该立足学生,以职业为导向,以生利为宗旨,以学生成人为目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利、学会生活;加强体能、技能、潜能训练,使学生生活自理、个人自律、班级自治,这就能够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手脑齐用的技能型人才。
 
  第三、以“行”“知”合一要求,树立工匠精神。以“行动”为导向,“行”“知”合一,走向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让劳动成为学生的行为自觉,做到职业教育、技能培养从动手开始,在劳动中体会技能的宝贵和创造的伟大,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技能的渴望和追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专心能力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匠心”,这是走向创造的必由之路。可见,职业教育技能培养之路起始在劳动实践过程而非教室与书本。这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培养行为,也是职业教育异于普通教育本质之处。激活学生“行知”潜能,树立工匠精神。
 
  第四、以技能为核心,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教”,这就需要突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张皮现象,建立“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技工院校教师应“以经验为重,经验,学术,教法合一”的要求,应大力调整与改革职业院校的教师结构、强化企业实践制度、跨界选师、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开辟能工巧匠入校任教的绿色通道,加强专兼职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构建“教练型”师资队伍,建立“教练型”学生导师队伍选拔制度,学生导师要有对学生培养的全程担当勇气,成为学生良师益友。
 
  第五、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校—导师—家长”联动培养模式,由于建立学生培养的导师负责制,这样可以做到“导师—学生—家长”,点到点联系,发挥学校、教师、家长三方在学生培养过程的功能和作用,及时互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情况,实现联动培养。把学校培养和家庭培养有效联系起来,各司其职,相互支持与了解。
 
  3、建立学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微观设计
 
  首先,建立师徒关系:学生入学教育期间开始选择导师,建立导师——学生——家长三方信息联系渠道,举行拜师仪式,明确是师徒关系,建立师承体系,增加师生之间亲和力和责任感。
 
  其次、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学生入学伊始,导师开始参与学生生活管理,依据学校规章制度和培养目标,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未来职业要求。制定学生在校期间作息制度、行为规范、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学校以学生导师为中心设计学生培养方案。这要求导师改变既往教学模式,变教学计划为培养方案,在现行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体系内,发挥学生导师对学生培养的主管作用,制定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规范、操行标准、作息时间、学习内容、技能目标,全方位管理学生,履行师徒职责。
 
  导师以学生为中心按岗位职业标准进行差异化培养、个性化成才。导师要针对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研究未来学生合适的职业岗位,制定学生个人培养方案。每人一策,做到有针对性培养,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和最大潜能,做到因材施教,激活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导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起到示范、引导、指导、管理、督促的作用,保障每个学生个性化成长。
 
  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培养目标,建立社会化考评机制,实行教考分离,做到真教、真学,教学相长。以技能大赛为舞台,争先进位,促进学生成才成名,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
 
  四、“双导师制”是推行校企合作的有效抓手,有助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双导师制”是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给学生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企业实习指导老师,通过校外企业实习导师加强生产实践能力。它既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发掘企业教育资源,开拓实训课堂,提高技能教育水平,同时也能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提供抓手。
 
  校内导师的主要职责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发展空间,以师德教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风,引导其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职业技能。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侧重于指导学生基于工作岗位提高生产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体验并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解决学生校内实践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同时宣传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针对企业生产特点,校外企业导师,每人一般以指导5名左右学生为宜。
 
  双导师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校企双方开展交互式学生培养和深度融合,有利于“产、学、研、训”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校、企业、学生找到利益平衡点,更好地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导师制或许是推行新型师徒制的有效途径,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设计思想的核心是“学生”、关键“导师”、目标是“技能”。以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和职业发展力为导向,围绕学生成长的各环节,发挥导师在职业院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引领作用和“言传身教”示范作用。让学生学有目的、学有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对职业的向往与追求。这样,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目标。